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龍:《紅樓夢》中,寶黛愛情是後世讀者永恆的話題,他們是如何做

作者/王龍

餘秋雨先生在其《藝術創造工程》一書中提出一個著名的觀點,就是任何偉大的作品都在塑造一種“兩難”。

何為“兩難”?《老人與海》中,年老的古巴漁夫經過殊死搏鬥,最終戰勝那條巨大的馬林魚,用小船將其拖回岸邊。但是一路上,那條大魚都被尾隨的鯊魚不斷的吞噬,等到岸邊時只剩下一副魚的骨架。那麼,這樣的一種結局,對於這個老人而言,是勝利還是失敗?這就是“兩難”。

同樣,《紅樓夢》也在塑造一種“兩難”。

《紅樓夢》中,寶黛愛情是後世讀者永恆的話題,他們的愛情結局卻是大家永恆的傷痛。對於這麼一對至情的戀人,大家多麼希望他們“有情人終成眷屬”。但是沒有。種種原因,種種不利因素,使他們最終天各一方,陰陽兩隔。黛玉的還淚之旅結束,但後世讀者因他們的愛情悲劇引發的淚水才開始。

王龍:《紅樓夢》中,寶黛愛情是後世讀者永恆的話題,他們是如何做

在流淚之餘,我們不妨理智一點,做一個假設,假如寶黛愛情受到大家的支援,從賈母到王夫人都非常滿意他們的婚姻,他們如願以償的走進婚姻的殿堂,那麼,寶黛二人是否具有在世俗社會生存的技能和謀略?

先看賈寶玉。他從一出生就享受人間各種奢華待遇,吃飯、睡覺、穿衣,走路、讀書都有人伺候;作為封建社會的男子,他沒有仕進之心,只喜歡在女孩子堆裡廝混;他沒有心計,沒有計謀,不懂經營,在社會經驗方面,甚至不如“薛大傻子”。這樣的一個人,怎麼能夠承擔起家族的重任?這就是《西江月》裡作者以“富貴不知樂業,貧窮難耐淒涼”來寫賈寶玉的原因。再看林黛玉,先天就有不足之症,身體瘦弱,行如弱柳扶風,儘管天資聰穎,但沒有好的身體,如何相夫教子,如何治家?很好的例子就是王熙鳳,一個女強人,最終還是在治家過程中累垮了。像他們這樣的兩個人結婚,可想而知他們婚後的生活。

這也是“兩難”。

所以,寶玉的最終“懸崖撒手”就是對現實生活無可奈何的逃避。

寶玉之前還有一個活生生的例子——甄士隱。甄士隱“家中雖不富貴,然本地也推他為望族了。因甄士隱秉性恬淡,不以功名為念,每日只以種竹、酌酒吟詩為樂,倒是神仙一流人物”。小說中的介紹讓我們明白甄士隱是書香門第,衣食無憂,自然無需為生計奔波,且秉性恬淡,自然無名利意識。但是葫蘆廟的大火殃及他家,多少年的基業就在大火中灰飛煙滅。失去生存根基的甄士隱不得已投奔他岳父封肅,由於不善經營,很快就顯示出下世的光景,最後出家。

王龍:《紅樓夢》中,寶黛愛情是後世讀者永恆的話題,他們是如何做

同時,寶黛愛情是世上最美的愛情。他們的愛情不摻雜任何世俗的東西,是以共同的志趣、共同的理想為基礎的。他們彼此理解,互相包容,追求完美的愛情。他們的愛情既不同於寶釵和寶玉的婚姻,裡面有很多世俗的東西,也不同於賈珍、賈璉的獵豔與追求肉慾,而是一種純潔,美好的愛情。在林黛玉的心裡只有賈寶玉,在賈寶玉的眼裡也只有林黛玉。他們是彼此的精神支柱、寄託。一旦林黛玉先於賈寶玉而亡,世上再無林妹妹,賈寶玉的愛情之心也就隨之死亡。

後面,賈寶玉在家族力量的安排下和寶釵成婚,但也是“空對著,山中高士晶瑩雪,終不忘,世外仙姝寂寞林”。

賈寶玉無力選擇自己的妻子,但他可以決定自己的命運。最終“懸崖撒手”,既是對心愛的林妹妹的深切懷念,又是對現實的有力的反抗。

所以,賈寶玉的“懸崖撒手”既是對現實生活無可奈何的逃避,也是對現實社會有力的反抗。

以平常心,看無常事

讀紅樓夢,做明白人

TAG: 賈寶玉愛情甄士隱寶黛兩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