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頭地名:土右旗薩拉齊鎮的老街巷

薩拉齊,系蒙語,意為“務奶食者”。

原名“查干呼日也”。

因本地原為城寺美岱召所需奶食的主要供給地,故得名。

交通街:本街是火車站通往薩拉齊鎮的必經之路和交通要道,故得名。

車站街:位於鎮東北部火車站處,故得名。

大東街:位於鎮東部,故得名。

東河槽巷:因巷內原有一條水渠,故得名。

和平街:解放前建成。因商業字號多,故稱工商街。後為紀念綏遠和平解放而改為現名。

西民主街:解放前形成。原名西興縣營子,解放後改為現名。

太平街:解放前建成。取“太平安定”之意命名。

黃河二處街:1980年8月建成。因該街駐有內蒙水利建設單位“黃河二處”,故得名。

106地質隊街:1980年建成。因該街駐有106地質隊,故得名。

後炭市街:解放前建成。因人們常來此處賣炭,故得名。

開明巷:原名福合興巷。後因有一開明地主在此居住,故改為現名。

大西街:因位於薩拉齊西部,緊靠西城門而得名。

大同巷:解放前形成。因山西省大同移民在此巷最早定居,故得名。

柴火市街:解放前形成。因道路兩側原系柴火交易場所,故得名。

英雄巷:解放前形成。因菅姓居民最早居住此巷,故原名菅家巷。解放後改為現名。

大南街:解放前形成。因街旁有觀音廟一座,故原名觀音廟街。解放後以其在鎮內的方位,改為現名。

大眾巷:解放前形成。原名老爺廟街。解放後改為現名。

互助巷:解放前形成。原名三官廟巷。解放後,本巷與南復興隆巷合併,改為現名。

大北街:解放前形成。因該街位於鎮北部,故得名。

凱旋巷:解放前形成。原名丁紹先巷,以薩拉齊縣縣長丁紹先曾居住此地而得名。解放後改為現名。

附錄:

薩拉齊鄉

薩拉齊鄉,位於土默特右旗中部偏西。鄉政府駐地在薩拉齊鎮,故得名。轄7個居民委員會,3個自然村。

大北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駐薩拉齊鎮大北街,故得名。

太平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駐薩拉齊鎮太平街,故得名。

大東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駐薩拉齊鎮大東街,故得名。

復興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駐薩拉齊鎮復興街,故得名。

小東營:清朝末年建村,當時大東街稱東營子,因本村距東營子很近,住戶少,故得名。

和平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駐南園子村。1954年建農業生產合作社,取“和平”之意,稱和平社,1958年與聯園社合併,成立和平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現名。

南園子:清朝末年建村,因位於薩拉齊鎮南,系菜園子,故得名。

霍家營:清朝末年建村,因本村霍姓居民較多,故得名。

建新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駐薩拉齊鎮柴火市街。1954年成立建新農業生產合作社,後與復興社合併,統稱復興社,1961年分開,獨立建隊為建新生產大隊,1984年改為現名。

後炭村民委員會:村民委員會駐薩拉齊鎮後炭市街,故得名。

資料來源:

《內蒙古自治區地名志(包頭市分冊)》(1985年11月)

資料整理:黃翔,網名“陰山小蟲”,包頭市本土文化研究中心 秘書長、包頭市九原博物館 理事、包頭烹飪餐飲飯店行業協會 副會長。讀萬卷書、行千里路、嘗百般滋味,感悟文化,修行自己。

包頭地名:土右旗薩拉齊鎮的老街巷

土右旗薩拉齊鎮的磐安門廣場

TAG: 故得名薩拉齊解放前村民現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