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露營”新時尚:修復身心,讓人與自然、人與人更親密

“露營”新時尚:修復身心,讓人與自然、人與人更親密

國家文旅部發布假日資訊時稱,假期露營正成為一種潮流,其中,廣州和川渝地區最為活躍。圖為廣州臨江大道帶狀公園綠化上露營的市民。(南方週末記者 馮飛/圖)

剛過去的五一,在城市郊野或外圍鄉村地區的河邊、湖邊或其他開闊地帶,我們都可以看到鱗次櫛比的帳篷、簡易桌椅及各式美食,三五成群來自大城市的人偕家人或親朋,自駕過來休閒與放鬆;大城市裡的很多擁有大片草坪的公園裡也是遍佈著帳篷和野餐的人們,孩子們四處奔跑,打鬧嬉戲,大人們圍坐一團,談心聊天。國家文旅部發布假日資訊時稱,假期露營正成為一種潮流,其中,廣州和川渝地區最為活躍。

不難看出,露營正在從從前作為小眾群體的小規模出遊活動走向大眾化的大規模休閒行為。與此相關,“露營經濟”也如雨後春筍般興起,過去的一年,全國新增了四五萬家從事露營設施或裝置生產與銷售的企業,生意異常火爆。股市上,相關概念也跟著沾光被熱炒。

毋庸諱言,露營興起的直接原因是受各地防疫管控政策影響,很多人沒有辦法像從前的假期一樣進行長距離或跨省度假或旅行,只能退而求其次,在近域或城市周邊散心與聚會。

對於更深層次的原因,露營之“露”已說明一切:“露”即室外,露天,鄉村裡,鄉野裡,自然環境中,陽光下,白雲下,大山間,大河邊,湖泊邊。它直接對應城裡,家裡,房子裡,鋼筋混凝土的建築森林裡,直插雲霄的摩天大樓裡,玻璃幕牆裡。城裡的大人和孩子們很少或鮮有機會接觸自然,親近綠色,待在城裡自然意味著攜帶一種城市文明的生產與生活方式,缺乏自然與綠色的潤澤與洗滌,因而對親近自然、返璞歸真、感受人與萬物的連線產生強烈的渴求之心。

露營之“營”與營房、營地有關,營房是古代人為打仗之需而在室外臨時搭建的營帳或其他簡易建築物,臨時性意味著這種連線的靈活性、流動性、不滯留、不固化。“營”另有經營的含義,露營活動本身還可以經營、鞏固與加深家人或親朋之間的感情,把家庭或親友關係經營好、維繫好。也就是說,露營在加深人與自然的連線的同時,也會在無形之中更新、加深人與人之間的連線。

當然,露營也折射出大都市普遍存在的公共空間供給不足及人們面對面社交頻次相對減少兩個問題。大城市土地寸土寸金,公共空間供給相對緊張,社群、住區等小尺度範圍內的大面積草坪、綠地等公共空間供給尤其緊張,住處附近沒有那麼多可以撒歡的地兒,只能去市內的大型公園或城市外圍的郊野。同時,網路時代背景尤其“減少社交”“保持社交距離”等防疫建議下,親友之間的社交渠道主要依賴於網路,面對面社交急劇銳減,這必然導致人們對面對面社交產生強大需求。適逢3-5天的假期,三五家庭結伴而行,攜帶老幼,老人們喝喝茶,敘敘舊,年輕人打打牌,放鬆身心,孩子們做遊戲,嬉戲玩樂,增進舊情誼,認識新朋友,盡情享受面對面社交帶來的輕鬆與愜意。

可見,露營具有重要的時代意義,有助於修復長久以來身處都市裡的人們的身體與心靈,我們一直久居城市,而遠離鄉村;一直忙於生產,而疏於生活;一直習慣了喧囂,而忘卻了靜謐;一直捲入或被動成為單向度的人,而忽略我們內心的召喚,露營讓我們有機會反思及糾正過往的生產與生活方式,讓我們有機會參與、感受與實踐什麼是基於日常生活的城鄉融合。

露營過程中,我們需要以文明與平等的方式對待鄉村與自然,做到有所為、有所不為。我們可以靜謐地欣賞自然與鄉村的唯美,也可以肆意地享受美食及暢快地交流;可以在山野間高歌或彈奏一曲,也可以目睹美景後即興吟詩作賦;可以購買一些土特產讓農民朋友們增收,也可以引導孩子們瞭解與感悟鄉村及鄉村文明,甚至可以讓我們的孩子與村裡的孩子交朋友,開展“結對子”活動,建立持續的友誼。

當然,別架起帳篷鋪開坐墊後就各玩各的手機或遊戲;別居高臨下地審視與看待鄉村;不可以動輒覺得這個不乾淨,那個不衛生;不可以吃飽喝足,卻留下一地垃圾。

(作者系廣州大學社會學系副教授)

(本文僅為作者個人觀點,不代表本報立場)

姚華松

TAG: 露營社交鄉村可以面對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