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淮揚菜博物館:文化歸屬從來沒有這麼重要過!【附免費名單

利益之爭,讓文化歸屬從來沒有這麼重要過!

淮揚菜到底發源自哪裡自然也是相關城市博弈的重頭戲。

元旦,順著京杭運河,從揚州一路北上,過高郵,來到淮安。

在這裡,看了中國淮揚菜博物館。

參觀位於淮安市清河區的中國淮揚菜博物館,是一大早上不經意路過時,臨時之舉。

但是,看過後,還是覺得收穫頗豐。

不過,要吐槽的是,這樣一個掛著“中國”字眼的博物館在運營上太糙了。

如果不是真的覺得這個博物館很有趣,真的不可能堅持看下去。

博物館裡陰冷,很多燈也沒有開開。

算了,不多說了,希望博物館以後會有所改進吧。

今天重點是想想說說,國宴淮揚菜到底發源於哪裡?

看過淮安的中國淮揚菜博物館後,居然發現揚州也有一個“中國淮揚美食博物館”。

【文化】淮揚菜博物館:文化歸屬從來沒有這麼重要過!【附免費名單

其實,淮揚菜發源地之爭由來已久。2019年10月31日,第六個“世界城市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官方微博釋出訊息,批准66座城市加入教科文組織創意城市網路,其中南京入選世界文學之都,揚州入選世界美食之都。雖然這讓淮揚菜更加享譽天下,同時也讓淮揚菜到底是起源於淮安還是揚州的爭論再起高潮。

現在人們認為,淮揚菜能夠與川、魯、粵省級菜並列為中國傳統四大菜系,是淮河流域、揚子江流域的江蘇人民共同努力的成果。但有人揚言:瞭解了江蘇的“內鬥”,也就不難理解菜系之爭了。爭奪最多的,當屬淮揚菜!隨著美食文化與經濟之間關係日益緊密,淮揚菜的文化品牌意義與經濟意義愈加凸顯,這使得原本相鄰甚睦的淮安、揚州二市,在淮揚菜的發源地與中心地位的問題上較起勁來。

追溯淮揚菜之歷史,其萌生於春秋、興起於漢魏,發展於唐宋,成為相對獨立菜系的名稱,並揚名天下的時間當在清朝以後,特別是康、乾盛世之際。淮安人常用歷史來佐證淮揚菜發源於淮安。

一是因為來源於以淮安為中心的淮揚區域名。康熙九年(1670年)置淮揚道,駐淮安,淮安府、揚州府、海州直隸州都隸屬淮揚道。清朝負責淮揚地區防務的淮揚鎮總兵駐地也在淮安。1914-1927年,民國的淮揚道,政府駐淮安,轄揚州、鹽城、泰州、淮安、宿遷、連雲港等地區。

二是漕運鹽政和繁榮商貿使淮安成為淮揚菜發源地。乾隆間淮安的城市人口達50餘萬,是大運河畔可與杭州、蘇州、揚州比肩的四大都市之一,這是淮揚菜興起的歷史原因。明清兩朝,淮安是中國的漕運指揮中心(漕運總督)、河道治理中心(河道總督)、漕糧轉運中心、漕船製造中心(清江督造船廠)、鹽榷稅務中心,還是大運河的重要交通樞紐——“南船北馬、舍舟登陸”。

三是康熙帝六下江南、乾隆帝六次南巡首到淮安嘗美食。乾隆爺每次下江南必經停淮安(清江浦、山陽縣城等),當地接待皇上,吃永遠是排在第一位的。為了讓乾隆爺高興,地方官員及鹽商鄉紳們忙得又喜又惱,更讓老百姓苦不堪言。乾隆爺那張美食家的嘴,讓淮安本來就很有名的菜餚,精益求精更上一層樓,皇帝的廣告也讓淮揚菜名揚四海傳遍華夏。康熙、乾隆二帝每次南巡,是先到淮安,再到揚州,先吃了淮安菜,再嘗揚州菜,感覺二地佳餚有異曲同工之妙,故言之:美哉乎,淮揚菜!因此,淮揚菜本源必然是淮安為先,揚州次之。

