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羅平:依魯充滿詩情畫意 流淌天然醇香

“依魯”是雲南羅平金豐匯油脂股份有限公司菜籽油的商標,也是依魯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的標誌,充滿詩情畫意流淌天然醇香。“依魯”中的“依”指滇黔桂三省區交界處多姿多彩的多依河。“依魯”中的“魯”指魯布革,意思就是山清水秀的布依族村寨,充溢著造化之奇、天籟之妙、流動之韻。“依魯”傳承五千多年前的中國古法壓榨菜籽油技藝,詮釋中國傳統飲食文化的傳承精神,延續中國老味道,走出一條具有中國特色的非遺保護之路,開創中國非遺保護經驗,掀起地道、正宗香的依魯菜籽油消費熱潮,依魯成為中國菜籽油行業首個傳承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品牌。

雲南省羅平縣位於雲南省東部,地處滇桂黔三省區結合部,素有“滇黔鎖鑰”“滇東明珠”“雞鳴三省”“東方花園”“綠色油庫”“滇東油庫”美譽。這裡有世界最大的自然天成花園——100萬畝油菜花海、羅平生物群國家地質公園——距今2。4至2。5億年的古生物化石群、中國最美的峰林——金雞峰林、中國最美的瀑布——九龍瀑布群、險峻幽深的魯布革峽谷、清秀美麗的多依河、聞名遐邇的魯布革水電站、峰疊雲流的那色峰海……是一塊充滿詩情畫意的熱土,人們生活在詩情畫意的樂園裡。

雲南羅平:依魯充滿詩情畫意 流淌天然醇香

羅平是全國31個油菜籽生產基地縣之一,每年種植油菜100餘萬畝,在中國甚至全世界都是唯一。羅平人種油菜種出大風景,2002年羅平縣經上海大世界基尼斯總部批准,創下基尼斯世界紀錄,羅平油菜種植園成為世界最大自然天成花園。每年二三月間,油菜花盛開,羅平被國內外遊客譽為地球上春天最美的地方。精明的羅平人種油菜種出大風景,花開時分搞旅遊、收穫季節賣菜籽,群眾得到雙重收入。油菜產業催生賞花經濟發展、帶動農民增收致富、助推農業龍頭企業跨越發展、為旅遊服務業錦上添花,開啟經濟社會高質量跨越式發展快車道。縣委、縣政府全方位啟動與旅遊業密切相關的交通、通訊、電力、城市配套設施和旅遊景區建設,讓遊客感受“自然羅平、風光無限,資源羅平、商機無限,金色羅平、魅力無限,和諧羅平、發展無限”。2016年10月羅平縣進入第二批全國238家“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立單位,縣委、縣政府堅持產業圍繞旅遊做、專案圍繞旅遊爭、設施圍繞旅遊配、城鎮圍繞旅遊建、三農圍繞旅遊抓、資金圍繞旅遊投;促進景城融合、景村融合、旅體融合、農旅融合、醫旅融合;推進全域旅遊、四季旅遊、生態旅遊、智慧旅遊建設;明確力量向旅遊集中、要素向旅遊集中、精力向旅遊集中;實現從景點旅遊向全域旅遊轉變、旅遊大縣向旅遊強縣跨越。很多人知道羅平有世界上最大的油菜花種植園,而不知道風味獨特的魯依古法壓榨菜籽油。

