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蜀地風情】古往今來萬里橋(下)

【蜀地風情】古往今來萬里橋(下)

時光流轉,

萬里橋

經歷的不僅是文化的薰陶,還有血雨腥風的殘暴。明末清初張獻忠禍亂四川時,萬里橋一帶曾是最主要的殺人刑場。1645年11月23日,張獻忠大西軍遍搜各家民戶,驅逐百姓出城屠殺。

【蜀地風情】古往今來萬里橋(下)

▲萬里橋(古)

當時在大西軍中的外國傳教士利類思,被士兵帶到南門外“

中和門

”城樓上。他目睹無數百姓被圍於萬里橋邊沙岸,“一見張獻忠到來,眾皆跪伏地下,齊聲悲哭求赦,雲∶‘大王萬歲!大王是我等之王,我等是你百姓,我等未犯國法,何故殺無辜百姓?何故畏懼百姓?我等無軍器,亦不是兵,亦不是敵,乃是守法良民,乞大王救命,赦我眾無辜小民啊!’”張獻忠“不獨無哀憐之意,反而厲聲痛罵百姓‘私通敵人!’隨即縱馬躍入人群中,任馬亂跳亂踢,並高聲狂吼∶‘該殺該死之反叛!’隨令軍士急速動刑。”於是,萬里橋上和岸畔,“無辜百姓男女被殺,呼號之聲,慘絕心目,血流成渠。”

清康熙五年(1666年),漢軍鑲藍旗人張德地任四川巡撫,動員一些官員共同捐資恢復建設城牆、橋樑。復建後的

萬里橋

仍為

廊橋

,橋頭有冀應熊手書“

萬里橋

”石碑,廊橋上有“

武侯餞費褘處

”等額聯。後來,黔西人李世傑繼福康安任四川總督後,於乾隆五十年(1785年)又補修萬里橋,將橋改為石拱橋,數年始完工。光緒十四年(1888年)再次重修萬里橋。竣工“開橋”儀式上,由中過文狀元的貴陽青巖人趙以炯和中過武狀元的天津人童中和(當時在成都任職),行“

踩橋

”儀式。

【蜀地風情】古往今來萬里橋(下)

▲1921年的萬里橋下

光緒三十三年(1907年)後,四川總督趙爾豐主持對萬里橋進行改建,改建為七孔石拱橋,橋長20丈,橋寬3丈餘,石板護欄,橋上設集市,中通車馬行人。當時橋南橋頭上,有一道巨大的石碑,刻有趙爾豐書寫的“

萬里橋

”3個大字,十分壯觀。光緒年間,萬里橋隨拓寬通藏大道而改建,橋上設市,習稱南門大橋。民國二十八年(1939年),下游建成新南門大橋,萬里橋改俗稱為

老南門大橋

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成都市對萬里橋進行了維修和改造——加固橋基,加長引道,鋪築瀝青路面,使古老的萬里橋成為一座現代化公路橋。橋上行車道寬5米,兩側人行道各寬1。5米。但隨著綜合交通量的日益增大,橋上經常擁塞不暢。1988年,成都市政交通部門利用該橋的橋墩,緊靠下游一側加設4米寬的鋼桁架木麵人行附橋,分流行人和人力車。1995年,萬里橋被拆除,在原址上新建了一座寬廣平坦的現代化跨度單孔水泥大橋。同時,為了儲存這一成都極具

藝術、科學、歷史、文化價值

的名勝風貌,政府對原古橋作了異地搬遷,遷建到了錦江上游的

浣花風景區

【蜀地風情】古往今來萬里橋(下)

▲老南門大橋新顏

二十一世紀初,在原改建成的單孔鋼筋水泥大橋上加修了一座現代化的高架橋,形成

凌空飛跨、橋上疊橋

的景觀,煥發出蓬勃的生命力。

圖片來源:網 絡

圖文編輯:南波萬

圖文校對:汪 洋

技術支援:毛聲文

TAG: 萬里大橋百姓南門改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