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記憶:1940年6月的北京孝順衚衕

看更多各地珍貴老照片,敬請右上角關注!

明代時,在北京舊河道上的一個衚衕裡,住著一位姓劉的老人,因為子孫孝順侍候有加,最終活到了108歲的高齡,京城裡的人們因此都稱之為老壽星,並在衚衕裡豎起一塊漢白玉的石碑,上書“孝順大德”四個大字,以褒揚尊老重孝之人。

從明代的《京師五城坊巷衚衕集》一書中管它叫孝順碑衚衕,便可知衚衕裡是真有石碑的。到了清《京城坊巷志稿》裡,這條衚衕就簡稱為孝順衚衕 了,可能碑已不存。

本組圖片為1940年6月,由日本攝影師所拍攝,雖然只有八張圖片,但我們能夠透過這些泛黃的珍貴老照片中,一睹當年北京老胡同的風采和當時衚衕裡百姓的生活狀態。

北京記憶:1940年6月的北京孝順衚衕

1940年6月的北京孝順衚衕。衚衕西口插著一塊牌子,上面寫著“美國青年會”的字樣

北京記憶:1940年6月的北京孝順衚衕

衚衕裡非常有民族特殊的民居建築

北京記憶:1940年6月的北京孝順衚衕

一棵參天古樹,不知是不是明代的遺物

北京記憶:1940年6月的北京孝順衚衕

住在衚衕裡的女孩子,很警覺地看著攝影的人

北京記憶:1940年6月的北京孝順衚衕

累了的洋車伕,坐在衚衕的陰涼處睡著了。遠處一戶人家的門前,坐著個一個小孩子

北京記憶:1940年6月的北京孝順衚衕

送水工。當時有很多人家吃水都靠送水工送的甜水

北京三面環山 ,河流湖泊多,地下水也很豐富,因此有很多淺水井,衚衕”一詞在蒙語中即“水井”的意思。雖然取水方便,但水質苦澀。滿清時,甜水井都由軍中的山東籍的伙伕管理,清朝滅亡後,山東夥夫就承包了甜水井,僱用山東小夥子當水夫,向住戶人家送水謀生。他們還在水井旁搭建了居住的窩棚,俗稱“井窩子”或“水窩子”。

北京記憶:1940年6月的北京孝順衚衕

一位正在挑選青菜的滿族老太太

北京記憶:1940年6月的北京孝順衚衕

在衚衕裡乘涼聊天的婦女和孩子

北京記憶:1940年6月的北京孝順衚衕

走過照壁的年輕女子

照壁在明朝時特別流行,古人又稱之為“蕭牆”。因而便有了“禍起蕭牆”這個成語,意思就是指在家裡發生了禍亂。舊時民間傳說小鬼只會走直線,不會拐彎,在家門前搭起這樣一面牆,便可以斷了小鬼的來路。然而,小鬼的路可以阻斷,卻阻斷不了日本小鬼子的路。當時的北京正在日本侵略者的鐵蹄蹂躪之下。

1965年,孝順衚衕名被改成了“曉順”衚衕,後來又被稱為眾紅北衚衕,到了1973年才恢復原名。

看更多各地珍貴老照片,敬請右上角關注!

TAG: 衚衕孝順水井老照片小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