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奇小鎮|一支小小竹笛,竟能造就“億元村”

在中國,總有一些小鎮讓人嘖嘖稱奇。低調又不起眼的ta們,或許不為人所知,卻蘊含著令人大跌眼鏡的無窮魅力。這些神奇小鎮究竟“神”在何方,“奇”在哪裡?坐穩扶好,搜城君這就帶你去探秘“獨一份”的ta們!

之前的“神奇小鎮”系列,我們從承包了全球近六成小提琴的黃橋鎮,見識到“東方克雷蒙納”師夷長技、而後驚豔世界的造琴實力。

如果說江蘇有小提琴坐鎮,那麼浙江自然有竹笛與之相和。

在省會杭州餘杭區中泰鄉,藏著一座年產笛簫300萬支、產量佔據全球竹笛市場85%以上的紫荊村。它讓散落在浙江大地上的,不止於詩意,還有悠揚的樂聲。

和隔壁江蘇遙相呼應,一中一西,讓人見識到了風流雅緻的江浙一帶,不止西洋樂器玩得轉,在傳統中式樂器的輸出上也很強。

第一支上天的竹笛,來自這裡

你或許不曾到過中泰鄉,但一定見過從這裡走出的竹笛。

曾經在央視的《開學第一課》中,神州十二號航天員聶海勝展示了他用來打發太空時間的竹笛。就在前不久,神舟十三號的三位航天員在收拾前隊員留下的日常物品時,聶海勝所使用的竹笛包裝盒誤入鏡頭。

這讓中泰人為之自豪,因為那正是“第一支登上太空的竹笛來自中泰”的最好佐證。

如果對笛簫這類樂器有所瞭解,就知道看似平平無奇的中泰鄉可不簡單。這裡有全國連片面積最大的苦竹林,單單苦竹的品種就多達24種,是名副其實的“苦竹之鄉”。

神奇小鎮|一支小小竹笛,竟能造就“億元村”

苦竹

而種類繁多的苦竹中,偏偏以用於製作笛子的茂葉苦竹和狹葉青苦竹產量最盛。生長於此的苦竹,有得天獨厚的基因優勢,製作出的竹笛才能有“神韻暗流,玉笛飛聲”的絕佳品質。也因此,中泰鄉還獲得了中國樂器協會“竹笛之鄉”的官方敲章。

在遇見中泰竹笛之前,大多數人對於竹笛的印象不過是一節遍佈孔洞的竹管,一種能夠吹奏的樂器。

而中泰鄉民會用傳承至今已有三十餘年的手藝告訴你,從林中靜默的竹子,經歷大大小小近70多道工序,幻化成可以發出醉人樂聲的笛子,其實是一種接近魔法的藝術。

神奇小鎮|一支小小竹笛,竟能造就“億元村”

要知道,中泰的苦竹林即便已經達到“國家級示範區”的標準,但要成為竹笛,仍需千錘百煉。

竹笛的製作,首選單節竹長在48釐米以上、竹身圓潤、兩頭勻稱的苦竹。苦竹要經過三到四年的生長期,考慮蟲害等自然因素,用來製作竹笛的苦竹會集中在冬天砍伐,俗稱“臘竹”。臘竹經霜後,還需經過兩到三年的自然乾燥期,才能成為製作竹笛的原材料。

神奇小鎮|一支小小竹笛,竟能造就“億元村”

第一道工序,是從烘烤校直竹節開始。經驗豐富的匠人會結合竹節的厚度、電爐的溫度,在不到半分鐘的時間內,把因乾燥而變形的竹節手動整形成中通外直的竹管。

在去掉外皮、清除膛膜的深加工後,工序就自動切換到了影響音色和音準的技術活——定調和打孔。

經驗豐富的匠人根據竹節外徑的大小確定竹笛的音調,然後按照E、F、G等不同音調選擇對應的定音板,對照竹節確定音孔的位置。

神奇小鎮|一支小小竹笛,竟能造就“億元村”

