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點選音樂 靜心聆聽

今年是揚州榮膺中國首批歷史文化名城40週年,40年來,揚州一直按照“護其貌、美其顏、揚其韻、鑄其魂”的思路推進古城保護與復興。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這座城市的古韻芳華,經由2500多年的沉澱,早就滲透在一座座古屋之中。中國大運河成為世界文化遺產,揚州段16處遺產中揚城市郊古屋佔了6處。全市各級文保單位共467處,其中揚州主城區(城郊)古房屋建築類達163處。這些古建築如今還安好嗎?我們一起探望一下。

首先,我們參觀一下晚清望族之一的陳氏家族在古城中的宅第今貌。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這位陳氏是歷史上揚州人稱的“一門三進士,父子二傳臚”。從道光壬午(1822)至光緒癸未(1883),陳家先後出了三位進士,父子二人賜傳臚,其後兩人為舉人、秀才。陳氏家族從陳仲雲在道光壬午(1822),其子陳六舟在同治壬戌(1862),侄陳鹹慶在光緒癸未(1883)先後參與殿試會考時,三人都賜進士。而陳仲雲、陳六舟父子二人先後在殿試會考時又獲得二甲第一名,賜稱傳臚。也就是說,父子兩人他們分別在全國考的都是第四名,在揚城引起轟動。

陳氏先後四代為揚州很有影響的官宦世家、書香門第。與陳氏相關的五處古宅均被列為揚州市文物保護單位,這些宅第從地理位置,遺存房屋的現狀、體量、造型、構架特色都能印證是屬於清中期或更早的建築。

紫竹觀音庵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揚州市安樂巷朱自清故居東一百米左右,有一條不起眼的小巷叫槐樹腳小井巷,巷子的盡頭便是紫竹觀音庵。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她位於市區槐樹腳小井巷5號,系晚清陳傳臚於民國年間(1936年元月)所築之家庵。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在從後院通往正廳的過道門頭上有一塊石碑,雕刻的文字雖有石灰抹塗,但可清晰能辨。“民國二十五年正月 紫竹觀音庵 住持融慈建造”。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紫竹觀音庵坐北朝南,前後三進,佔地約1260平方米。第一進面闊七間,第二、三進面闊均為五間,東西兩側配有廊房。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 東側廊房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 西側廊房

後院東側和北側各有住房三間。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第三進大殿進深七檁,高7。8米,前廊為海棠紋捲棚。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因房屋高大,住戶們不得不使用長長的叉棍晾曬衣物。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各進房屋都為硬山頂。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中進過道門檻依舊儲存著,院內及屋內地面已經重新鋪設。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第三進屋前廊臺幾塊長花崗岩條石完好無缺地默默睡在原地,看著古宅的變遷。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房子的東側面開有幾扇大窗戶,每個窗臺都用厚厚的整塊石料鋪設。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穿過第三進東側的邊門,就進入通往後院的火巷。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後院有一口水井,現在仍然為居民服務著。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現在整個建築儲存完好,許多構件都保持著原來風貌。

門釘大門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大門背面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正廳後門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中廳槅門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簷下窗格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房梁木椽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屋脊瓦片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天溝沿板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青磚牆腳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所有這些都保佑著住在這裡的人們。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紫竹觀音庵地理位置優越,東為吳道臺宅第,西鄰朱自清故居,這些文物景點可連點成線,形成旅遊區。

金粟山房

紫竹觀音庵向北過文昌中路即可到位於羊巷內的“金粟山房”,即為陳六舟故居。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羊巷南連文昌中路,北入東關街,羊巷23號屬於陳六舟的產業,這是清代道光年間江西布政使陳仲雲的家宅,其子陳六舟曾擔任內閣學士,後兼禮部侍郎,官至安徽巡撫,此宅稱之“金粟山房”。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金粟山房”由陳仲雲始建,大門坐西朝東,東門樓呈八字式,磨磚絲縫砌築,門首楞枋上夾堂板嵌卷草如意圈起來的圖案四幅,意為“事事如意”。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大門門廳屋面今年初剛剛維修過。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現今門堂已與歷史原存房屋隔斷,大門上的“公管”房屋牌還依舊可見。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原來入內面南有二路住宅相互毗連,朝南前後各三進,面闊皆五間二廂。現今只存前後二進,原南首一進因市一中建住宅樓已拆掉,而現存前一進二路一排十間卻將原排山板壁拆掉。後一進一排十間四廂現仍存。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已作為市第一中學宿舍的金粟山房如今儲存狀況還算不錯,老屋的不少樑柱、天花板、板壁、窗格還是舊物件。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在此西路其宅之後,尚存原金粟山房小園,留有花木遺蹟。民國初,陳六舟兒子陳重慶對此宅擴建增修。昔日有“蒼松合抱,翠竹成林,花日爭妍,畫廊相接”的勝景。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陳六舟故居

在甘泉路和文昌中路的中段之間有一網紅文化一條街——仁豐裡,仁豐裡南端有一條曹李巷,曹李巷6號、8號、10號在歷史上全部屬陳仲雲家族的產業,也為陳六舟故居。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陳氏老住宅6號磨磚門樓今尚存。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8號舊門樓與6號門樓形式相似,但已改變面貌,8號從其西另開一門進出。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而10號門樓解放後已拆除改建。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6號門樓內現還殘存幾間老宅,尚且看見當年的陳宅風彩。

大門枕石在上世紀的“文革”間早已鑿去,大門雖已破敗,但還是原來模樣。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門廳一順4間,小五架樑。屋頂已經重新翻建,但尚存少部分天花板。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入內左折正廳三楹,杉木圓作,七架樑,抬梁式。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廳內古拙簡樸,雖屋頂已出新,但構架未動。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捲棚完整無缺。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廳內還設有後屏門及門檻。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地面仍是舊時鋪設的四方磚,雖沒有一塊磚是完整的,但這些磚也沒有一塊離開它原來的位置。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花槅門仍在使用。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此廳堂是陳氏正廳,廳堂構築規整考究,專為接待禮儀場所。而今還在使用的古宅中這些已不多見。

廳堂後面還有一小院落,現住有兩戶人家。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從8號門內向東看能清楚地看到6號古宅漂亮的部分老山牆。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8號宅院內有一小巷,巷內軸線住宅從其遺存跡象看,歷史上前後共有五進房屋。依此路住宅西牆有南北向巷道,巷西尚存前後三進住宅,為三間二廂式。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這間屋已被白蟻蛀塌。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而10號內住宅1949年後已拆除改建,難尋舊屋遺存。現為大雜院,原還建有一幼兒園。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揚城古屋今世——陳氏宅第(上篇)

揚州古城故事多,每條街巷都記錄著自己的前世與今生,讓我們一起安靜期待接下來的故事。

END

TAG: 陳六舟陳氏山房紫竹陳仲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