追尋歷史的車轍,回看古人的出行智慧

追尋歷史的車轍,回看古人的出行智慧

Da Jia Xiao Shu

“史上最熱五一黃金週”不負盛名,今年黃金週不僅恢復了往日的熱鬧,還大幅超過了2019年同期水平。來自多個平臺數據顯示,今年“五一”期間多項出行資料已創出近年來新高。現在交通路網發達,出行方式多種多樣,給我們帶來更多選擇,極大豐富了日常生活。衣食住行裡,行是非常重要的一項,在古代也不例外,今天我們一起回看古代陸上交通的王者馬車。

我國古代陸行的主要工具是車馬,水行的主要工具是木質的舟船。

車船最早出現於何時已無可考。根據文獻的記載和地下挖掘,有一點是可以斷定的:遠在商代之前車船就已經經過了一個很長的發展演進階段。

追尋歷史的車轍,回看古人的出行智慧

最初的車船一定是非常簡陋的。《淮南子·說山訓》:“見窾(中空)木浮而知為舟,見飛蓬轉而知為車。”這前一句是好理解的,因為“刳(剖開挖空)木為舟”(《周易·繫辭下》),也就是窾木浮;後一句並不可靠,飛蓬與車輪性質相差太遠,很難想象出古人是怎樣從飛蓬受到啟發的。但這一傳說突出了“輪”,可以推想,原始的車子只是藉助滾動減少物與地的摩擦力而已。《周禮·考工記》:“凡察車之道,必自載於地者始也。是故察車自輪始。”這是自原始時代積累下來的經驗:輪子是車最重要的部件,是車子的特徵所在,察看時應從輪子開始。因此古車字的形體突出了兩個輪子的形象。

在幾千年的封建社會中船的發展變化不大,水行工具的飛躍要靠機械動力的出現,在這以前只有量變。車的變化則較迅速,因為可以使用牲畜以代人,並由此產生多種用途。車子的發展大體是這樣的程式:人力→畜力→多種用途、多種形式。與此相應,道路設施也越來越發達完善。

追尋歷史的車轍,回看古人的出行智慧

商周時期用於行路、狩獵和作戰的車一般是用馬牽引的。因此在先秦文獻中經常車、馬連言,說到馬就意味著有車,說到車也就包括著馬。例如《論語·公冶長》:“子路曰:‘願車馬衣輕裘,與朋友共,敝之而無憾。’”又《雍也》:“子曰:‘赤(公西華)之適(往)齊也,乘肥馬,衣輕裘。’”乘肥馬,即乘肥壯之馬所拉的車。又《憲問》:“桓公九合諸侯不以兵車,管仲之力也。”兵車,當然也是用馬拖的。第四編車馬與交通用馬駕車,可能經歷了用兩馬的階段,但從文獻上看,應該是以駕四馬為常。出土的車、馬也以四馬一車(“駟”)為多。例如《詩經》即多次描寫四牡(公馬)駕車的情況:

《小雅·采薇》:戎車既駕,四牡業業。(戎車:兵車。詳下。業業:壯健的樣子。)《大雅·烝民》:四牡彭彭,八鸞鏘鏘。(彭彭:有威儀的樣子。鸞:車鈴。詳下。)《鄭風·清人》:清人在彭,駟介旁旁。(彭:邑名。介:馬所披的甲。旁旁:同彭彭。)

追尋歷史的車轍,回看古人的出行智慧

駕四馬叫駟,駕三馬叫驂,駕兩馬叫駢:

《小雅·采菽》:載驂載駟,君子所屆。(載:始。所屆:指車服的最高標準。)嵇康《琴賦》:“雙美並進,駢馳翼驅。”(雙美:指和聲的兩音。翼:像翅膀那樣。)

駢字當駕兩馬講,不見於先秦典籍,這說明當時駕兩馬的時候很少。但是這絕不是說根本沒有兩馬的車。《左傳·哀公十七年》:“大(太)子請使良夫,良夫乘衷甸,兩牡。”衷甸為一根車轅的車。兩牡,指用兩匹公馬拉,這是諸侯的卿平時所乘的車。說兩牡而不說駢,是當時還沒產生專用名詞。《漢書·平帝紀》:“四輔、公卿、大夫、博士、郎、吏,家屬皆以禮聚,親迎立軺(小車)並馬。”並即駢。

追尋歷史的車轍,回看古人的出行智慧

據說夏代以六馬拉車(見《荀子》、《公羊傳》、《白虎通》),但無實物證明。大約到漢代,才出現了六匹馬拉的車,只有天子才能享用。這大概是仿古的結果而並不是從車馬的實際應用考慮的。《史記·袁盎列傳》:“文帝從霸陵上,欲西馳下峻阪。袁盎騎,並車攬轡。上曰:‘將軍怯邪?’盎曰:‘臣聞千金之子坐不垂堂(有錢人不坐在堂邊,怕瓦掉下來。垂:邊),百金之子不騎衡(樓欄杆),聖主不乘危而徼(同僥)幸。今陛下騁六,馳下峻山,如有馬驚車敗,陛下縱自輕,奈高廟、太后何?’上乃止。”

有時指駕在兩邊的馬,這裡的六則是指六匹並駕齊驅的馬。又《呂后本紀》:“乃奉天子法駕迎代王(即文帝)於邸。”法駕為天子所乘車的一種,應駕六馬,文帝在霸陵所乘的也就是法駕。在春秋時代,乘六馬還是非禮的。第一編中所引的《晏子春秋·內篇雜上》寫齊景公“被髮,乘六馬,御婦人,以出正閨”而遭刖跪批評,原因之一就是駕了六匹馬。

