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龍橋老屋記憶——出生在大山裡的70後你還記得嗎?

雙龍橋老屋記憶——出生在大山裡的70後你還記得嗎?

竹林掩映下的老屋

雙龍橋老屋記憶

門迎山頭紅日,

窗含重巖雲煙。

百鳥啁啾簷下,

雙龍吟唱枕邊。

芒履蓑衣杵臼,

翠竹青瓦炊煙。

鋤揮蒼穹星月,

犁破水裡雲天。

牧笛樵歌暮雨,

書聲酒令夜闌。

挑夫擔月腸路,

村婦俚語堂前。

親情挑子滿載,

俗慶龍燈舞歡。

青山萬古不改,

敦樸汩汩清泉。

鄉愁悠悠渺渺,

別夢依稀經年。

俗話說:“金窩銀窩,不如自己的狗窩。”閒來翻看過去所拍攝的作品,視線久久停留在故居老屋的一組照片。不禁思緒萬千,愁腸百結,或許這就是所謂的鄉愁吧!

算來離開故土已近三十年,雖一直在北京、上海繁華都市生活,卻對大巴山麓,群巒懷抱的故園魂牽夢繞,那裡有我兒時的美好記憶,那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一人一事都深深地印在了我的腦海裡。

照片中的山村風景美如畫圖,老屋訴說著滄桑故事。小時候在這裡摸爬滾打,與這裡風雨相伴,卻對如此美景渾然不覺,正所謂:不識故園真面目,只緣身在此山中。

思緒難平之際,遂想寫幾句古詩以記。為不受平仄限制,故採用古風。寫完詩還覺意猶未盡,遂圍繞詩句展開描寫。

懷念故土、遠追祖宗是中華文明的傳統美德,希望能以此引起生活在雙龍橋村,和出生在其他大山裡的70後及所有人的共鳴!

一、門迎山頭紅日

我的家鄉在重慶開州一個偏僻的小山村——雙龍橋村。這裡群山環抱,遠離喧囂。我家的老屋位於山村的半山腰,大門正對著東方的一座大山叫老鷹巖。翻過老鷹巖是離雙龍橋45華里的大進場,繼續向東南方向越過180華里的崇山峻嶺便是縣城開州。太陽每天準時從老鷹巖的山坳裡升起,第一縷陽光便直接照射到我家堂屋,小時候的早餐幾乎都在霞光中進行。老鷹巖離我家直線距離十多公里,海拔1600多米,每到冬季山頂一直被皚皚白雪覆蓋,像一個慈祥的白頭翁,靜靜地佇立在那裡,守護著一方水土。

雙龍橋老屋記憶——出生在大山裡的70後你還記得嗎?

開門即見畫圖

老鷹巖有很多神話傳說,小時候聽大人講得津津有味,我們這些小孩子也聽得如醉如痴,印象最深刻的有三個故事。

(一)兩條巨龍喝石油。據說老鷹巖下有一個巨大的油田,兩條巨龍藏在其中,每天都在喝著石油,以至於把山都喝空了。據說,在老鷹巖的山頂上用腳跺地會發出嗡嗡的迴響。說來奇怪,後來長大了我曾有機會登上山頂,去驗證這個傳說,當我用力向下跺腳時果然發出聲響,簡直讓人不敢相信。這個現象今天仍然存在,還沒有權威的答案。

(二)採藥老人發現神秘地宮。有位採藥老人經常在老鷹巖下采藥,一天,他在地上發現一個草鞋錘錘(一種當地用來編織草鞋用的工具)。老人拾起來隨手向岩石上一敲,忽聞得一聲巨響,但見巖壁上露出一道石門,門被轟然開啟。老人頓覺好奇,遂進到門裡,發現裡面是一個巨大的石室。一匹金馬正圍著一副石磨轉圈,老人湊近一看,原來金馬正在推磨,磨的是玉米麵,老人順手抓起一把揣在兜裡。他興奮不已,想回去把這事告訴村裡的人,於是轉身出石門,又是一聲巨響,門被關閉上了。他從兜裡抓起剛才的玉米麵一看,卻是閃閃發光的金粉,頓時傻了眼。他欲進去再抓幾把,才發現草鞋錘錘沒有帶出,追悔莫及。此後,這道石門再也沒能被開啟過。

