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學理論研究》2020年第6期目錄及摘要

《史學理論研究》2020年第6期目錄及摘要

目錄

·圓桌會議 ·

唯物史觀與近代歷史人物的評價

張海鵬 耿雲志 鄭師渠 朱英

· 馬克思主義史學研究·

《大眾哲學》之“續篇”——新中國初期艾思奇歷史唯物主義教科書論析

杜濤

·專題研究 ·

理論與實踐的反思:為什麼研究日常生活史

李小東

從理解文化到重視感受——社會文化史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韓曉莉

地中海共同體:古代文明交流研究的一種新正規化

李永斌

國外中世紀英國僱傭制的研究取向

徐浩

體驗革命:反思法國大革命的新路徑

龐冠群 查少琛

日本“裡山”研究的環境史追問

陳祥

·歷史學家·

以景觀為媒——英國史學家威廉·霍斯金斯的鄉土情懷及公眾史學實踐探析

梅雪芹

·理論沙龍·

論章學誠史學之理論架構

崔壯

·書評·

離散華人、時空社會學與中國近代史研究——評陳珮珊《離散華人的祖國》

陳非兒

“史學原理”:一部未完成的大書

顧曉偉

跨學科視野下的“群眾”歷史——評肖鐵《革命之濤:現代中國的群眾》

馮淼

·英文目錄和提要(CONTENTS AND SUMMARY)·

吳英 範鑫

內容提要(ABSTRACT)

唯物史觀與近代歷史人物的評價

張海鵬 耿雲志 鄭師渠 朱英

編者按:歷史活動的中心是人,人是歷史活動的主體,故長期以來,歷史人物評價問題一直是史學研究的重要內容。近代中國處於中國歷史上的過渡時期,因而帶來近代人物評價的複雜性問題。21世紀以來,圍繞中國近代人物評價問題,出現了兩種偏向:一是貶低,甚至否定近代中國開眼看世界的先進人物;二是拔高,甚至肯定近代中國開歷史倒車的落後人物。這兩種錯誤傾向,值得學術界加以關注。馬克思主義經典作家對歷史人物評價問題有過深刻而全面的闡述,對人類歷史上的偉大人物做了經典性評價,樹立了歷史人物評價的基本標準。故在中國近代人物評價問題上,必須以馬克思主義唯物史觀為理論指導,在全面掌握翔實而豐富的史料基礎上,對近代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及各方面人物進行宏觀考察,將其置於近代中國歷史大變局的時代環境中,作出實事求是的客觀評價。為此,本刊邀請中國近代史研究領域的四位權威學者,對唯物史觀與近代歷史人物評價問題進行專題探討,以期推動更多學者作深入思考。

《大眾哲學》之“續篇”——新中國初期艾思奇歷史唯物主義教科書論析

杜濤

提要:

新中國初期(1949—1955年),在宣傳和普及馬克思主義的過程中,艾思奇創立了簡明的歷史唯物主義體系,並以之講述中國社會發展史,形成了多個版本的歷史唯物主義教科書,風靡全國。這些教科書以1953年為界,分為前後兩期,分別對應不同的闡釋正規化。前期是生產力正規化,後期是生產關係正規化;前者適應了新民主主義建設的需要,後者適應了向社會主義過渡的需要。前後期雖然正規化不同,但大眾化風格一脈相承,整體上可謂《大眾哲學》之“續篇”,是中國當代馬克思主義哲學史上的珍貴資料。

關鍵詞:

艾思奇;歷史唯物主義;生產力正規化;生產關係正規化

理論與實踐的反思:為什麼研究日常生活史

李小東

提要:

討論“為什麼研究日常生活史”,有助於從研究動機層面梳理日常生活史研究正規化的內在理路。在反思二戰後西方社會所面臨的現代性悖論的基礎上,西方學界出現了以法國哲學、社會學界的“日常生活批判”,以及德國史學界的“日常生活史”為代表的日常生活研究。由於理論關懷的不同,西方史學界新文化史與日常生活史研究正規化有較大區別。21世紀初,日常生活史研究正規化經譯介進入中國大陸,其“以人為核心”“總體史”的研究取向,因應了國內史學研究克服“泛文化”“碎片化”傾向的需要。當下中國日常生活正經歷深刻變革,大眾有從歷史層面思考日常生活意義的需求,同時中國史學研究正規化也有更新的內在需要,故此有必要加強日常生活史研究。

關鍵詞:

日常生活史;日常生活;研究動機

從理解文化到重視感受——社會文化史研究的回顧與反思

韓曉莉

提要:

中國社會文化史研究已走過30多年的發展歷程。作為學科交叉融合的產物,它從興起之初就表現出反思和借鑑的自覺。從重新定位文化,到對意義的深度解釋,再到對普通人感受體驗的重視,社會文化史在反思傳統文化史、吸收和借鑑社會史與西方新文化史成果的過程中,實現了理論方法的創新和研究視角的轉換,推動了中國史學的多元化發展。對30年來社會文化史研究的回顧和總結,意在釐清社會文化史從何處來、向何處去的問題,助益下一步研究的突破和創新。

關鍵詞:

社會文化史;文化史;新文化史;反思;借鑑

地中海共同體:古代文明交流研究的一種新正規化

李永斌

提要:

