瘦金體《千字文》不是宋徽宗真跡?

瘦金體《千字文》不是宋徽宗真跡?

瘦金體《千字文》不是宋徽宗真跡?

此卷瘦金體《千字文》

傳為宋徽宗趙佶所書

素箋本,朱絲界欄

縱30。9釐米,橫320。1釐米

楷書,字大寸許

每行十字,前後百行

原為清宮舊藏,現藏上海博物館

瘦金體《千字文》不是宋徽宗真跡?

宋徽宗趙佶,宋神宗第十一子、宋哲宗之弟,宋朝第八位皇帝。“靖康之恥”的主角,作為皇帝,他的統治直接導致了北宋的滅亡,自身也為金人所俘。然而於書畫一道,他卻是位天才的藝術家。他獨創“瘦金書”,融合竹蘭畫法入書法,形成了別具一格的清麗姿態,是書法史上的一朵奇葩,對後世書法、繪畫都影響深遠。元朝宰相脫脫寫罷《宋史·本紀·徽宗趙佶》後也擲筆而嘆:“宋徽宗諸事皆能,獨不能為君耳!”

這件後署“崇寧甲申歲宣和殿書賜童貫”的“瘦金體”《千字文》現藏於上海博物館,經專家鑑定為宋徽宗趙佶真跡。但此卷真偽歷來存疑,各種說法頗多,我們僅從卷中出現的中國古代“避諱”現象來略作分辨。

瘦金體《千字文》不是宋徽宗真跡?

卷中“天地玄黃”寫為“天地元黃”,避康熙皇帝玄曄正諱;“女慕貞潔”寫為“女慕清潔”,避雍正皇帝胤禎諱;“的歷園莽”寫為“的歴園莽”避乾隆帝弘歷諱。有人認為“玄”字、“貞”字可能宋代也避,非獨避清帝諱。但是“光”、“義”等宋帝名諱卷中卻未避,可見此二字非避避宋帝諱,乃避清帝諱也。因此,一些專家據此認定此卷瘦金書《千字文》應為清人偽託之作。

中國古代上從皇帝百官,下到平民百姓,避諱風俗盛行。所謂避諱,就是對君主和尊長的名字,要避免直接說出或寫出,以示尊崇。一旦犯諱,無論官民,也無論有意無意,都被視為失禮或犯罪,要受到譴責甚至嚴厲的懲處。

孔子是避諱的積極倡導者,“為尊者諱,為親者諱,為賢者諱”即是其避諱的原則,為後世所法。名字避諱是始於古人對姓名崇拜的風俗。在古人看來,名字不僅僅是一個人的代號,也是一個人的化身,名與身是合二為一的。因此,名字是神聖的,尊名就是敬人。因此,它不允許人們隨意呼叫。

由於歷代王朝避諱之處不同,避諱的方法也不盡一致,主要有以下幾種:

(1)  改字避諱

即對帝王及所尊者之名改用字義相同或音相近的其它字代替。據文獻記載,改字避諱始於秦代。如秦始皇名正,故避其諱改正為“端”,正月稱“端月”,正直稱“端直”。《琅邪刻石》:“端乎法變”、“端直忠厚”,皆以“端”代正。漢景帝名啟,二十四節氣之一的“啟蟄”為避諱而改為“驚蟄”,延用至今。端與正,驚與啟皆字義相近。

(2)  空字避諱

空字即將應避諱的字空而不書,或作“某”,或作“□”,或直書“諱”。如《史記•孝文字紀》:“子某最長,請建以為太子。”“某”即避漢景帝名“啟”之諱。《隋書》為避唐太宗李世民之諱,改王世充為“王□充”。

(3)  缺筆避諱

缺筆避諱即將所避諱的字不寫完整或最後一筆不寫,以示避諱,這種避諱的方法大概始於唐代。唐高宗顯慶五年(660年)曾釋出詔書,令臣民不得隨意改字,缺筆以避正名,可知唐代前期時缺筆避諱已經比較流行,以致於達到濫用的地步。宋代避諱極嚴,宋版書中諱字缺筆不少於改字,缺筆多是缺最後一筆。並在字頭上註明“敬避”二字。

瘦金體《千字文》不是宋徽宗真跡?

避諱不僅在書寫中避其諱字,就是在交談中也要避所諱的字音。由於漢字有平上去入四聲,所以有時為了避一字之音而四聲皆避。如對宋高宗趙構,為避其“構”字之音,乃至勾、苟等音都要避。

在中國古代社會的數千年間,避諱直接關係到每個人的生死禍福、身家性命,幾乎是人人都必須知道和遵守的禁忌。

為了滿足老師們更多書寫、繪畫的需求,精心挑選了這一套7支套裝。一樣實惠、好用!除了偏遠地區,

包郵,還要送鎮尺!

出峰分別2.0、4.3、5.0、6.2、7.4,有小楷,兼毫、狼毫、長峰、大斗筆,都是常用尺寸,實惠划算!

搶購方法很簡單

TAG: 避諱缺筆宗趙佶改字宋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