(三)磬子石的傳說。老鷹巖東面懸崖上有一數米的高石柱,石柱頂端有一巨石,狀如佛磬,名曰磬子石。令人稱奇的是石柱與磬子石相連處異常細小,看上去搖搖欲墜。據說這塊巨石是從三百里外的雲陽縣飛來,罄子石上還長有一株靈芝。後來,我有機會曾親眼目睹了這塊巨石,確實奇怪,看似搖搖欲墜卻屹立千年不倒,我還特地找了找那株傳說中的靈芝呢!很遺憾,據說十多年前罄子石已掉下了山崖。當地曾傳言說有一天夜晚風雨大作,電閃雷鳴,第二天早上發現罄子石已沒了蹤影,巖下也未見殘石。我曾找當地人求證過,莫衷一是,有人說得很玄乎,說罄子石飛走了,也有人說石頭確實是掉下了山崖。

老鷹巖還有很多傳說,對八九歲時的我已擋不住那裡神奇的誘惑,多想去探探採藥老人開啟過的石門,多想去親自跺一跺腳看看是否真的有聲響,多想去看看罄子石上面那株靈芝。一天早上,我決定徒步到老鷹巖一探究竟,於是帶著兩個五六歲的小弟弟出發了。不識路就沿著發源於老鷹巖的一條河上溯,大概走了兩公里發現還未出村,看來憑自己的腳力無法到達目的地,只好悻悻而歸。當時怕父母責怪,這事一直藏在心裡從未向人提起過。現在想來有些後怕,當時我們真要義無反顧地走下去,後果不堪設想。不過朋友們今天可以去現場體驗一下,那裡已開發成國家3A級景區——龍頭嘴森林公園。

雙龍橋老屋記憶——出生在大山裡的70後你還記得嗎?

如今的老鷹巖已開發成了龍頭嘴森林公園

二、窗含重巖雲煙

我家老屋正南面的山叫二重巖,翻過二重巖是離雙龍橋45裡地的紫水場,二重巖向西40裡地的山腳下是麻柳場。二重巖好似兩個巨大的屏風重疊在一起,常年雲霧繚繞,飛瀑如練。透過窗子就能看到四季不同的壯麗畫圖,真的美啊!

二重巖離我家有十多里的路程,這裡植被豐富,是我們打豬草、割牛草的主要地方。我小時候也經常隨父母一起去幹活,早上出發,大概下午兩三點各自收穫滿滿。但是,近百斤草料要運回家卻比較艱難,山路不好走只能用揹簍背。為了把重心提高,避免重力下沉,需用幾根木棍插在揹簍的下部三分之一處,然後在上部放置草料。上部往往會高出揹簍很多,背在背上草料高過頭頂,特別是牛草要高出頭頂至少四五十公分。背在肩上顫顫威威的,還要走十多里山路,真心佩服人們的勤勞與堅韌!

二重巖最高峰叫高寨子,那裡曾建有民國時期躲避土匪的一個巨大建築,遠遠望去寨子的輪廓清晰可見,一直想去看看到底啥模樣,山高路遠沒能成行。不過二重巖山腰也有很多這樣的場所,比高寨子規模小,一般都依地勢險要的懸崖上的石洞而築。建築用石條砌成,特別結實,據說當年土匪還用大炮轟過。我曾走進去看過,裡面還殘留著一些生活印跡,洞壁上被煙燻過的痕跡依稀可見。對著巖下的方向有兩個視窗,相當於長城的垛口,可以對來犯的土匪進行攻擊。這是歷史的記憶,是那個軍閥混戰的年代民不聊生的真實寫照。

雙龍橋老屋記憶——出生在大山裡的70後你還記得嗎?

窗外的二重巖

三、百鳥啁啾簷下,雙龍吟唱枕邊

雙龍橋的名字很有歷史底蘊。雙龍是交匯於村子的兩條河。山裡的河水由於落差大,會發出巨大的聲響,尤其是遇到山洪季節,河中的巨石在洪水的衝擊下發出巨大的碰撞聲,老遠就能感受到雙龍的威力。山裡四季有不同的鳥兒扯著嗓子高歌,山風吹著松樹、青岡樹等不同的樹發出不同的聲音,這些天籟之聲像交響曲一樣整天響徹在人們的耳畔。

雙龍橋是建在兩條河上的兩座廓橋。清宣統三年重修,峻工時立下的石碑至今猶存,遺憾碑石斑駁,字文難辯。兩座廓橋長均在十米左右,為純木結構,頂上蓋著灰瓦,橋面用木板鋪設,兩側設木欄杆。扶著欄杆向橋下張望,飛流千堆雪,亂石聲如雷。古式廓橋與兩河四岸突兀的山峰相映成趣,蔚然壯觀!