關於古代文明交流互鑑的研究,尤其是古風時代的相關研究,經歷了“比較研究—地中海共同體—網路理論”的正規化轉變。其中,“地中海共同體”或許是可資借鑑的最佳理論正規化。在不同的歷史學家筆下,“地中海共同體”所呈現的一般特點有:基於商貿活動而進行的文明交流,因聯絡而形成的“區域”,統一性與獨特性緊密聯絡,獨特的生態環境所決定的高水平的經濟和文化聯絡。其中,基於商貿活動而進行的文明交流是公元前8世紀—前6世紀“地中海共同體”的基本特徵。將“地中海共同體”作為古代文明交流互鑑研究的一種正規化,還需要注意考察不同的時空範圍、不同的社會結構、各文明的獨立性與差異性等問題。

關鍵詞:

地中海共同體;比較研究;網路理論;文明交流互鑑

國外中世紀英國僱傭制的研究取向

徐浩

提要:

以往將僱傭製作為資本主義萌芽的主要標誌加以研究,但資本主義萌芽的研究取向只是僱傭制眾多研究視角中的一種。如果從1866年羅傑斯出版《英國農業和價格史》第一、二卷算起,中世紀英國僱傭制研究迄今已經超過一個半世紀,其間共產生了羅傑斯的中世紀至早期現代僱工工資購買力、馬克思的16世紀資本主義僱傭制和中世紀工資勞動三種主要研究取向,中世紀工資勞動研究取向還包含了憲政史和經濟史的莊園視角、社會史的社會結構視角和經濟社會史的底層視角三種研究視角。梳理上述研究取向,有助於我們辨析它們的價值與侷限,辯證地對待這筆豐厚的歷史遺產,進一步思考何為中世紀英國僱傭制及其與資本主義或現代僱傭制的關係,以此構建我們自己的中世紀英國僱傭制研究正規化。

關鍵詞:

中世紀英國;僱傭制;國外研究取向

體驗革命:反思法國大革命的新路徑

龐冠群 查少琛

提要:

近二十年來,法國革命史研究者日益關注大革命中個體的體驗與情感。這一新趨勢具有學術史的深層動力:大革命史學的正統派與修正派曾分別將階級對抗與話語衝突視為革命的根本動力,忽視了革命程序中人性與情勢的互動。受情感史等當代史學潮流的推動,法國革命史研究轉向對個體能動性的關注,以體驗與情感為切入點,從個體的生命經歷出發重新審視革命。研究者們認為,那些生活在革命年代的個體,固然有其理性的考量,但也常常受制於具體情境所激發的情感;個人的體驗以及由此衍生的情感甚至創傷,可以促成政治決策,推動革命程序。這一潮流有助於更新革命史研究的正規化,深化人們對於革命程序內在邏輯的理解。但與此同時也應注意,一些研究具有過度共情的傾向,它們以體驗與情感為藉口不加區分地為革命造成的後果辯護,持論有失公允。

關鍵詞:

法國大革命;個體能動性;體驗;創傷;情感

日本“裡山”研究的環境史追問

陳祥

提要:20世紀中葉以來,日本學界從環境史研究視角對“裡山”問題的探討取得了明顯變化,經歷了作為資源的裡山、景觀和空間的裡山、強調生物多樣性的裡山和重視文化多樣性的裡山等幾個階段。在這一學術發展脈絡中,水野章二是日本古代環境史研究的代表性人物,其研究手法雖然與同樣對日本中世史研究產生過巨大影響的網野善彥相似,但水野以裡山的空間、生業、公有論為中心補足了網野未曾關注的問題。日本環境史研究的深化,對裡山研究進行了兩種學術正規化的嘗試:一是裡山生態形態的荒山化問題,二是促使裡山的環境史研究逐漸趨於文化轉向。時至今日,日本古代環境史研究出現明顯的文化轉向,對日本環境史學及環境政策領域產生了極大影響。

關鍵詞:裡山;環境史;景觀;公有論;文化轉向

以景觀為媒——英國史學家威廉·霍斯金斯的鄉土情懷及公眾史學實踐探析

梅雪芹

提要:霍斯金斯作為“一位十足的英格蘭史學家”,自小就在豐富多彩的景觀文化中浸潤成長,並以英格蘭地方及其景觀為治史的主要物件,不僅在學術界而且在社會上贏得了盛讚。霍斯金斯從關注故鄉德文郡及其歷史開始,逐步拓展、強化對地方景觀歷史的研究,並積累了撰述英格蘭景觀歷史的豐厚知識。他以景觀為媒,透過公開演講和著書立說相互促進的方式,在批判現實中回望過去,深入挖掘景觀的歷史文化根基並努力弘揚其公共價值,積極開展以景觀故事宣講和地方景觀保護為核心的公眾史學實踐,體現了一位公眾史學家抒發鄉土情懷的意義,為我們今天思考如何從內容和形式上拓展公眾史學、如何發揮史學對公民鄉土文化和國情教育的作用提供了有益參照。

關鍵詞:威廉·霍斯金斯;景觀;鄉土情懷;達特莫爾保護;公眾史學

論章學誠史學之理論架構

崔壯

提要:

章學誠觀念中的史學是以實現“經世之意”為目的、以遵從“比事屬辭之教”為撰述途徑的史學。而所以能如此者,可概括為四句話,即“義有獨斷”“獨斷必憑事實”“事必借文而傳”“文不為事所役”,四者層層遞進、邏輯嚴密。其中,作為史學之三要素,“義”為核心,史家之“識”主之;“事”為實體,史家之“學”主之;“文”則影響史書傳世行遠的效果,史家之“才”主之;而“文”與“事”的關係,亦即“文”是否“為事所役”,則決定了“義”能否為敘“事”之“文”所彰顯,史家之“德”主之。

關鍵詞:

章學誠史學;理論架構;經世之意 ;比事屬辭

編輯:老 胡

校審:水 壽

中國歷史研究院官方訂閱號

歷史中國微信訂閱號

TAG: 研究正規化史學文化史景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