竹笛的孔看起來差別不大,實則內含乾坤。按功能,竹笛上的十二個孔要區分為吹孔、膜孔和指孔。孔洞還需是外小內大、形似喇叭的橢圓形。每個孔洞的大小、位置和功能都決定了一根竹笛最終能否透過校音。如果存在音色失準,就要對十二個音孔依次修正調音。

神奇小鎮|一支小小竹笛,竟能造就“億元村”

只有兩次校音誤差都不超過五個音分的竹笛,才能歸入合格品,在經過雕刻、上色、上漆等美化工序後,進入市場。

八毛錢的竹笛,如何賣出“億元村”

碧波萬頃的竹海,清麗婉轉的笛聲,不止讓中泰自帶仙界濾鏡,也藏著“中國竹笛之鄉”從小山村變身億元村的財富密碼。

中國竹笛看中泰,可中泰竹笛還得看紫荊。

160多家笛簫製作工廠、60多家笛簫電商在紫荊村拔地而起,村裡近一半的人都忙碌在與笛簫相關的產業鏈上。從這裡走出國門、遠銷海外的竹笛數量可以達到每年三百萬支,佔到全球市場的85%。

更為驚人的成績在於,竹笛產業撬動了高達3。4億元的年總產值,讓這座人口不過三千的小小村落,成為了全國首屈一指的億元村。

如果說佔到總土地面積近八成的萬畝竹海,是上天賜給紫荊村的“金礦”;那麼當地人,則用勤勞思變的智慧,找到了開啟金礦的“鑰匙”。

早期的紫荊村,其實並不生產竹笛,而是“大自然的搬運工”,為上海民族樂器廠供應苦竹原材料。

村民們漸漸發現,質量上乘的苦竹,當成竹料賣,一根最多四塊錢;可如果加工成竹笛,身價最低翻十倍,高階產品甚至能賣到成百上千。

於是大家一窩蜂湧入上海民族樂器廠和紫荊村的聯營廠裡,向資深的制笛匠人們學習核心技術。日積月累的技藝打磨,從生產到加工的一條龍竹笛產業,成了照亮紫荊村的一塊金招牌。

神奇小鎮|一支小小竹笛,竟能造就“億元村”

神奇小鎮|一支小小竹笛,竟能造就“億元村”

紫荊村的中泰竹藝小鎮

笛簫演奏家們青睞紫荊村,是因為這裡的匠人們能對他們的需求照單全收。一根竹笛能夠吹出怎樣的音色,一首曲譜在怎樣的笛音中才能達到最美的效果,都能在制笛匠人的手中找到答案。

巧奪天工的竹笛從這裡走向世界,而世界各地的竹笛愛好者又受到制笛工藝和竹笛文化的吸引,來到紫荊。

在紫荊村,辨別苦竹、製作竹笛甚至於演奏竹笛,統統都是必備技能。從事竹笛產業的老一輩,將與笛簫的緣分續寫到了下一代。這些從小就和笛聲相伴長大的“笛二代”們,透過新潮的表現形式,讓竹笛成了這塊土地上最強有力的文化輸出。

青山秀水的自然景觀和竹笛的人文精粹進一步融合,每年都會有別開生面的系列活動,吸引著八方來客,為這座偏居一隅的村落源源不斷地注入活力。

比如在綠樹掩映、碧波流淌的上皇廟水庫,竹笛演奏者乘坐竹筏而來,為紫荊村帶來了一場生動的“水上音樂會”;每年這裡還會舉行吸引中外笛友的竹笛夏令營,學習竹笛製作,交流演奏技巧。

神奇小鎮|一支小小竹笛,竟能造就“億元村”

梵音從遠處石盂山頂的寺廟傳來,一座被古意、竹海環抱的紫荊村,不誇張地說,就是清幽笛音最好的落腳處。

本文圖片來自餘杭釋出微信公眾號

更多閱讀

分享收藏點贊在看

TAG: 竹笛苦竹紫荊製作竹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