兩河交匯處的三角地帶便是村部所在地,這裡設有學校、藥鋪、油坊、百貨商店、酒廠、麵坊、鐵匠鋪、裁縫鋪等,平時人來人往,很是熱鬧。四面八方到這裡的人都必須經過兩座廓橋,廓橋的木板被踩得溜光,因此,廓橋是雙龍橋的標誌,成為當地人不可磨滅的記憶。只可惜,在八十年代興起一股石拱橋之風,把好端端的廓橋給撒了,換成了兩座醜陋的石拱橋,其中一座已被洪水衝跨,給雙龍橋留下了深深的遺憾!

雙龍橋老屋記憶——出生在大山裡的70後你還記得嗎?

雙龍橋的石碑依然堅守著

四、芒履蓑衣杵臼,翠竹青瓦炊煙

我家的老屋掩映在一片濃濃的翠竹叢中。土築牆壁,木樑結構,蓋著青灰色的陶瓦。升火做飯時炊煙從瓦隙間竄出,形成強烈的色彩對比;加之炊煙隨風舞動,動靜相宜,讓人無不陶醉於這人間仙境。想必陶淵明筆下“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的景緻也不過如此吧!

雙龍橋老屋記憶——出生在大山裡的70後你還記得嗎?

裊裊炊煙醉了山村的傍晚

家家戶戶都設有煤火爐和柴火爐。煤火爐故名思義採用煤炭作燃料,因為煤炭經燒,不用人看管,適宜白天人們出門幹活時用,一般用來煮豬伙食。那時豬過的日子比今天的人過的日子要好,在山上採野草和玉米麵煮熟,純天然有機食品,今天到處都打著有機食品旗號,那隻不過是商家用來騙人的幌子罷了!柴火爐燒柴,用途廣泛,煮飯、炒菜、煲湯、烤火、燻臘肉等。缺點是要隨時新增柴火,離不開人,而且煙霧繚繞,容易把餐具和房間燻黑。特別是坐在火爐邊烤火,常常被煙燻得淚眼漣漣;而且往往“前面烤糊了,背面冷木了”。但是,由於當地不產煤,這依然是山村的主要取火方式。

雙龍橋老屋記憶——出生在大山裡的70後你還記得嗎?

多功能的柴火爐是山村裡的主要取火工具

柴火爐製作很簡單,在地上挖一坑,四周用石條砌好,上端用一木鉤固定在屋樑上,當地叫“梭搭鉤”。煮飯或炒菜時將鐵罐或鐵鍋懸掛在梭搭鉤上,下面紅彤彤的火苗舔著罐鍋,著熱均勻,燒出的飯菜非常香。特別是洋芋鼎罐飯奇香無比,半公分厚的鍋巴嚼在嘴裡咯嘣著響,成為餐中小孩子爭搶的佳餚。

當地時興醃製臘肉。家家戶戶每年冬月要殺年豬,一般一頭豬要喂一年,足足有三百多斤重,富裕的家庭要殺兩頭。一年四季的肉都在這裡了,要吃的時候隨時割下一塊即可。當地的臘肉無疑是最正宗的,一來用野草、包穀面飼養,二來醃製方法也是最傳統的。將剛殺好的年豬肉用鹽醃好,十幾天後取出掛在柴火爐的上方。這樣可以隨時被火氣燻烤,一兩個月後便燻得黝黑。食用時取下一塊在火上一燒,再颳去外層,隨即變得金黃鋥亮。這一系列流程下來的結果是,肉的口感特別好,脆、香、膠,現在一想起來就垂涎欲滴。

農村的生活用具也很豐富,多就地取材,自行加工。比如草鞋,用麻繩做緯線,用稻草做經線編成。穿在腳上又貼腳,又透氣,還環保,現在動輒幾千元的鞋與之無與倫比。家父便是一個草鞋編織能手,他編織時會在稻草中新增少許布條,這樣既結實又柔軟。他做的草鞋非常合腳,家中人所穿的草鞋都出自他手,鄰里鄉親也多託他編織。

