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鹽於城勾塍廟橋

在海鹽進行尋訪古橋,繼縣城武原嘉定後再次來到於城鎮,這會到了鎮東南的構塍村,在南北湖大道杭浦高速公路進出口北側看勾塍廟橋。來到海鹽五跨三拼的古橋已看了多座,微微的感覺到視覺疲勞,那是因為只看古橋的表面,其蘊含的歷史人文資訊大多難以查到。

海鹽於城勾塍廟橋

浙江省嘉興市海鹽縣於城鎮構塍村南北湖互通嘉南線入口北側不遠的勾塍廟橋

海鹽於城勾塍廟橋

勾塍廟橋為五跨三拼立壁墩石板橋,東西走向跨構塍廟漾,主跨橋樑兩側刻有橋名。古橋完整無缺儲存相當完好,只是西堍即農田,顯然也已經廢棄不用。

海鹽於城勾塍廟橋

勾塍廟橋東堍橋頭有海鹽縣文化廣電新聞出版局2013年立的文保碑,保護級別為2010年公佈的“海鹽縣文物保護點”。

海鹽於城勾塍廟橋

勾塍廟橋的東堍有引橋和連線馬路嘉南線的水泥路

海鹽於城勾塍廟橋

西堍在一段引橋後就是農田,看來平時除下田勞作的村民外,基本上沒人再從橋上走過。

海鹽於城勾塍廟橋

勾塍廟橋三拼的橋面

海鹽於城勾塍廟橋

勾塍廟橋的橋體結構,橋腳為三拼的立壁墩,主跨橋樑兩側刻有橋名,橋腳上沒有橋聯。

海鹽於城勾塍廟橋

在兩側對稱的橋腳枕石上還加墊了一塊石板,這是勾塍廟橋的特別之處。

海鹽於城勾塍廟橋

勾塍廟橋的北側面。在網上查詢到“夾心驢友的部落格”有介紹:到海鹽於城,尋訪勾塍廟橋。轉嘉南大道,沒多遠就見路邊有“構塍橋”標誌,停車發現“重建勾塍廟橋”及文物保護標誌。橋東白場上有香燭殘留物,當為廟址。據悉,重建勾塍廟橋,東西向,跨構塍廟漾,始建年代無考,民國三年(1914年)重建,四墩五孔排柱墩式石樑,花崗石材質。橋長36。782米,寬1。512米,每墩3柱排列,橋面三塊條石並列鋪設,兩端無階,橋臺塊石錯縫砌築。橋額陽刻“重建勾塍廟橋”,旁陰刻“民國三年甲寅冬□里人公建”。

海鹽於城勾塍廟橋

勾塍廟橋的南側面

海鹽於城勾塍廟橋

在勾塍廟橋上向東看,不遠處就是公路嘉南線。儘管靠近公路,但由於古橋是東西走向,所以在公路上很難一眼就看到它,我們就是經過了兩次才找到它的。

海鹽於城勾塍廟橋

勾塍廟橋上向南看,寬闊的水面周圍綠樹成蔭,好一派自然風光。

海鹽於城勾塍廟橋

勾塍廟橋上向西看,前方沒有去路,已是一片農田。

海鹽於城勾塍廟橋

勾塍廟橋是向北看,在嘉南線上看到的村莊名稱為構塍村,不知為何與古橋名上的“勾”字有些許差別。據地名網介紹:於城鎮構塍村位於集鎮東南側,東臨武原鎮,南部瀕臨通元鎮,西面與百步接壤,北部與沈蕩相鄰,地理位置處於海鹽的中心。杭浦高速貫通全村,新鹽湖公路和嘉南公路交叉橫穿,交通十分便利。全村分為35個承包組,區域面積5。75平方公里,耕地面積4478畝,全村總戶數857戶,總人口3113人,黨員數115名,村民代表數為52名。按照建點聯絡、中心輻射、全面覆蓋的工作要求,結合原有小組劃分和自然村落分佈,建立黨員群眾中心戶(文化科教示範戶)9戶。構塍村以水產養殖和水果種植業為主導,現水產養殖、葡萄種植面積達3600多畝。

海鹽於城勾塍廟橋

勾塍廟橋的北側面。地圖上看勾塍廟橋隔嘉南線東側還有一個“勾城橋遺址”,不清楚是什麼景點。“夾心驢友的部落格”介紹:“胡震亨《天啟 海鹽縣圖經》卷三‘寺觀’載:勾塍廟:縣西南十八里,嘉靖四十年鄭端簡公重建,萬曆壬午重修。胡震亨《天啟 海鹽縣圖經》卷三‘墓’載:鄭尚書曉墓勾塍山:山在歟城南,大數十畝,土色黃,中有小黃石,後人取其土石,存僅十二三。徐用儀《光緒 海鹽縣誌》卷四‘橋樑’載:勾塍橋,[新纂]縣西十八里。馬起鳳,全形拓鼻祖,自號勾塍邨農。朱巖主編的《古海鹽文化實錄 古建》載:重建勾塍廟橋,民國三年重建。五孔四墩三聯石樑橋。東西走向,橫跨構塍廟漾,長約三十七米。二〇一〇年,被列為海鹽縣文保點。此橋位於海鹽縣於城鎮構塍村構塍廟自然村,即南北湖大道杭浦高速公路進出口北側。”看來這外表結構簡單的勾塍廟橋並不簡單,所蘊含的資訊是極為豐富的,只是我們一時難以瞭解到罷了。

海鹽於城勾塍廟橋

勾塍廟橋的南側面

原載新浪南匯鄉土的部落格2018年7月23日

TAG: 勾塍廟海鹽縣古橋構塍村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