隱藏在衚衕裡的驚喜:《京報》的發源地,如今只是一座破敗的小樓

很多時候越是不起眼的地方才會有一些意想不到的驚喜,尤其是在衚衕中,說不定走到哪裡就會發現一個很有故事和典故的建築,或者是店鋪。從南柳巷一直到騾馬市大街就有著一個不是很出名的衚衕—魏染衚衕。但是這裡的一切看起來是如此的有意義、尤其是京報館舊址,就在魏染衚衕的30號,進入衚衕口就可以看到旁邊碑上的衚衕介紹。

隱藏在衚衕裡的驚喜:《京報》的發源地,如今只是一座破敗的小樓

北起南柳巷,南到騾馬市大街中段,在清朝的時候這裡原來的名字叫魏兒衚衕,民國時期稱魏染衚衕,一直到今天依然叫這個名字,魏染衚衕被稱為北京報業的發源地,其中30號是京報的舊址,明朝末期清朝初期詩人吳梅村住在這裡,後來民國時期京報的創辦人,李大釗,羅章龍秘密發展入黨的黨員邵飄萍居住在這裡,也是京報編輯部的所在地。

隱藏在衚衕裡的驚喜:《京報》的發源地,如今只是一座破敗的小樓

起初跟著導航來尋找京報館舊址的時候,還迷路了,並不是很難找,從它身邊走過卻全然不知,後來站在報館舊址門口看,如果不仔細看這個房子的一些特殊文字和標誌,是實在不會注意到這是一個與眾不同的房子,就和這衚衕中的所有民居一樣。

隱藏在衚衕裡的驚喜:《京報》的發源地,如今只是一座破敗的小樓

隱藏在衚衕裡的驚喜:《京報》的發源地,如今只是一座破敗的小樓

在報館的門口牆壁上,比起已經大片大片脫落的牆皮,更起眼的是上邊對於這裡的介紹,曾住在這裡的紹飄萍,曾是這個年代的英雄,曾經多次參加反對封建制度的運動,和鬥爭袁世凱的鬥爭。後來成為中國有特派員殊榮的記者。1918年創辦了京報。因為京報發表的文章中經常揭露當下政府的腐敗不堪和一些現實問題,被政府查封,而紹飄萍本人也被政府通緝。

隱藏在衚衕裡的驚喜:《京報》的發源地,如今只是一座破敗的小樓

在瞭解了這些歷史之後,此時站在報館的門口,不知道那個時代的門庭是一種什麼模樣。紅色的大門,在門之外都是灰色,就連最上邊的京報館三個字不仔細看也是注意不到的。整個小樓一灰牆舊瓦,顯的確實一片蕭條灰敗之色,和衚衕中的這些民居排列在其中倒是別有一種另外的年代感。大門口還是開著的,停著車輛,不知道是不是還有人進出這裡。

隱藏在衚衕裡的驚喜:《京報》的發源地,如今只是一座破敗的小樓

除了30號這一處舊址,魏染衚衕其他的民居也都大有區別,比如剛進衚衕的前一些民居建築,門口的臺階,厚重而年久,大門兩邊的石墩。門上的兩個們拴。就連門框的裝飾都是精緻的,這一切看起來像是幾十年代的原版。進入衚衕之後再看到的也有一些比較新的民居,應該是修繕過的。魏染衚衕並部是很寬敞,狹窄悠長,下去去時很是安靜,都沒有看到車輛在衚衕裡來往。偶爾有幾個老人在自家門口聊聊家常。

隱藏在衚衕裡的驚喜:《京報》的發源地,如今只是一座破敗的小樓

對於這些有時候不經意遇到的“歷史”總是有一種驚喜之感,也許越是沒有特意尋找之下的不期而遇,才讓人覺得故事有趣。

TAG: 衚衕魏染報館民居京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