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泰安大道景觀芳容已現,兩側道路通行條件也已經具備。

泰安大道共分為七段,第一段為封禪廣場、炎黃聯合,其中封禪廣場首段北起泮河大街,南至環一路,長度約311米,主題講述封禪起源,總領整個泰山文化大道。

第二段為秦代祖龍登壇,秦始皇天下一統,海內皆臣,規制度量衡,成為千古第一帝,並開創了有正史記載以來帝王封禪泰山的先河。

第三段為漢武封功,漢武帝劉徹雄才大略,文治武功,後世尊為漢武大帝,漢構築廣場模擬未央宮形制,樓臺相望,錯落有序,中央設定視線核心銅鼎,講述武帝得寶鼎而封禪泰山,定年號為元鼎的歷史典故。

第四段為光武祈福以及唐代雙聖巡遊,“赤劉之九,會命岱宗”,漢光武帝劉秀中興漢室,遇龍馬出水,揹負“河圖”,應天命而登封泰山,設立鳳凰臺,東漢因此繁榮興旺,才人輩出,軸線上的景觀串聯事件,開合有致,形成一道古風雅韻的風景線。雙聖巡遊,高宗與妻子武則天承前啟後,共造初唐治世。“帝后同封禪、敕建鴛鴦碑”以成雙成對構築的形式景觀點題,還原趣聞典故。它與的北側高宗泰山玉牒文,首尾向對,也成為大道一景。

第五段為明皇記銘,“御馬登山祭天帝”, 南端群組雕塑體現玄宗封禪馬隊浩浩蕩蕩、登臨泰山的場景,可謂五色光鮮、“遠望之如雲錦”。

第六段為宋代真宗尋瑞,其中心景觀平臺仿照天貺殿形式層層抬升,雲柱元素兩廂排列,增加序列感與儀式感,展現真宗趙恆夢得天書,封泰山、下令繪製《啟蹕迴鑾圖》的場景。

第七段為清代康熙祭祀和乾隆賜寶,設計運用新中式景觀的手法將御賜三寶轉化為景觀水景軸線,玉圭吐露噴泉,獅子玲瓏相對,福祿屏風延年,如意吉祥,尋求著中華民族可求幸福的美好願望,尾端梳理封禪歷史脈絡,總結泰安與泰山歷史,繼往開來,這也是整個中華歷史封祭泰山的篇章尾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行走泰安大道,盡賞大美景觀,領略封禪歷史

攝影:

車延軍

文字來源網路

【版權宣告】

TAG: 封禪泰山景觀大道泰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