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坑小山村裡的人和事

半坑小山村裡的人和事

作者/周玉潭

提筆寫半坑村,是緣於非遺中心組織的一次考察“路會”的活動。這一天,我們走進半坑村,站在“路會田”長長的田埂上,隨意地聽著村人敘說著半坑路會的故事。抬頭遠望,一個老農正在田裡慢悠悠地翻土,幾隻小鳥從樹枝上掠起,快速地在烏黑的木屋上飛過,心中就有了絲絲觸動。

01

半坑是銅鈴山鎮一個偏僻的小山村。

有多偏僻呢?銅鈴山鎮是文成境內最西北的一個小鎮,離縣城42公里;下垟村又在銅鈴山鎮的西北部,離鎮府有3公里;半坑村要從下垟再往西北出發,順著山道,上嶺,翻過下垟坳,再下嶺,走上5公里才到。那多小呢?面積總共2。14平方千米,55戶,287人。以前是一個行政村,但實在太小了,2019年4月,併入下垟村,成為一個自然村。

半坑小山村裡的人和事

▲半坑自然村老屋

村雖小,但歷史悠長。查相關資料,

最早來這裡居住的人叫李錫。

李錫的祖輩叫李康,在南宋建炎四年(1130)從大嶨中堡搬到下垟桂竹安居。半坑在下垟坳通往桂竹的半道上,與桂竹相距1500米,據說當年李家有一隻鵝總是不畏路途遙遠,一路向上跑到半坑生蛋,李錫也反來複去來半坑趕鵝,看到這裡山清水秀,覺得此處是安居的理想之所,於是在南宋紹興末年(1160年前後)分居到此。從那時算起,

這裡人居歷史已有800多年了,後來在民國期間又從石門搬來了周氏,從景寧鄭南搬來了邱氏,但人數不多,在這裡人口最多的還是李氏。

在村民的傳說中,村裡曾經還有一個夏氏。大約是明朝年間,一個姓夏的中年人到半坑要飯,衣服破爛,面容憔悴,說是福建松溪人,原來家境還可以,可家父與村裡一惡霸沾上口角糾紛,惡霸天天上門鬧事,父親一怒之下失手打死了惡霸的下人,這下闖禍了,惡霸糾集一幫人打上門來,要滅他全家,父母拼老命護著他從後門逃走,雙雙被惡霸殺害。自此,他四處漂泊流浪。村裡人見他可憐,又是一個誠實人,就好菜好飯相待,還拼湊些糧食、被褥和舊傢俱,讓他在半坑綠桐坳的地方搭棚安居。那裡離半坑較遠,但土壤深厚,又有山泉長流,他就在那裡開荒種地,雖然辛苦,但生活穩定,食宿無憂。平時他也經常到村裡串門,村人有事他都來幫上一把。半坑人也將他看成自己人,給他提供農作物種子、代購油鹽,幫助他解決困難。

為報半坑人的恩情,這年九月初九,夏氏就用糯米包了一大鍋粽子,請半坑全村人去吃,雖然食物單調,但大家都吃得津津有味。不想,此後每年九月九,夏氏都包粽子請村人去吃,生活稍為好轉後,還買來一隻豬頭,殺幾隻自家養的雞,讓大家配著粽子來吃。吃的多了,村裡人覺得過意不去,百般推卻,可夏氏又反覆懇求,大家被他真誠感動,只得又去。就這樣,半坑村人接連在夏氏草棚裡過了二十多個九月九,而每年都是一個豬頭一鍋粽子。

歲月不饒人,夏氏慚慚老了,大家開始叫他夏公。這一年九月九,夏公提前幾天就拄著木棍到半坑約大家九月九去吃豬頭肉和粽子。村裡人見夏公步履蹣跚,再也不忍心了,於是大家約好不去夏公家吃粽。當夜,半坑許多人都做了一個夢,夢見一個神仙說:“昨晚夏公歸西了,你們吃了夏公二十幾年的豬頭和粽子,接下去讓他做你們半坑的地主爺,讓你們回敬他吧!”

第二天一早,大家立即往山上跑,一進草棚的門,只見桌子上擺著一隻切開的豬頭,灶臺上還有一大鍋粽子,夏公安祥地蓋好被子躺在床上,已經斷氣多時。見此情景,大家心裡很不是滋味,安葬了夏公後,就在當境地主李馱公牌位邊另立了一個地主牌位。因此,