追尋歷史的車轍,回看古人的出行智慧

但是實際上並不如此嚴格。《列子·周穆王》:“〔王〕命駕八駿之乘。”周穆王是天子,卻用八馬。《晏子春秋·內篇諫上》載翟王子羨給齊景公表演一車駕十六馬,晏子說:“夫駕八,固非制也,今又重(雙倍)此,其為非制也,不滋甚乎?且君苟美樂之,國必眾為之,田獵則不便,道行致遠則不可,然而用馬數倍,此非御下之道也。”所謂用馬數倍即按一車四馬計算的。在當時制車、道路等條件限制下,四馬為最實用。

古代的馬車只有一根轅,駕轅的一般是兩匹馬,叫服馬,兩旁的馬叫驂馬。《詩經·鄭風·叔于田》:“叔適野,巷無服馬。豈無服馬?不如叔也,洵(實在)美且武。”又《大叔于田》:“執轡如組,兩驂如舞。”兩驂加兩服,大叔所駕為駟。驂馬類似現在牲口車的“長套”,馬不用轅駕馭,而用皮條與車體相連。《左傳·成公二年》寫齊頃公所乘的車被晉國的韓厥追趕,“將及華泉,驂(同掛)於木而止”。這就是因為驂馬在外,駕馬的皮條較長而外露的緣故。

追尋歷史的車轍,回看古人的出行智慧

古人在室外尚左,所以如果需要解下馬來另作他用就解左驂,這是對別人的尊重。《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公使陽處父(晉大夫)追之(指被晉俘獲又釋放的秦大夫),及諸河,〔秦人〕則在舟中矣,〔陽處父〕釋左驂以公命贈孟明(秦大夫)。”《史記·管晏列傳》:“越石父賢,在縲紲(指牢獄)中。晏子出,遭之途,解左驂贖之,載歸。”這是對國家法令的尊重。《史記·司馬穰苴列傳》:“〔齊〕景公遣使者持節赦賈(莊賈,齊景公寵臣,因遲到被司馬穰苴斬了),馳入軍中。穰苴曰:‘將在軍,君令有所不受。’問軍正曰:‘馳三軍法何?’正曰:‘當斬。’使者大懼。穰苴曰:‘君之使不可殺之。’乃斬其僕(趕車人)、車之左駙(同。夾車木)、馬之左驂以徇三軍。”這是對軍法的尊重。《韓非子·外儲說左上》:“〔晉文公〕解左驂而盟於河。”這是為了殺馬以盟,用左驂是對河神的尊重。古代駕車的馭手在車廂的正中或左邊,釋左驂也比較方便,不妨礙繼續駕馭。

因為以四馬為常,所以古人常以駟為單位計數車馬。《論語·季氏》說“齊景公有馬千駟”,這不只是說他有四千匹馬,也指他有一千輛車。一車為一乘,說到多少乘也就意味著多少組與之相應的馬。《國語·晉語》:“秦後子來仕,其車千乘;楚公子幹來仕,其車五乘。”千乘言後子富有,五乘言公子幹貧窮。《左傳·僖公二十三年》載,晉文公為公子時出亡在外,“及齊,齊桓公妻之,有馬二十乘,公子安之”。有二十套車也就有了相應的其他財富,因此他安於齊而不想奮鬥了。又《襄公二十二年》:“楚觀起有寵於令尹子南,未益祿,而有馬數十乘,楚人患之,王將討焉。”由於同樣的理由,楚人從觀起無緣無故擁有大量車馬而感到了子南把持國柄培植個人勢力的威脅。乘既然常與“四”這個數字相連,所以也就可以作為計數之詞。《左傳·僖公三十三年》寫秦軍打算偷襲鄭國,中途遇到鄭國商人弦高,為了讓秦軍產生鄭已有備的錯覺,弦高“以乘韋先,牛十二犒師”。乘韋,即四張熟牛皮。

追尋歷史的車轍,回看古人的出行智慧

古代的達官貴人都要乘車。《漢書·董仲舒傳》:“乘車者,君子之位也;負擔者(背、挑重物),小人之事也。”《晏子春秋·內篇諫上》:“景公有男五人,所使傅之者皆有車百乘者也,晏子其一焉。”有車百乘即大夫之家。同篇中還有晏子的一句話:“有車之家,是一國之權臣也。”車,已經成為等級制度的一個部分,因此歷代帝王都要對車服品級制度作出規定,任何人不得僭越。

另一方面,該乘車而不乘也是為禮制和社會輿論所不允許的。《論語·先進》:“顏淵(孔子最得意的學生)死,顏路(顏淵之父)請子之車以為之槨(外棺)。子曰:‘才不才,亦各言其子也。鯉(孔子的兒子)也死,有棺而無槨,吾不徒行以為之槨。以吾從大夫之後,不可徒行也。’”“從大夫之後”是謙辭,孔子這時正作魯大夫,大夫就必須乘車。《史記·範睢蔡澤列傳》:“範睢曰:‘……睢請為見君於張君(張祿,範睢自己的化名)。’須賈曰:‘吾馬病,車軸折,非大車駟馬,吾固不出。’範睢曰:‘願為君借大車駟馬於主人翁。’”“固不出”即“當然不能出門”,不是須賈的雙足不肯沾地,而是身份的限制,他這位魏國的大使不能丟魏國的面子。

正文/許嘉璐

圖片/侵刪

新 書 推 薦

追尋歷史的車轍,回看古人的出行智慧

追尋歷史的車轍,回看古人的出行智慧

《中國古代衣食住行》

許嘉璐 |著

北京出版社

TAG: 大夫兩馬車馬齊景公晏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