形巒知識,論中國三大龍脈

堪輿中的龍脈指山脈,《地理人子須知》中記載:“地理家以山名龍何也?

山之變態千形萬狀,或大或小,或起或伏,或逆或順,或隱或現,支攏之體段不常,咫尺之轉移頓異,驗之於物,惟龍為然,故以龍名之

。”

形巒知識,論中國三大龍脈

堪輿功夫,離不開尋龍點穴,且不是所有的山脈都可以稱作龍脈。龍脈有真假、強弱的區別,

尋龍的目的,是為了點穴,尋找適合用於建造陰宅或陽宅的具體地點和位置,乘其生氣,受其福廕

形巒知識,論中國三大龍脈

來龍自祖山發脈而來,由高到低,不斷起伏變化,行走之間,如龍飛鳳舞,龍盤虎踞。在堪輿中,

崑崙山為萬山之祖,是天下龍脈的祖山,發出的龍脈中有三條向東部延伸,稱之為北幹龍、中幹龍、南幹龍

形巒知識,論中國三大龍脈

一、北幹龍

北幹龍,為黃河以北的山脈,發源地在崑崙山的祁曼塔格山

,沿著阿爾金山,一路到了甘肅的祁連山、賀蘭山,最後到大陰山、大青山。到了山西發出了太行山脈,太行山又生出了長梁山、呂梁山,發展為五臺山與恆山,一路到了北京與燕山山脈相接。燕山山脈承接太行山的氣,一路往東進了河北,到承德的霧靈山。

形巒知識,論中國三大龍脈

至此北幹龍分為兩支,往南的到了平谷生出京東大峽脈,大峽脈向東就生出了青東陵所在的昌瑞山,一直到秦皇島。另一支向北為承德的風山、遼寧的虎山,再往北分出大興安嶺與長白山兩支。

北幹龍的山脈,起伏大起大落,雄壯寬厚。

沿黃河透過青海、甘肅、山西、河北、東三省等北部地區,繼續延伸,隱入海中。

形巒知識,論中國三大龍脈

二、中幹龍

中幹龍,為長江與黃河的中間的山脈,始於崑崙山脈的阿尼馬卿山

,隨後生出秦嶺,與大巴山相接,分為三支。往南生出二郎山、名山、峨眉山、樂山,最後止於岷江;往中則生出了湖北的武當山、桐柏山,最後氣聚大別山;往北生出河南的伏牛山、熊耳山,以至嵩山、泰山,泰山又生髮出徂徠山、沂山和魯山。

形巒知識,論中國三大龍脈

中幹龍的山脈兼具雄壯沉穩與輕靈變化,包括四川、陝西、河北、湖北、山東等地區,自古以來是人才輩出之地。

三、南幹龍

南幹龍,為長江以南的山脈,發源於崑崙山脈的可可西里山、唐古拉山,到雲南之後發出橫斷山脈。

橫斷山脈之後分為二支,一支是玉龍雪山、大涼山、烏蒙山,到湖南境內生出武陵山,然後生出南嶽衡山、江西的井岡山、廬山,最後是安徽的黃山以及浙江的天目山。

形巒知識,論中國三大龍脈

另外一支到廣西大瑤山、廣東雲霧山,雲霧山生髮出佛山、羅浮山,最後匯到了九連山,再生出大庾嶺、武夷山。

南幹龍的山脈輕靈俊秀

,沿長江透過雲南、貴州、廣西、湖南、江西、安徽、浙江、廣東、福建等地區,隱入海中。也有人認為其到臺灣島後,仍末停止。

形巒知識,論中國三大龍脈

這三條大龍脈萬里行龍,其氣勢雄偉,地脈鍾靈,蔭發出聖君賢相之地數不勝數。

幹龍生出支脈,支脈又生出支脈,猶如人體血管和經絡一樣,遍佈於中華大地。

形巒知識,論中國三大龍脈

我國的大江大河,如長江黃河的發源地在西北,“龍隨水走”,從崑崙山發源出的龍脈,與黃河、長江等大水系有著密切的關係,其隨著水一路向東走,不斷地起伏變化,形成了大小不等的若干龍脈。

古人云:

“水隨山而行,山界水而止。水無山則氣散而不附。山無水則氣塞而不理。”

山水匯合便形成大聚、中聚和小聚

,自古以來,人們

多是在聚處建都郡、設村鎮、追陽宅、擇陰宅

注:以上部分圖片源自網路,僅作示範之用,若有侵權請聯絡刪除。

TAG: 生出龍脈山脈幹龍北幹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