蓑衣、斗笠是雨天干農活的必要防雨工具。蓑衣用棕編織而成,肩部有兩翼,雨天穿上它大小雨皆不能侵,還能方便幹活。斗笠用竹條編織,糊上油紙,外面刷上桐油,很輕便,很結實。真心佩服勞動人民的智慧。

那時每家都有一個石臼,早些年用來舂米、舂麥子,打粑粑等。後來我們村裡建起了水能泵,從此告別了石臼舂米的日子。水能泵是一個物理裝置,在河岸上修一個大水池,在一側引溝至泵房,透過水池流動的水產生的動力帶動水能泵,再帶動打米機。別看這麼個裝置,那時方圓幾公里只有我們村才有,所以,許多鄰村的人揹著穀子走五六公里山路來此加工。

五、鋤揮蒼穹星月,犁破水裡雲天

山村裡的人異常勤勞,他們日出前而作,日落後不息。從我記事時起,印象中的爸媽一天到晚不停歇地在幹著活,他們像個機器不停地運轉著。早上天還未亮,媽媽就在家裡忙乎開了,掃地、掃豬圈、宰豬草、推包穀、攪煤炭、挑水(每天要從400米外的山下泉水井挑水)、做早餐等;爸爸一起床就出門了,挖地、薅草、燒灰(把草皮帶土剷下來用木材燒,做有機肥,這便是傳統意義上的刀耕火種)、挑糞、修田腳、搭田坎等等。待媽媽早餐燒好,吆喝著讓爸爸回來吃飯,已是日上三竿了。吃罷早餐,趕緊把媽媽宰好的豬草和推的包穀面一起放在一大鐵鍋裡,摻上水,然後放在煤火爐上。這時爸媽雙雙出門,到田間地頭去忙乎了。中午12點過,他們拖著疲憊的身體返回,這時媽媽要餵豬、做午飯,爸爸繼續忙男人的活,打草鞋、扎掃帚、修撮箕、鬥鋤把、磨菜刀等等。匆匆吃過午飯,再次將豬的晚餐煮到煤火爐上,又要出門,直到夜幕降臨再一次拖著疲倦的身軀回到家裡。晚上回家後照樣要各忙各的,待到晚飯做好已是夜裡七、八點鐘了。吃過晚飯我們小孩子已睡眼迷離,爸媽依然還要忙著幹活,直到深夜才能上床休息。這還不算,在農忙季節還要趁著月光幹農活,一些不需要精細操作的農活就在月夜中進行,比如:欠田(把土塊耙平)、揉菜子等,往往要幹到凌晨兩三點鐘。

種莊稼要靠天吃飯,尤其是種稻子的季節需要大量用水,河裡的水引不上來,全村就靠建在么巖灣的一個堰塘。這個堰塘建在三面環山的地方,有兩股很大的山泉水流經此處,一般24小時能蓄滿堰塘的三分之一。那時村裡實行每家輪流一天使用堰塘的辦法,即待堰塘蓄滿三分之一的時候便開閘放水。這個水很金貴,沿著彎彎曲曲的水溝經過三四里遠才能流到梯田裡,需要一路檢查有沒有外洩。有時還怕半夜有人偷水,所以晚上就住在堰塘邊守著,我小時候都也幹過這活,現在想來那時候真不容易啊!

在藝術家眼裡,山村的農事別有一番情致。山區的稻田依山而築,形成壯觀的梯田,田中色彩四季不同,綠、橙、黃、紅交替變換。若逢雨天,細雨如銀絲般斜織著,雲霧如薄紗般飄飄渺渺,若隱若現,楚楚動人。尤其是水稻種植前田中皆盛滿水,水中映著藍天或霞光,讓人陶醉。如遇農夫披著蓑衣,戴著斗笠,揮著鞭子,牛兒奮蹄向前,劃破水裡藍天,風景瞬息萬變。總之,山村裡的農夫彷彿在長年累月地進行著一個巨大的實景演出。當那些攝影家拍出一張張仙境般的梯田作品而激動時,殊不知這背後卻凝結著農夫多少艱辛與對豐收的期盼!

雙龍橋老屋記憶——出生在大山裡的70後你還記得嗎?

