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上溯源桑乾河,一山兩水分南北

嶺上溯源桑乾河,一山兩水分南北

源子河發源於大同市左雲縣截口山。兩河在朔州市朔城區馬邑村匯合後稱桑乾河。相傳,因每年桑葚成熟時河水乾涸而得名。

桑乾河上的主要支流有黃水河、渾河、御河等,在山西境內的河長252公里,流域面積達1萬多平方公里。河流流經朔州市朔城區、山陰、應縣、懷仁和大同市雲州區,入冊田水庫,至大同市陽高縣尉家小堡村後進入河北省。之後,在河北省宣化區附近折向東南,在沙城南側與洋河匯合後稱永定河,注入官廳水庫,然後注入海河,最後流入黃海的一個大海灣——渤海。

“天流汾桑分水嶺,地連宋遼兩界山。”山西省忻州市寧武縣分水嶺村是個並不大的村子,然而它身後的管涔山卻是桑乾河與汾河的發源地。山之陽為汾水之源,山之陰則為桑乾河主流的發源地。桑乾河作為一條流向祖國首都北京的河流,橫貫內外長城之間,滋潤了兩岸肥沃的土地,也孕育了悠久的文化。早在明代,“桑乾晚渡”就被列為“雲中八景”之一,現代文學家丁玲的《太陽照在桑乾河上》更是讓這條河流名揚天下。

歷史上,桑乾河是一條名稱多變的河流。《山海經》中稱它為浴水,《漢書·地理志》中稱它為治水,《漢書·燕刺王傳》又記作臺(音怡)水。上述的浴水、治水,實為一水,或因字形相似而傳抄致訛,或因讀音相近而用字有別,一般多為治水。東漢許慎著《說文解字》,又稱其為氵纍(lěi)水,隋唐後稱桑乾河。至於桑乾河,是20世紀50年代後漢字簡化“乾”的結果。

總之,河流名稱的變化,反映出了流域內人類活動的變化,同時也為兩岸留下了許多河流文化和自然美景。

在忻州寧武境內,桑乾河的主流是恢河,源頭就在寧武的管涔山分水嶺村。村子不大,村民卻很熱情。想要尋找源頭,需要過了村北的山樑。公路西面有一條小路,再走幾百米就到了。

嶺上溯源桑乾河,一山兩水分南北

在一片又高又密的沙棘林下有片溼地,溼地裡不時有泉水滲出,這便是桑乾河的源頭。看著這片清澈的溪流,誰曾想到它竟是形成十里雷鳴的“桑乾秋漲”。

找到了源頭,嘗一口溪水,在品味桑乾河水的甘甜時,再來了解下主流恢河的歷史。

恢河是寧武的第三大河流,“恢河伏流”自古就是寧武八景之一,民間也稱“十里鑽沙”。原來恢河流至寧武山口的紅崖兒村,流水就鑽入了沙中。之後伏流十里後湧出,經朔城區城南至馬邑入桑乾河。“恢河伏流”實屬桑乾河創造的一大奇觀,是大自然的傑作。

另外,恢河流經陽方口堡的九牛口時成為全國唯一的水旱關,流經的託蓮臺自古就是重要的軍事要塞,宋代抗敵名將楊業就殉難於託蓮臺附近的陳家谷。這裡所說的九牛口,是指恢河在流經陽方口後,為了聯結陽方口堡和寧武軍口託蓮臺,在恢河上建立的九孔大橋。橋下走水、橋上承託著長城建築,十分壯觀,是中國古隘口上的一大奇觀,因此寧武關也就成為全國唯一的水旱關。

可以說恢河的興衰與桑乾河息息相關,恢河的歷史也就是漢民族不屈不撓、抗擊異族侵略的歷史。所以說,恢河文化是神奇的、悠久的、壯美的、博大精深的。

伴隨著桑乾河源頭水流的靈動,不經意間就來到了管涔山下。

管涔山處於寧武、岢嵐、五寨等縣的交界處,主峰是蘆芽山。管涔山山勢險峻,是華北落葉松的原生地。這裡林深葉茂、溝壑縱橫,成為一處森林資源頗為豐富的林區。

管涔山東承陰山餘脈,南接呂梁雲中,古稱晉山之祖。雖然林區面積較小,但海拔高差卻懸殊很大。最低的潘家灣海拔為 1346米,最高的荷葉坪海拔為 2787米,高差達到1441米。由於地形複雜、山勢走向縱橫、地勢高差大,於是造成了一些特殊的小氣候區域。比如,陽方口的大黃風、春景窪的萬年冰、蘆芽山上接地雲和黃草梁常凍死人、回春谷四時如春。還有《三關志》中記載的虎頭山(管涔山支脈)六月積雪,也是寧武古八景之一。

管涔山斷層地質觀光區主要景點有壩溝灣斜向斷層、象鼻支鍋、紫塞長城、小石門水平斷層、萬年冰、仙人洞、清子庵、大禹點將臺、香水瀑布等,是理想的斷層地質研究區。

令人稱奇的是,在管涔山分水嶺上有一座山,向陽的一面是常年不熄的火著窯——“火焰山”,背陰的一面是常年不化的 “萬年冰洞”。冰洞內,千姿白態的自然冰體常年不化,堪稱世界奇觀。

嶺上溯源桑乾河,一山兩水分南北

管涔山還有一神奇之處,就是擁有全國三大高山湖泊之一的天池群落。

天池群落所處山地雖是燕京山,但它卻屬於管涔山支脈。在汾河與桑乾河的分水嶺——海拔1954米起伏山崗上的寧武天池,令人心往神追。池面1200餘畝,水深十餘米,“陰霖不溢,陽旱不涸,澄清如鏡”。

天池群落曾經擁有過10處以上的高山湖泊個體,其所處海拔高度均在1700米以上。海拔最高的是位於馬營海以西山樑北側的幹海子,海拔達到1894米。唐代以前,其湖泊個體是沒有獨立名字的,那時統稱天池或是祁連池。其個體名稱的出現是唐代在此設立了“牧監”以後,如馬營海、公海、琵琶海、雙海、小海等。

其中的公海也叫玄池,為了和唐玄宗皇帝避諱改叫元池。元池湖水最深,達到15米左右。馬營海也叫天池、母海,水面最大,達0。8平方公里,水深12米左右。馬營海西邊的山樑是分水嶺,以南是黃河最大支流、三晉母親河汾河的東源頭,以北則是桑乾河的孕育搖籃,人們常用“一山分二水,清泉哺晉京”形容這裡的地位。

古人羅點在《聞見錄》裡記載,北魏孝文帝用金珠把7條魚串在一起,放進天池後,魚和金珠均從桑乾河下游流出。對此,孝文帝感到不解。他又以一種帶有特殊標記的“金縷拖羊箭”射中天池裡的一條大魚,果然隨後不久,魚與箭又一起出現在桑乾河下游。從此人們開始認識到燕京山上的天池群落實際上就是汾河與桑乾河的共有源頭。

不管怎樣,管涔山是塊風水寶地,締造了桑乾河源頭的綺麗風光,山水間更是讓人心曠神怡。

原標題:嶺上溯源桑乾河—— 一山兩水分南北

你若喜歡,

可點

在看

分享

行走山西

TAG: 桑乾河管涔山恢河寧武天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