雲南羅平:依魯充滿詩情畫意 流淌天然醇香

“依魯”是羅平金豐匯油脂股份有限公司菜籽油的商標,也是依魯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的標誌。古法榨油,又叫土法榨油,是一種歷史悠久的傳統制油技藝,堪稱民間手工榨油技藝的活化石。早在五千多年前的中國、埃及、印度等古老國家就開始使用土法榨油了。春秋時《詩經 國風》和西漢《禮記 內則》中的膏指的就應該是油脂,也就是說從西周時期起,已經有了原始植物油製取的方法,中國的制油業的種子從此就萌芽了。西漢末年,《汜勝之書》“豆有膏”是我國最早記載大豆含有油脂的一本農書。11世紀蘇頌著《圖經本草》經將油菜列入油料作物,說它“形微似白菜,出油勝諸子,油入蔬清香,造燭甚明,點燈光亮,塗發黑潤,餅飼豬亦肥。上田壅苗堪茂,秦人名菜麻,盲子可出油如脂麻也”。這說明人類從油菜“供作蔬茹”逐步發展到“採苔而食”直至“亦得取子”榨油的歷史,是人類認識和利用自然的進步過程,並使油菜植株性狀朝向人類需要的方向改變。元代王禎所著的《東魯王氏農書》一書中記錄了榨油技術。該書《油榨》一章詳細記錄了油榨車的結構和使用方法:“取油具也。用堅大四木,各圍可五尺,長可丈餘,疊作臥枋於地,其上作槽,其下用厚板嵌作底槃,槃上圓鑿小溝,下通槽口,以備註油於器。凡欲造油,先用大鑊炒芝麻,既熟,即用碓舂,或輾碾令爛,上甑蒸過,理草為衣,貯之圈內,累積在槽;橫用枋桯相桚,復豎插長楔,高處舉碓或椎擊,擗之極緊,則油從槽出。此橫榨,謂之臥槽。立木為之者,謂之立槽,旁用擊楔,或上用壓梁,得油甚速。”明朝科學家宋應星著《天工開物》,詳細總結古代用油菜籽榨油的經驗和方法:“菜籽入釜,文火慢炒,透出香氣,然後碾碎受蒸。”炒菜籽要選用“平底鍋深六寸者,投籽仁於內,翻拌最勤。”怎樣才能提高菜籽的出油率呢?“既碾而篩。擇粗者再碾,細者則入釜甑受蒸;蒸氣騰足,取出以稻秸與麥秸包裹,如餅形。其餅外圈箍,或用鐵打成,或破篾絞刺而成。凡油原因氣取,油生子無。出甑之時,包裹怠緩,則水火鬱蒸之氣遊走,為此損油。能者疾傾疾裹的而疾箍之,得油之多,訣由於此。”宋應星還指出,菜籽油餅粕“皆重新碾碎,篩去秸芒,再蒸再裹,而再榨之。初次得油二分,二次得油一分”。在當時一般每百公斤菜籽可榨油三十公斤。“耨勤而地沃,榨法精到者,可榨油四十斤”。雖然古法木榨油工藝早已被專業化現代生產方式所取代,但古法榨油榨出的油質純、色亮、口感香潤,不含任何人工調味及防腐劑,營養豐富,是現代追求生活品質的階層人士所喜歡的。而且這種榨油工藝作為我國一項古老的傳統技藝,不僅僅是一種傳統、一門技藝,更是一種文化、一種情懷。羅羅麗江2012年組建了羅平縣香逸油脂種植專業合作社,註冊依魯商標對古法木榨菜籽油進行保護;2013年10月,被命名為“曲靖市非物質文化遺產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代表性傳承人”;2013年12月羅平依魯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被雲南人民政府列為“省級非物質文化遺產”,2013年12月在羅平掛牌成立“雲南省非物質文化遺產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傳習所”;2013年10月29日註冊成立羅平金豐油脂有限公司,2018年年初投資6000餘萬新建年加工6萬噸油菜籽生產線;2018年2月在羅平建起菜油博物館。

雲南羅平:依魯充滿詩情畫意 流淌天然醇香

“依魯”中的“依”指多依河。多依河有許多傳說,流傳最廣泛的是,羅平多依河一帶群眾稱布依姑娘為“小丫”,稱布依小夥子為“小豹”。從前有個“小丫”特別愛乾淨,每天清晨都沐浴梳洗,“小豹”為解深山挑水之苦,披荊斬棘,踏遍千山萬水,歷盡千辛萬苦,鑿深山引出清泉水,從此“小丫”與“小豹”就沉靜在這愛河中。另一種傳說是,多依是一個美麗的布依族姑娘,她心上人率眾驅趕侵襲布依村寨的豹群,一去不歸,多依姑娘每天就坐在村口榕樹下等啊等,等了七七四十九天,仍不見心上人蹤影,多依姑娘傷心地哭啊哭,哭得感天動地,淚水流淌過的地方形成了柔美多情的河流,當地人稱多依河,多依姑娘痛哭心上人的故事在滇黔桂三省區廣泛傳誦,當地布依族群眾也稱多依河為“戀情河”。

“依魯”中的“魯”指魯布革。魯布革是上蒼造物美的典型,魯布革喀斯特地貌,充溢著造化之奇、天籟之妙、流動之韻。魯布革鄉轄區有魯布革國家級森林公園、多依河省級風景名勝區、萬峰湖庫區等自然景觀,與聞名中外的魯布革電廠地下廠房和小三峽等景區景點毗鄰,優越的地理位置和豐富的旅遊資源,使魯布革鄉成為迅速崛起的新興旅遊特色鄉。1981年6月,國家批准建設裝機60萬千瓦的魯布革水電站,該電站是中國第一個面向國際公開招投標工程、中國第一個引進世界銀行貸款的工程建設專案、中國第一次專案管理體制改革……當時,水力勘測人員驚喜發現此地問及地名時,當地布依族人答,魯布革!意為“山清水秀的布依村寨”。魯布革電站1982年11月開工建設,1985年11月截流,1988年12月第一臺機組發電,1992年透過國家總體驗收,1987年6月,李鵬總理提出了“全面推廣魯布革經驗”,人民日報發表了題為《魯布革衝擊波》長篇通訊,引起社會強烈反響,魯布革這個名不見經傳的地方不僅全國聞名,而且為世界所知。