美如畫圖的梯田卻包含著農夫的艱辛與對豐收的期望

六、牧笛樵歌暮雨

我小時候放學回家主要任務是放牛、弄柴。放牛時和大人一起到山坡,大人去割牛草,我的任務是看好牛別去踐踏莊稼,防止牛到懸崖邊去。否則,牛會掉下山崖摔死。在我更小的時候,耕牛歸集體所有,經常會有牛摔死的現象。生產隊會把摔死的牛去皮用大鍋燉熟,每家可分到一瓷盆牛肉,吃起來特別香,可把我們小孩子樂壞了。但是,大人們要難過好幾天,那可是耕田的主要勞力啊!黃牛一般性情較戾,會經常用後腳彈蹶子,若是被它彈中,不是紫就是青,嚴重的還會被彈骨折。黃牛還會用頭角頂人,這也是很危險的,往往能把人頂飛出去。我小時候就遭遇過一次,被牛角頂在了眼睛下部,從山坡頂到了水田裡,臉上頂了一個大口子,傷疤至今還依稀可見。那時迷信,說這樣受驚嚇了會把影子(魂魂)嚇掉,所以要“招影子”。“招影子”時一人在前喊話:“建清回來沒得?”後面一人答應:“回來了。”要從受傷的地方沿途一直喊到家。

雙龍橋老屋記憶——出生在大山裡的70後你還記得嗎?

老黃牛是山村裡的主要勞動力

弄柴是我小時候的主要任務。每天放學回家後要到山上去弄柴,主要是撿乾枝、撈松毛、拾青岡葉、掰桐樹枝,這些弄柴方法都不會破壞生態環境。年齡大一點了還用開山(一種斧頭名)打疙瘩(讀“格鬥”),打疙瘩就是把伐樹時留下的樹樁連根挖起來。打疙瘩不是件很容易的事,要把土刨開,把周圍的根宰斷,然後把底部的根宰斷才能把整個疙瘩取下來。關鍵是有些樹根深達七八十公分,刨土是個大工程,刨得少了,空隙太小宰樹根用不上勁,通常一個疙瘩要用時兩小時以上才能取下來。每次弄到的柴用揹簍裝好,揹回家後倒在灶屋的樓板上,陰乾後可隨時取用。

最有趣的是“油光”。油光就是一種含松油的松樹,這是可遇而不可求的,它不是整棵松樹都是,也不是每棵樹都有。所以,每次到山裡弄柴時會特別留意油光,一旦發現驚喜異常。把油光采回去劈成小塊可以當油燈用,一小塊油光可以燃燒20多分鐘。當地有句俗話:“三十晚上的火,十五晚上的燈。”就是說大年三十晚上要把火燒得旺旺的,正月十五晚上要把燈點得亮亮的。十五晚上點燈就用油光,晚上八點多鐘,家家戶戶都要在房前屋後把油光點燃。那時村裡沒有通電,除了天上的星月沒有其他任何光亮,當遍山油光點亮時,顯得越發明亮,星星點點的分不清哪是天上哪是人間,非常壯觀!

說起通電,雙龍橋村早在1979年便開始修建水電站,早於其他村10年用上電燈。貴州遵義團結村村支書黃大發帶領當地百姓修建水渠的壯舉感動天下,此事被拍成電影《天渠》,黃大發因此被中央宣傳部授予“時代楷模”榮譽稱號。其實,雙龍橋當年也上演了與之不分伯仲的修渠壯舉。那時,山村沒通電,黑燈瞎火,照明靠煤油燈。我小時候就經常去雙龍橋百貨商店打煤油,一斤煤油1角2分錢。煤油燈一般自己製作,用墨水瓶做容器,用棉繩做燈芯,點亮後發出兩米見方的微光,偌大一個房間,跟沒點燈一個樣,黑乎乎的。要是一陣風來,燈被吹滅,連微光都沒有了,漆黑一片。那時的村支書伍先知見此情境,決定在村裡修建水電站。這在當時可是轟動一時的新聞。

