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漢13個行政區名稱由來,都是根據歷史典故地理環境等因素命名的

武漢13個行政區名稱由來,都是根據歷史典故地理環境等因素命名的

上圖:武漢市江漢區繁華的建設大道街景。

武漢是中國建城史上最為悠久的特大城市之一,其歷史可上溯距今6000年的新石器時代。1956年考古發現的武昌區東湖放鷹臺遺址即屬屈家嶺文化型別,距今已經有5000~6000年。另外在江夏區發現新石器時代遺址15處。黃陂區境內的張西灣城址為武漢地區迄今發現最早的城址,距今4000多年,最早興建於石家河文化早期。盤龍城遺址位於武漢市北郊灄口境內,是公元前15世紀左右,商代前期古城遺址,距今已有3500多年曆史,它是長江流域發現的第一座商代古城。武漢最早的城池是隔長江與漢江分割的三座城池,它們分別是武昌、漢口與漢陽。1926年年底,反帝反封建反列強的北伐戰爭取得相對的勝利,武昌和漢口、漢陽相繼光復。國民政府將武昌、漢口和漢陽合併為“武漢”,這便是中國歷史上,武漢這個名字的首次出現。

武漢13個行政區名稱由來,都是根據歷史典故地理環境等因素命名的

上圖:武漢市武昌區主幹道中山路的街景。

武漢目前共有13個行政區,它們分別是武昌區、青山區、洪山區、江岸區、江漢區、礄口區、漢陽區、東西湖區、漢南區、蔡甸區、江夏區、黃陂區、新洲區。

武昌區原名夏口、鄂州,因孫權的以武為昌而改名於武昌。青山區因這裡長江畔有一排首尾相連的青青山丘而得名。洪山區,因附近有洪山與著名的洪山寶塔而得名。江岸區因瀕長江岸線長達37。62公里而得名。江漢區是因萬里長江與它最大支流漢江在轄區內交匯而得名。礄口區因清代在開鑿漢口城護城河時在河上建了兩座石橋,稱為大、小礄口,由此而得名。漢陽區因位於漢水之北面,依“山南水北”為陽之意,所以名漢陽。東西湖區因境內有東湖與西湖而得名。

武漢13個行政區名稱由來,都是根據歷史典故地理環境等因素命名的

上圖:武漢長江畔漢陽江灘公園與臨江居住小區風光。

漢南區,因地處漢陽之南而此地又有漢南農場而得名。蔡甸區,是因古時漢江江畔有一蔡姓人家在漢江邊渡口處開設一小店而得名“蔡店”,後來因為“蔡店”多為河谷湖甸地勢低窪地帶,就更名為“蔡甸”。江夏區,因古時境內有江水(長江)和夏水(為漢水其中一段)流經而得名。黃陂區,因古時屬西黃國,境內多山坡,故得名“黃陂”。新洲區,是過去黃岡縣的一部分,其縣治州治均在今新洲縣城邾城。唐中和五年(885年),將縣治、州治移至今黃州鎮,縣、州名未變。當時,為區別州治所在,將原州治稱為舊州,後從俗呼為新洲。新洲如此得名。

武漢13個行政區名稱由來,都是根據歷史典故地理環境等因素命名的

上圖:蔡甸老城區內的蓮花湖。

從以上武漢各區的名稱分析,我個人以為:武昌與新洲區的名稱最好聽,而蔡甸與黃陂的名稱最俗氣。

首先說說武昌,武代表了武舉、勇猛、猛烈、英武、威武、武力,昌與興盛、昌盛、康樂、昌明、發達)等近意,所以孫權改江夏於武昌就是表明以武為昌之意。再說新洲,新洲有“發現新大陸”的吉祥美意。新大陸可以無限的規劃與開發,在白紙上描繪燦爛的圖畫更容易更完美。

再說蔡甸與黃陂。蔡甸字語總讓人想到賣菜的菜店與低窪的沼澤甸子。黃陂字音總讓武漢其他區的部分人想到了黃皮(膚),部分武漢城區人瞧不起黃陂人,嫌他們是玩泥巴的鄉巴佬(黃陂泥塑非常有名),嫌黃陂話難聽。

TAG: 黃陂得名武漢新洲漢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