半坑地主廟就有兩個地主爺,一個是李氏祖宗李馱公,一個就是夏馱公。而夏公耕種的那片山,就被稱之為“夏公山”。

半坑小山村裡的人和事

▲半坑地主廟

故事很生動,蘊含著滿滿的暖意。雖然結尾有點虛幻,但我相信故事說的都是真的。

02

半坑是我外婆的孃家。外婆家境不好,年少時就死了父母,由祖婆撫養,七歲時,祖婆就將她送給都鋪一戶人家當童養媳。童養媳苦呀,家裡來了客人,婆婆讓她去燒開水,因柴溼燒不著,婆婆就惱怒地用火鉗打她的手,手腫得老高,疼得直滴眼淚,但又不敢哭出聲。終於長大結婚了,丈夫不久又死了,她就被婆婆賣給我外公當老婆。因而,半坑的名字就與外婆的命運一起烙在我幼小的記憶裡,總想著有一天去走走看看。

第一次去半坑是2018年的夏天,不是去走親戚,而是應朋友之約去看一個樹根。朋友是根雕的發燒友,而半坑村口躺著一個龐大的的柳杉樹根。

從下垟去半坑已通公路,翻過山坳,一直往下,狹窄彎曲,約七八分鐘,到山底,有水泥平地,這就是半坑了。抬頭看,兩邊均是高山,西邊山勢稍緩,三三五五建著十多座房子,有陳舊的木屋,也有磚混結構的樓房。靠大路旁是一座三合院,不大,但儲存完整。問村人,說外婆年幼時就住在這幢房子裡,老屋六十年代初燒了,現在見到的是後人按原樣重建的,現在在裡面居住的還有四人,屋時間不長,但沒有人呵護,已呈顯老態。東側是一條小河,南北走向,河水很大,嘩嘩作響,向水口流去。

半坑小山村裡的人和事

▲外坑水口景色

半坑水口是一個美麗所在。有廟、有橋,有樹,有古道,加上清澈歡快的流水,形成了一幅絕妙的山水畫。

古道掩映在翠竹之中,往上通向下垟,往下通往桂竹,過河通往都鋪。通往下垟的古道被公路替代了,通往都鋪的久無人走,一片荒涼;只是通往桂竹的還在,可惜改築了混凝土臺階,久無人走,蓋上了一層厚厚的竹葉,仍有些許古道的韻味;橋是古橋,一米多寬,兩米多長,橋墩用長條石砌成,越往上,石頭越向外突出,就有點石拱橋的樣子,橋面是天然石板。

據說此橋是一個叫張朝瑞的人在清嘉慶年間修建的,張朝瑞是下垟有名的孝子,一向樂做善事,如果這座橋真是他造的話,說明他還是一個聰明絕頂之人,幾千斤的巨石, 他用最原始的機械,在村人幫忙下將之架在3米高的水面上,不得不說這是一個奇蹟,更神奇的是,這座看起來岌岌可危的石橋,經過200多年無數次洪水的衝撞仍完好如初。

廟是馬佛宮,琉璃瓦,歇山頂,飛簷翹角,長寬8米,中有四柱,後有神龕,供奉馬氏娘娘。據說馬氏娘娘出生在景寧鸕鷀村,是景寧、雲和以及文成西部信奉的女神。

此廟原修建為清康熙年間,有三百多年曆史,可惜2012年被大火焚燬,現在見到的是在原址重建的新廟。

半坑小山村裡的人和事

▲香榧

最可說道的是古樹了。據說李姓先祖在此定居時,水口空無一木,北風直透村莊。祖輩就開始在水口植樹,一是阻攔寒冷西北風入侵,二是使水口飽滿,留住村裡財氣。漸漸地,樹木成林,紅豆杉、香榧、香樟、柳杉,枝繁葉荗,交錯站立,形成一個別有特色的古樹群。據村民說,這一片樹木覆蓋的地方,夏天烈日曬不到地上,樹下陰涼清爽;冬天,漫天大雪飄不到地,地上乾燥潔淨。在眾樹中,最吸引我的當然是紅豆杉與香榧樹了。紅豆杉是珍稀樹種,一處能有二三棵古樹就是奇蹟,這裡卻一列排開十幾棵,雖然每棵都有好幾百年的樹齡,但看上去鬱鬱蔥蔥,正值青春。香榧樹呢?在我們這一帶比紅豆杉還珍貴,生存條件比紅豆杉更苛刻,而這裡顯然是它們理想的生存場所,上上下下有六棵,生機勃勃,最大的一棵胸圍足有三米,樹高20多米,枝條婆娑,平均冠幅足有15米之多。秋天裡香榧熟了,地上就灑滿橢圓形的果子,這時就是小孩最高興的日子了,撿果子、炒果子,吃果子,整個村莊瀰漫著香榧的香味。

朋友說的樹根就要香榧樹下面的溪河邊。古樹群中,本來有兩棵樹齡500年的柳杉的,一棵在香榧樹對岸依然巍然站立,有一棵卻在幾十年前因洪水淘空根部轟然倒塌。樹死了,根尚在,有人挖開泥土,卻發現其是一個龐然大物,沒辦法運出大山,只好作罷,現在樹根就像一頭沉睡的犀牛,靜臥在溪河邊。