水電站引水要從河的上游平行引到半山腰,並在此修建一巨型水池,利用水的落差發電。這個水渠大概有三公里多長,沿途幾乎全是懸崖,要在陡如刀削的絕壁上钁出一條一米多寬的水渠絕非易事。好在全村勞動力一齊動員,用了兩年多時間才把水渠修通。水解決了,機器裝置的運輸更為艱難,公路只通到農瓊鄉政府,離雙龍橋還有15裡多山路。主要是這個裝置都是些龐然大物,僅發動機至少有兩噸重,即使是九牛二虎恐怕也難撼動。如何運到目的地?還得靠兩個肩膀,用扛子連起來,30多號人一起抬。山路是不可能走了,最後決定沿著河道開闢一條路來。把巨石炸開,把低窪處填平,抬著巨大的裝置,一邊修路一邊緩緩蠕動,用時十多天才把裝置運輸到位。

一天,發電機終於發出轟鳴聲,村裡通電了!明亮的電燈泡點亮了山村漆黑的夜晚,家家戶戶用上了電燈,鄰村的人都來看稀奇,雙龍橋村一時又成為新聞的焦點。

山村裡並不寂寞,除了各種自然之聲外,人們還發明瞭許多就地取材的樂器。有野豌豆殼做的“叫叫兒”,有麻柳樹皮做的“角角兒”,有水竹筒做的“炮炮兒”,有黃豆葉做的“火炮兒”,有包穀葉做的“口琴”,還有斑竹兒做的竹笛。要是有藝術家指導的話,在山裡建一個管絃樂隊資源綽綽有餘!

那時山裡會時刻傳出山歌聲,山歌多是一些反映鄉村風土人情的歌謠,有著濃郁的鄉土特色,但歌謠中時常夾雜著一些黃段子,因此,儘管特色鮮明,旋律優美,常難登大雅之堂。我還記《十愛》中的幾句:“一愛我的姐,好身喲材,不高那個不矮囁,逗人囉愛!二愛我的姐,好眉喲毛,眉毛那個彎彎囁,像拱囉橋!三愛我的姐,好頭喲發,頭髮那個披披囁,二尺囉八……”更早的集體生產時期,幹農活都是集體出動,那時在隊伍中有專人唱山歌,一邊敲著鼓一邊唱,還可以針對個人即興創作,以活躍現場氣氛,提高勞動效率。這是一種民間文化,凝聚著老百姓的智慧,可惜當今蕩然無存了!

七、書聲酒令夜闌

這裡的書聲是指擺龍門陣。擺龍門陣是當地老百姓的一種消遣娛樂方式,村裡一些人常常聚在一起拉拉家常,吹吹牛皮,也有講《西遊記》、《三國演義》、《水滸》等名著的。想不到的是有些農民伯伯大字不識,但把故事講得頭頭是道。明朝時期馮夢龍編寫的短篇小說集“三言”就是從民間傳說故事中收集的,看來,藝術來源於生活,來源於民間真實不虛啊!我的祖父在當地是很有影響的文化人,他飽讀詩書,善於講故事。他每到一處,尚未坐定,眾人便高呼:“來一段,來一段。”祖父不僅可以講四大名著裡的故事,還擅長講“三言二拍”裡的故事,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蘇小妹三難新郎》、《馬當神風送滕王閣》等故事,至今還記得一二。

酒令是指當地流行的划拳喝酒習俗,划拳又叫猜拳,在全國各地多有流傳,詞令也各有不同,我記得的版本是:“獨佔一、二逢喜、三桃園、四季財、五魁手、六六順、七巧巧、八馬飛、九長壽、十全美。”更精彩的是“扯酒皮”。扯酒皮的方式有文明的“數包穀子”,一堆包穀子,猜雙或單,猜中者對方喝酒。還有一種是鬥嘴皮子的,雙方誰把誰說得無言以對、心服口服,對方便喝酒。這會把現場氣氛搞起來,圍觀者也能從兵來將擋、見招拆招的互鬥中開開眼界,所以,凡是有酒席的地方几乎都有扯酒皮的。扯酒皮往往是個拉鋸戰,你來我往兩三個小時是常事,有的甚至到夜闌人靜才收場,到最後雙方往往都酒得酩酊大醉了。

八、挑夫擔月腸路

山區交通不便,因此,村裡運輸東西只能靠肩挑背背。那時,各村各隊之間都佈滿了羊腸小道,但這些小道是當地的重要交通樞紐,路上行人絡繹不絕。我家門前有一條路是通往大進場和去煤廠的必經之路,每天路過門前的人源源不斷。無論是月夜還是白晝,無論是酷暑還是寒冬,無論是晴天還雨天,都擋不住挑夫和背婦的身影。