四是認為古揚州不是今揚州,淮揚菜不是揚州菜。一直有人考證淮揚菜見於文獻,始於《尚書·禹貢》和《史記·夏本記》中的“淮海惟揚州”一句,實際意思是:“淮水以南、東海以西屬於揚州”。這便是“維揚”一詞的出處。如果認為淮揚就是維揚,維揚代指揚州,所以淮揚菜就是揚州菜!這是邏輯不通。《尚書·禹貢》成書於戰國時期,當時秦王尚未統一中國。另據《呂氏春秋》記載:“東南為揚州,越也”;《爾雅·釋地》稱“江南曰揚州”。可見揚州最早是指長江以南、我國東南地區。揚州成為行政區域,那是在西漢武帝時期,天下分為十三州部,安徽淮河以南、江蘇長江以南屬揚州刺史部,當時的揚州跟現在的揚州沒有任何關係,只是同名而已!

面對淮揚菜發源地之爭,有識之士建議,歷史與現實交融,淮安與揚州共進。兩市在淮揚菜系的宣傳上,要從歷史出發,求大同存小異;多講特色,共謀發展。

首先從歷史的角度去尋求共同點。在歷史地理概念上,狹義的淮揚地區指今天的淮安、揚州兩市,淮安、揚州兩地在兩漢為臨淮、廣陵二郡,三國兩晉同屬廣陵郡,唐宋為楚、揚二州,明清為淮安、揚州二府,兩市地理相鄰,風俗相近,故連稱淮揚。廣義的淮揚地區則包括今淮河與長江下游兩岸地區,包括淮安、揚州兩市以及南京、鎮江、鹽城、泰州等地,居於中國南、北方之中,跨淮河、長江兩岸,因此習慣上淮揚地區又常被稱為江淮地區,和《尚書》中提及的“淮海維揚州”其實是一個意思。

從淮安和揚州的歷史關係看,淮安、揚州兩市由於地理相鄰,在歷史上經常處於同一個行政轄區內,互為統屬,大致為秦漢時期相互分立,隋唐時期揚州統轄淮安,明清以後則為淮安統轄揚州。民國江蘇全省劃為五道,以淮陰縣為淮揚道治駐地,轄淮陰、淮安、泗陽、漣水、阜寧、鹽城、江都、儀徵、東臺、興化、泰縣、高郵、寶應等13縣。可見淮安揚州是一對同胞兄弟。

其次要多講特色,共謀發展。基於淮菜與揚菜形成的不同淵源,在淮菜與揚菜的整體菜式上,兩者卻有各自不同的鮮明特點:處於北方的淮菜偏鹹一點,而位於南方的揚菜則更偏甜一些。淮揚菜整體上體現了這兩個特色。

淮菜強調整體,揚菜則講究個性

,一個官府菜一個鹽商菜,都是窮竭其能,盡顯奢華。

淮菜原本每位廚師只做一兩道菜

,諸如全羊席、全鱔席,終生苦心孤詣,精研絕活。

當大清王朝曲終人散之後,官廚們失去了官府的依託,迅速地流落民間,以“烹龍炮鳳”之手改“烹小鮮”,原先的官府淮菜與民間土菜相結合,使之民俗化了。同期揚菜也同樣從商賈之家走向民間,以揚州本土可取之食材烹製揚菜,傳統揚菜三頭宴——拆燴鰱魚頭、扒燒豬頭、蟹粉獅子頭正是典型民間菜。因此,

淮揚菜真正的發源地已經無需贅述,說它起源於淮河和揚州一帶更合適,本身就是融合菜。

如果硬要下一個定義,還是統一到2009年釋出的《淮揚菜通用規範》對淮揚菜的定義上來:“起源於江蘇地區,以及受其影響發展而成的,符合江蘇地區居民飲食習慣、時尚潮流的菜餚。又稱

江蘇菜

。”

總而言之,

揚州獲得“世界美食之都”稱號,淮安人也光榮

,因為淮安人對淮揚菜的形成有重要貢獻。各方繼承發揚、革故鼎新,把淮揚菜“和、精、清、新”的特點發揚光大;要設法讓淮揚菜走出“宮廷”,吸收川菜等其他菜系的特點,適應快餐時代需求,獲取更大的經濟效益。

TAG: 淮揚菜淮安揚州淮揚揚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