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2019年7月12日,天下著雨,我們按計劃冒雨駕車去遊覽位於鄧州市的花洲書院。本想這個只有30元門票的小景點,沒有多少看頭,心裡有些“小看”它。

不料,這一去卻有點“受驚”,鄧州居然隱藏著這麼一個世外桃源,令人流連忘反,陶醉不醒。

花洲書院始建於宋代慶曆年間,北宋著名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教育家、思想家范仲淹任鄧州知州期間建立了書院內講學堂——春風堂、藏書樓、齋舍,並在書院東側建立百花洲,重修覽秀亭,構築春風閣,花洲書 范仲淹 范仲淹 院因百花洲而得名。

公元1045年,范仲淹知鄧,為學風不興而憂心忡忡,感到百花洲一帶環境幽靜,景色宜人,是理想的治學場所,於是在百忙中謀劃,創辦花洲書院,公餘到書院講學。一時鄧州文運大振。

花洲書院,是《岳陽樓記》的誕生地。出河南省鄧州市城區,向東南行不遠,便可見一處竹柏掩映、亭臺錯落的園林式建築,這便是當年范仲淹知守鄧州時建立的花洲書院了。范仲淹原系江蘇吳縣人,慶曆四年(1044年),由於其主持的“慶曆新政”失敗,悲憤之餘,乃上書皇帝,自請守鄧;次年,以給事中、資政殿學士身份來到鄧州任上。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來到這道大門前,“花洲書院”幾個大字厚重古樸。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雨中走在溼漉漉的石板小路上,更加意味悠長。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名句,告訴我們,這裡便是《岳陽樓記》的誕生之地。《岳陽樓記》為什麼不是誕生在湖南的岳陽樓,而在河南的鄧州?帶著這樣的疑問,我們拾級而上。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首先呈現的是這座《春風閣》。我們禁不住登樓而上,急欲一覽全貌。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環閣四周,停臺樓榭、小橋流水、綠樹疊樟、花木掩映,在雨中越發顯得鬱鬱蔥蔥,生機盎然:好一派江南園林風景呀!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仰視范仲淹的雕像及他身後的《岳陽樓記》,悠悠思古之情充溢胸間,禁不住頌讀著小時候背得滾瓜爛熟後來幾近忘卻於塵埃的傳世名篇。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慶曆六年(1046年)的九月十五這天,范仲淹端坐於花洲書院的春風堂,憑著手上僅有的《洞庭秋晚圖》,揮筆寫下《岳陽樓記》。而花洲書院也因了范仲淹,因了《岳陽樓記》,從此成為天下文人雅士憑弔景仰的一處文化聖地。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書院建築是花洲書院內主體,為五進四院,中院更有全國少有的小巧精緻的泮池,狀元橋,成為書院一大特 色。書院西側並列為二進一院的範公祠。範公祠北為新建四進三院的名人館,中院有古三眼井——範公井,整個建築風格為清代北方建築。百花洲位於書院東側,緊臨鄧州儲存最完好的一段明代古土城牆。佈局為南山北水,洲南由各具特色的峭壁假山、五峰山和別有洞天組成。別有洞天假山將南北隔離,洲北湖內大小三島,島上再現范仲淹任知州時與民同樂的嘉賞亭及菊花臺等。百花洲建築採用范仲淹家鄉清代江南園林風格,從而使花洲書院形成完美一體的中國典型書院園林。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范仲淹從未去過岳陽樓,怎麼出的《岳陽樓記》?

為何在這樣一個江南園林的環境下,范仲淹卻寫出了《岳陽樓記》這樣的宏觀鉅作呢?

原來是這樣的:

宋慶曆三年,范仲淹在慶曆新政失敗後,被貶到河南鄧州,他的朋友滕子京也因受到誣告而被貶到了湖南。在湖南的任上,滕子京頗有政績,正所謂“政通人和,百廢俱興”。第二年,在他的主持下,“增其舊制”,重修了岳陽樓。為了記述這一盛事,滕子京便請他的好友范仲淹為重修後的岳陽樓寫一篇岳陽樓記。滕子京是想借范仲淹生花妙筆,彰顯自己的政績。可結果,范仲淹把友人的政績寥寥數語敷衍之,將其寫成了一篇借物詠懷言志的抒情散文。范仲淹不記岳陽樓,是因為他當時正在鄧州的任所,沒有見過重修後的岳陽樓,而且不僅當時未見,就是此前此後,他都沒有到過岳陽樓,更不用說見過洞庭湖了。他對岳陽樓和洞庭湖的瞭解,就是滕子京讓人送來的洞庭晚秋圖和前代名家有關洞庭湖和岳陽樓的詩文。所以他對岳陽樓和洞庭湖沒有正面加以詳細地描述,就是理所當然的了。范仲淹借題發揮,由洞庭湖上陰晴之景引起的“覽物之情”入手,將其“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思想,淋漓盡致地抒發出來。

讓我們重溫一下這篇傳世美文吧:

《岳陽樓記》

慶曆四年春,滕子京謫守巴陵郡。越明年,政通人和,百廢具興,乃重修岳陽樓,增其舊制,刻唐賢今人詩賦於其上。屬予作文以記之。

予觀夫巴陵勝狀,在洞庭一湖。銜遠山,吞長江,浩浩湯湯,橫無際涯;朝暉夕陰,氣象萬千。此則岳陽樓之大觀也,前人之述備矣。然則北通巫峽,南極瀟湘,遷客騷人,多會於此,覽物之情,得無異乎?

若夫淫雨霏霏,連月不開,陰風怒號,濁浪排空;日星隱曜,山嶽潛形;商旅不行,檣傾楫摧;薄暮冥冥,虎嘯猿啼。登斯樓也,則有去國懷鄉,憂讒畏譏,滿目蕭然,感極而悲者矣。(隱曜 一作:隱耀;淫雨 通:霪雨)

至若春和景明,波瀾不驚,上下天光,一碧萬頃;沙鷗翔集,錦鱗游泳;岸芷汀蘭,郁郁青青。而或長煙一空,皓月千里,浮光躍金,靜影沉璧,漁歌互答,此樂何極!登斯樓也,則有心曠神怡,寵辱偕忘,把酒臨風,其喜洋洋者矣。

嗟夫!予嘗求古仁人之心,或異二者之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廟堂之高則憂其民;處江湖之遠則憂其君。是進亦憂,退亦憂。然則何時而樂耶?其必曰“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乎?噫!微斯人,吾誰與歸?

時六年九月十五日。

TAG: 范仲淹書院岳陽樓花洲岳陽樓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