最讓人心疼的是挑煤的人。由於本村及附近地區沒有煤廠,所以要到30裡外的鐵路彎、雷家彎去買煤,那裡不通公路,完全靠人力搬運。煤炭很沉,一般一個挑夫一次性要挑一百多斤,力氣大的要挑二百多斤。尤其是鄰村及更遠地方的,來回至少80華里,天剛矇矇亮從家出發,到煤廠後還要排隊,待裝好擔子已近中午時分。這時,挑著沉甸甸的擔子走在崎嶇不平的山路,飢餓也慢慢襲來,艱辛可見一斑,要是趕上酷暑天氣更不可想象。等他們走到我家附近時,已是下午三點多鐘,大多精疲力盡、飢腸轆轆。必須要補充一點能量,一般他們會帶一些剩飯或煮熟後的土豆等食物,在我家熱一熱。我家也會給他們提供方便,還貼柴火、貼油鹽。個別沒有帶飯的飢餓難忍時也向爸媽求取,念其可憐爸媽一般都會滿足他們的要求,這些幾乎是每天要經歷的事。不僅如此,為解行人口渴,我家每天會燒一大鼎罐涼茶,任路人自取。父母的善良在當地受到好評,以至於我家大姐出嫁時來吃喜酒的人絡繹不絕,以示感謝。

雙龍橋老屋記憶——出生在大山裡的70後你還記得嗎?

太陽落山處是麻柳場鎮

九、村婦俚語堂前

別看村裡交通不便,村民們都散居在山村各地,但村裡的資訊傳遞毫不受影響,甚至一點也不比當今資訊化時代差。這主要是因為村裡的農婦愛好家長裡短的話題,往往有不吐不快的慾望。村婦們不管在哪裡碰到面,站在路邊、依在岩石上,有時甚至是揹著重重的東西,都要拉幾句家常,爭分奪秒地聊上幾分鐘。這是村裡的一道風景,也是村民們情感聯絡的一種方式。想想現在住在鋼筋水泥叢林中的人們,縱使對門不相識,是值得反思的!

九、親情挑子滿載

農村人重情義,尤重親情,從當地的諸多民俗就可以體現。當地走親戚叫走人戶,走人戶送禮分幾個層次。一般禮節性的送情只送1元現金或十斤穀子、一斤雜糖、一塊毛巾,中午在主人家吃一頓飯,當地叫白客酒。重一點的送禮禮品豐富,要用人情揹簍(一種專門用來裝禮物的揹簍)裝,裡面的禮物都是一些日雜食物,如:麵條三斤、白糖一斤(白糖要用紙包裝成金字塔形狀)、粉條一斤、二葵一升、穀子十斤、雞蛋十個、海帶一斤等等。像親家、姑姑、舅舅、姨媽等更尊貴的客人的禮物就更重了,上述禮品都按雙份裝。所以,那時寫人情薄至親親戚一家要寫滿兩頁紙。裝禮物的工具叫“挑子”,是用兩個竹籃加一個扁擔組成,特別尊貴的還要辦雙挑子。禮物的擺放方式也是很有講究的,要看起來豐富,有的還要打兩個大餈粑(直徑大約五十公分)、十個小餈粑,蒸十個酵粑,這樣挑子裡顯得更加豐富,挑在肩上顫顫悠悠的往往能引起路人的注目,到主人家也有面子。這些尊貴客人一般在正酒的前一天晚上到達,第三天吃過早飯後才返回,貴重客人還要留下來再耍幾天。

十一、俗慶龍燈舞歡

鄉村平常節慶活動並不太多,重要的節日除春節外,還有元宵、端午、月半。當然還是春節熱鬧。冬月便開始殺年豬,殺年豬時要吃殺豬飯。年豬殺好後要邀請附近的親朋一起大吃一餐,食材全來至剛殺好的年豬身上,最新鮮不過了。臘月二十開始,陸續準備各種過年盤纏。比如,泡湯圓米,將糯米和大米按5:5的比例在冷水裡泡好,五天後取出用石磨磨成湯圓面。當地時興大年初一早上吃湯圓,湯圓做得很大個頭,將一團面中間掏空,放入上好蔗糖,然後捏上開口,一個湯圓便做成了。做湯圓最考驗手藝了,好手藝做成的湯圓皮薄腹空,新做的丟進沸水裡便飄浮起來。此外,還要磨豆腐、蒸酵粑、打茲粑、釀甜酒等等。