半坑小山村裡的人和事

▲旁墩古樹群

從水口往北300米,村人稱旁寮墩,這裡樹木參天,鳥語花香,又是一個古樹群,與水口古樹群遙遙相望。一棵樟樹上,我看到文成縣人民政府掛的介紹古樹群的牌子,上寫:

“半坑山墩古樹群。面積1.0公頃,平均樹高18.55米,平均胸圍55釐米,平均冠幅8米,平均樹齡206年。最大樹高23米,最大胸圍286釐米,最大冠幅12.5米,最大樹齡350年。楓香5株,馬尾松1株,木荷5株,青岡櫟6株,杉木3株,甜櫧16株。”

牌子編號是

032841000002

,掛牌時間2018年。前人植樹,後人護木,幾百年代代相傳守護著這一片土地,無論什麼情況都不動山上的一根樹木,才有了這令人心曠神怡的綠蔭。望著這一片樹林,我不禁發自內心地對半坑村民表示敬意。

03

第二次去半坑是衝著外山大宅院去的。有人告訴我,半坑行政村由半坑與外山兩個自然村組成,而外山有一座在下垟山幾個村莊中規模最大的木屋,值得一看。

外山在半坑自然村的東北向,順著一條狹窄的機耕路過去,約一個多公里就到了。半坑是在一個山峽裡,而外山卻在半山腰上,視野開闊,前山山形奇突,一片蔥綠,屋前後皆是梯田,梯田裡稻穀漸黃,一片豐收景象。大宅院建在山坡上,道路的末尾。

半坑小山村裡的人和事

▲外山老屋門臺

這是一座古老的四合院,兩層樓,5開間,歇山頂,正屋兩邊建偏房,作廚房用,前面建廂房;庭院寬大,中是亂石鋪設的通道,兩邊是用粗石隔成的一個個小水塘;有門臺,磚石結構,門框由石條砌成,上砌方磚,門額鋪小青瓦,上有匾額方框,卻無題字,門框上也無對聯。我仔細看了木屋,結構簡單,沒有雕樑畫棟,也無奇巧構件,但用材方正,雖經歷近兩百年的時光,房屋仍基本儲存完好。

偌大一座老屋空空蕩蕩,整座屋現在只住著三個老人,我向一個老人打聽,老人很健談,滔滔不絕向我們介紹老屋的情況,說這座屋建於清道光甲午(1834年),是他們祖輩李時昂李時纘兩兄弟化費幾年功夫建造的。

半坑小山村裡的人和事

▲外山老屋

外山李氏從半坑分居而來,至清道光年間,人丁興旺,舊宅破舊狹小,迫切需要修建新屋,而這任務就落在李時昂李時纘身上。當時李時昂有四子,李時纘也有兩子,建一座小房子解決不了問題,兄弟一合計,決定建一座大屋,使後輩不用再次折騰。但建一座大屋談何容易,雖然在同輩中,李時昂、李時纘最為能幹,兩人吃苦耐勞,勤勞肯幹,家裡有一定積蓄,但建屋耗資巨大,更何況是建一座四合院,兩兄弟的資金仍捉襟見肘。怎麼辦?資金不夠勞力湊,全家總動員,打地基男女老小一起上,大人挖土用泥箕擔,小孩用泥箕抬,一趟一趟往山壪送。冬天大雪封山,扒開積雪繼續挖,夜晚天黑,舉著松明燈繼續幹。天氣稍一放晴,就上山扛木材,大的大人扛,小的小孩抬,半年多的時間裡,兩家人忙完農活,就是挖地基、扛木頭,幾乎沒閒一天。山村的人也好,一家有事,全村幫忙,大家有空閒都前來送工。一年時間,地基越挖越大,挖出來的泥土填滿了前面的小山壪;樹木越積越多,堆成了小山。該年秋後,請了八位木工師傅,一連做了三個月,建房的木料才做完備,於是,挑了個黃道吉日,在道光甲午年二月豎柱上梁,一座四合院終於建成,全屋光是柱子就有一百二十根,成了方圓幾十裡最大的建築。

房子建成了,還需建圍牆。兄弟倆一鼓作氣,開石頭、抬石頭、挖牆基,後門砌上擋土牆,四周砌好圍牆,前門做上門臺。粗粗算一下,圍牆長近二百米,共用石頭三百多立方米,這些都是一塊一塊用人工抬過來的。望著老屋,你不得不佩服古人的膽略與力量。

半坑小山村裡的人和事

▲俯瞰老屋

一百多年來,李時昂、李時纘兩兄弟的後代一直居住在這座大宅院中,最多時達八十多人,實在住不下了,就在原廂房邊又增加了一個小閣樓,使大宅院的規模又擴大了許多。上世紀六十年代開始,大家生活水平有所改善,逐漸蓋新房分居,減輕了大宅院的負荷。到了二十一世紀,年輕一代出門經商務工,漸漸搬離了老屋,當年擁擠不堪的大宅院,如今只有幾位老人居住,顯得冷冷清清。

