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的孝順鎮,一樣的煙火氣

正文共:1168字13圖

預計閱讀時間:3分鐘

走上老街,走回了家。千年的孝順鎮,一樣的煙火氣。

站在孝順鎮的古街街口,青石板路一直向前延伸,在拐角處消失。

兩側的店鋪掩映在深棕色的門板後面,透出厚重的年代感。門楣上橫樑挑出,飛翹的屋簷懸架其上,黛瓦覆蓋,古樸悠然。

千年的孝順鎮,一樣的煙火氣

屋簷之間,一條條細繩串起一個個五彩的風車,向著遠處無限拓展。

春風拂過,風車轉動,時光彷彿倒流,古街回到了它童年的模樣。

透過風車望出去,是一溜狹長的碧洗天空,如一條河流,蔚藍如海、清澈如鏡。

千年的孝順鎮,一樣的煙火氣

古街入口處,是一家高粱酒鋪,門樑上大大的“酒”字迎風而舞,似是宋代詞人謝逸筆下的“杏花春館酒旗風”,也是白樂天筆下的“紅袖織綾誇柿蒂,青旗沽酒趁梨花”。

透過店鋪的大門,能看見一隻只深棕色的酒甕整齊地陳列著,口上蓋著紅蓋子。酒鋪老闆揭開紅蓋子,舀起一勺高粱酒,撲鼻的酒香讓人熏熏欲醉。

千年的孝順鎮,一樣的煙火氣

店鋪的一側放著個大蒸籠,底下大火熊熊燃燒,頂上一團團白色的熱氣騰騰昇起,像清晨的濃霧籠罩著店鋪。

高粱的香味隨著這熱氣一陣陣滿溢位來,站在街道上便能聞到。

“我在這條老街上開酒鋪已經有20年了。”

千年的孝順鎮,一樣的煙火氣

李太象說,他是湖南人,來到孝順前,去過湖北,到過貴州,孝順讓四處漂泊的他安定下來,在這條古街上開起了酒鋪。

一晃眼,李太象的鋪子成了街上最老的酒鋪,附近的村民都喜歡來他這打幾兩高粱酒帶回去。

千年的孝順鎮,一樣的煙火氣

沿著古街往裡走,老人方根有坐在自己的醫藥鋪前曬著春日的暖陽,問起他的經歷,老人打開了話匣子。

“我20歲的時候就開了這個醫藥鋪子,已經有67年了。”

老人回憶,他的父親也是一名鄉村醫生。為了繼承父親的事業,方根有去杭州參加了醫師資格證考試。

回來後,就在老街上開了這家鋪子。我看到,當年的那張合格證還好好收著,裝裱在相框裡。

千年的孝順鎮,一樣的煙火氣

陳鳳仙住在方根有的對面,她告訴我,方根有人很好。

“鎮里人來找他看病,他收費都很低,有時候還不收錢!”陳鳳仙說。

千年的孝順鎮,一樣的煙火氣

聊起過往,兩位老人回憶,以前的古街沒有現在這麼齊整,中間一塊石板,兩側都是石子,店鋪的門面也是五花八門。

“現在不一樣了,鋪了石板路,刷了白牆,換了門面,晚上還有燈光,很亮堂,好看!”陳鳳仙說。

千年的孝順鎮,一樣的煙火氣

再往前走,便到了連線古街兩處的義濟橋,木製的廊橋結構,飛簷聳峙,矯躍如龍。

義濟橋舊名正果橋,康熙年間監司胡公捐俸修建石橋,改名義濟橋。橋身幾經坍圮修葺,抗戰期間更是被日機炸燬,現在的木廊橋是2019年復建的。

這裡的老人說,現在的義濟橋不僅是通行的要道,也是行旅之人的休憩之地。

千年的孝順鎮,一樣的煙火氣

時光悠悠,經過翻修的老街,雖然已煥然一新,但那些關於老街的故事卻還在靜靜地流淌,如高粱酒越陳越香……

TAG: 古街酒鋪高粱酒方根店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