雲南羅平:依魯充滿詩情畫意 流淌天然醇香

“依魯”是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的標誌。“依魯”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由非物質文化遺產保護名錄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傳承人羅麗江監製。雲南省羅平縣羅麗江透過祖輩口傳,傳承古法壓榨菜籽油技藝“細挑選,慢研磨;秘法炒,留純香;木榨技,見精細;取初榨,得上品;正宗味,真地道;依古法,妙儲藏”精髓,依然沿用古法榨油“清洗、晾曬、炒籽、研磨、蒸粉、包餅、壓榨、沉澱、水花”工序開發依魯牌菜籽油,每道工序都靠手工完成,對傳統古法精髓的傳承,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講究經驗的積累,對每一道工序嚴格考究,充分體現了民間手工的高超技藝。

“依魯”是羅平金豐匯油脂股份有限公司菜籽油的商標。羅平金豐匯油脂股份有限公司菜籽油古法壓榨技藝清洗、晾曬、炒籽、研磨、蒸粉、包餅、壓榨、沉澱、水花等,是歷史記憶的傳承。公司現有大型水車一臺,大型石碾子一組四個,木蒸籠四個,木頭榨筒六套,石制油盒子六個,木製油缸、沉澱罐十四個,成品油儲存罐兩個,高精灌裝流水線一條,有全套油脂分析化驗裝置設施一套, 5條土法榨油生產線年生產能力壓榨1400噸油菜籽。羅平金豐匯油脂股份有限公司採取公司+科研+基地+合作社+網際網路的產業發展模式,2018年投資6000萬元興建標準化廠房,年加工菜籽能力6萬噸,採用國內一流水準的綠色環保增香型物理壓榨、物理精煉油生產線,年產濃香菜籽油1。98萬噸,餅粕4。02萬噸,產值4億多元。

雲南羅平:依魯充滿詩情畫意 流淌天然醇香

“依魯”傳承古法壓榨菜籽油技藝。羅麗江傳承古法木榨菜籽油技藝精髓,沿用古法榨油“清洗、晾曬、炒籽、研磨、蒸粉、包餅、壓榨、沉澱、水花”工序,全部靠手工完成,先將菜籽清洗晾曬,用炒鍋把菜籽炒熟去皮,露出黃色的菜籽,然後進行碾磨成粉、上鍋隔布蒸煮、出鍋紮成圓餅成型,才能上圈裝榨,最後木槌撞榨出油。每一步驟都需要付出大量的勞動和汗水,將收購來的菜籽用清水沖洗乾淨,去除雜質,放入灶臺大鍋中翻炒,判斷菜籽是否炒好的方法靠師傅的經驗,主要用指甲或木板掄菜籽看顏色。氣溫高時,竹葉青;氣溫一般時,茶黃色;氣溫低時,老茶黃色。將炒乾的菜籽放到石碾槽中,用水車帶動石碾將其碾細。菜籽碾成粉末之後放入木甑中蒸。甑中有木製甑橋、竹製甑簀,內墊乾淨稻草。包餅入榨取專用於包餅的鐵環,將備好用包餅的稻草捆好,放入鐵環中均勻散開,再將專用印籽桶放在鐵環內的稻草上,倒入熟料。稻草中間留一個圓洞,十分美觀。木榨用一棵老梨樹幹挖槽而成,榨下有一孔,油從孔中流出。榨槽中有油槽,油槽有坡度,便於油從榨中流出。將菜籽餅裝入榨槽後,槽內裝上兩層木枋和木楔就可以開榨打油了。用懸掛的撞杆撞擊下層的木楔,菜籽餅受到擠壓,一縷縷金黃的清油從油槽中間的小口流出。待木楔全部打入後,再排好上一層的木楔,上層木楔打入後,下層的木楔鬆了,再排好打下一層,如此迴圈往復,直到將油榨乾為止。榨油既是體力活,又是技術活,將沉重的撞杆穩、準、狠地撞擊到木楔上,需要幾人同心協力,步調一致。掌錘師傅們喊著“嗨咿著呢,嗨咿著呵”語句,似歌唱、似舞蹈,鏗鏘有力的喊聲和著撞杆的撞擊聲,寧靜的榨油車間顯得生機勃勃,激情飛揚。清香明亮的菜籽油從餅中慢慢滲出。榨油車間瀰漫著醉人的暖暖濃濃的油香,讓在場的人們心都醉了。油胚餅在榨盡不出油後,即可出榨,撤木進、木樁和油胚餅。將榨出的菜籽油倒入大缸中密封儲存。整個榨油和工藝流程就算完成了。每道工序都靠手工完成,對傳統古法精髓的傳承,具有深厚的歷史積澱,講究經驗的積累,對每道工序嚴格考究,如火候、力度、時間等都有口傳要訣,充分體現了民間手工的高超技藝。

雲南羅平:依魯充滿詩情畫意 流淌天然醇香

依魯菜籽油透過物理壓榨直接從原料中擠壓出油,精選天然、無汙染的菜籽,不摻任何化學原料,保留了原材料中所含的營養物質,保證原汁原味,榨出來的油色澤金黃透明,雜質少,味道純正,營養豐富,安全衛生,無膩味,更耐儲存,古香、古色、古韻、古味,天然、營養、健康、原生態,精香純均為世上難覓,是一種綠色無汙染的純天然食品,人們吃著放心。

TAG: 菜籽油羅平依魯魯布革壓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