春節期間各種娛樂活動也挺多,有打錢棍、舞獅子、舞龍燈、車車燈等民俗活動。除了定點表演外,還有挨家挨戶討要紅包的上門表演,比如:唱土地、舞獅。唱土地一般為一人獨演,表演者頭戴面具,手持銅鑼,口唸“四言八句”(當地一種討口彩的順口溜)。舞獅為一個組合,一隻獅、一個“大頭和尚”、三人鑼鼓隊。在去主人家前的路上鑼鼓聲便開始響起,到主人大門前舞獅開始,隨後由“大頭和尚”領著獅子給主人拜年。“大頭和尚”代表獅子說“四言八句”,句子內容與唱土地差不多,一般根據姓氏或主人家境說一些祝福語,比如:“獅子歡騰舞,來到傅家府。傅家人勤勞,倉滿腰包鼓。傅家人丁旺,成才狀元府……”此舉意在向主人討要紅包或禮物,根據主人客氣與否會送半升米或紅包若干。也有吝嗇的,遠遠聽到鑼鼓聲響起便關閉門戶偷偷溜走,讓獅子吃個閉門羹。

俗話說:“大人望耕田,細娃兒盼過年。”過年對我們小孩子來說從殺年豬的時候就滿懷期望,每天掰著指頭倒計時。除了豐盛的年夜飯外,這些娛樂活動像看西洋鏡一般,往往跟著隊伍湧上湧下,特滿足!

如今的山區已大變樣了,水泥公路已實現村村通,以往曾經熱鬧的羊腸小道已佈滿荊棘,湮沒在荒野之中。村裡通電、通訊,家家蓋起了小樓房,很多家庭已購買了小汽車,條件與城鎮無二。儘管如此,如今的鄉村卻是一遍蕭條,許多田地已荒蕪,馬路上少有汽車行駛,寬敞的小樓幾乎全都關門閉戶,空空蕩蕩,只有少數的老人和零星的年輕人依然靜靜地堅守在曾經熱鬧的鄉村。

雙龍橋老屋記憶——出生在大山裡的70後你還記得嗎?

如今的山村已遍地小樓卻空前蕭條

隨著改革開放政策的實施,東南沿海先富起來的地方需要大量務工人員,所以全村中青年均在外地務工,大多舉家在外生活,家中僅餘一些老人留守。往日的熱鬧和傳統習俗基本都塵封在了記憶中,一方面這是社會的進步,另一方面又是一個遺憾,鄉村文明可能就此消失。由於年輕人漂泊在異鄉,沒有文化傳承的機會;留守在鄉村的空巢老人又不問世事,也無力多管。於是,鄉村不但田園荒蕪,也成了文化荒蕪之地。鄉村文化的沒落簡直是斷崖式的,傳統習俗、傳統禮儀、傳統節日在鄉村慢慢消失。不僅如此,取而代之的是淺薄與低俗的民風。有一次回鄉在路邊看到一家正在辦喪事,現場搭建了一個舞臺,幾個穿著暴露的女演員在臺上搔首弄姿,唱著流行歌曲,臺下的人目不轉睛地欣賞著,這與喪事的氛圍實不相稱,是對傳統文化的極度摧殘。

社會發展中經濟的發展很重要,但文明的發展卻是重中之重,鄉村亦如是。鄉村的優良傳統、鄉村的敦厚民風一定要沿襲下去。現在的城鎮化工程把許多老百姓趕上了高樓,一刀切似的把鄉村夷為平地,對於鄉村的傳統文明來說是一個巨的損失。所以,今天翻看老屋的照片感慨良多,故行此長文,不在乎有多少人閱讀,唯願將鄉村的這一歷史片段留住!

我愛你,一個窮鄉僻壤卻滋養著祖祖輩輩的小山村!

我愛你,一個山清水秀卻孕育著敦厚民風的小山村!

我愛你,一個飄然世外卻播下我童年夢想的小山村!

我愛你,一個別夢香醇卻歷久彌香的小山村!

我愛你,古老的雙龍橋村!

雙龍橋老屋記憶——出生在大山裡的70後你還記得嗎?

TAG: 雙龍老鷹鄉村當地村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