這座老屋也出過許多能人,最突出的是堪稱鄉村一代鄉紳李隆富。

當地留傳著他的許多故事,其中修建引水渠道、建造桂遠橋、與鰲裡地主鬥智鬥勇的故事最為傳神,這些故事在人們口口相傳中帶有傳奇虛幻色彩,但我確信此人有超人之處,是做過一番大事業的。

這些傳奇故事中,又以修建引水工程最令人信服。當年外山土地肥沃,但水田缺水。哪裡有水呢?離這1500米外的綠桐水口,溪水長流。兩地相距不遠,但有懸崖峭壁相阻。李隆富卻敢異想天開,動員帶領眾人要在懸崖峭壁中鑿出一條水渠,這就是縮小版的紅旗渠呀,其難度可想而知,在建造過程中還摔死了一個僱來的石匠,但李隆富毫不退卻,安撫好死者的家人,又帶領大家繼續挖鑿,經過一個冬春的努力,終於修成水渠,一股股清流注入外山的田地裡,為村莊百來年的發展注入動力,李隆富也得到人們的尊敬。

半坑小山村裡的人和事

▲古水渠

2022年的夏初,我們爬上外山的半山腰,看到了前人精心修築的水渠,水渠寬一米有餘,上用黑色石塊砌成,粗簡但透著力量。

1974年,半坑桂竹兩村聯合建造水電站,對水渠進行整修,將之改為發電水渠,水渠再一次為改善人們的生活發揮作用。

04

該說說“路會”了。路會是過去山村裡負責修整山間道路的民間組織。這樣的組織過去許多山村都有,但堅持到現在的只有下垟的半坑與桂竹自然村了。

山村地僻人稀, 荊棘叢生,一個春秋不修理,道路就長滿荒草雜木;夏日裡山洪肆虐,造成道路塌方或阻塞,難以行走。於是山村就成立路會,選出威望高、責任心強的人擔任路會長,組織村人修整道路。修整主要有三項內容:

一是清除雜草,路上路下一米之內雜草荊棘都要清除乾淨;二是拓寬路道,清理路面,狹窄的地方,平時不好走的地方就用鋤頭拓寬,填平坑坑窪窪,做好路石;三是修補塌方,發生塌方的路段,砌牆架橋,保障道路暢通。

在半坑一帶,闢路修道還是顯示山權重要標誌,你路修整到什麼地方,說明你山地管轄到什麼地方。如果與鄰村發生山林糾紛,調解人問:“你們闢路闢到什麼地方?”雙方確認了闢路截止地,糾紛就迎刃而解。所以,闢路修道各村都特別注重。如果哪個村兩三年不管路,讓鄰村闢過界了,鄰村就有理由經營該山林,讓你有據講不清。

修路的時間一般定在二十四節氣中的白露這一天。白露時節是闢除荊棘雜草的最佳時機,此時植物都到了衰敗期,清理掉雜草,在一段時間內不會最生長。為了保證勞動時間,參加修路的人就聚集統一吃飯,因這一天是白露,因而又叫吃“白露飯”。

白露飯由村民輪流辦,白露前一天,輪到辦白露飯的農戶就要忙起來,做豆腐、浸乾菜、搗饃餈,準備修路人的伙食。第二天一早,挨家挨戶叫人吃早飯,吃了早飯上山修路。早餐飯菜很簡單,吃飽為主;中餐菜豐盛了,但仍以吃飯為主;晚餐就是小酒宴,有肉有魚,大家高高興興地喝酒,興盡而散。

半坑小山村裡的人和事

▲路會田

為了保證聚餐的費用,許多村裡都會抽出一二畝地作為“路會田”,由村人輪流種作,收成歸種作者所有,而要負責舉辦這一年的白露飯。

半坑村的“路會田”現在還在,一個狹長的稻田,二畝多地,寬三五米,長三百多米,繞過幾個山壪,現大多荒蕪,只有靠近村莊一頭有種作的痕跡。

聽村裡人講,半坑現在還延續著白露修路的習俗,大家還輪流著辦白露飯。這一天,男人上山修路,婦女在家安排生活,修路要求比過去寬鬆了許多,白露飯卻比以前辦得更豐盛了。白露這一天在外謀生活的人自覺聚集回來,這一天不僅是半坑整修道路的日子,也成了村人聚集的節日。

現在,“路會”已申報了省級非遺專案,相信這個溫馨而古樸的習俗仍會在半坑延續著美麗的故事。

E ·N· D

此話題正在群裡熱烈討論

馬上掃碼加小編微信,拉你入群

TAG: 半坑白露水口老屋香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