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網紅街”到“文化地標”,“宋韻西街” 迎來蝶變新生

或許每個城市都有這樣一條老街,喧鬧擁擠,卻生機勃勃。

它就像一道穿越了舊日與現時的長廊,穿過它,你會看到這座城市流轉不息的歲月被摺疊與濃縮,在穿梭的人流和嘈雜聲中,似乎能聞到千年前的柴米氤氳。

西街就是無數龍泉人心裡的那個老地方,這條老街承載了他們的成長、成年、中年、直至老去,這裡熟悉的味道、這裡的一寸一土都是無法抹去的記憶,這裡同時也是城市的魂,承載著一份獨特的集體記憶,也見證著當地在迎來“全面復興劍瓷之都 奮力打造品質龍泉”新時代的發展與變化。

從“網紅街”到“文化地標”,“宋韻西街” 迎來蝶變新生

千年西街。

只想和西街一起慢慢變老

西街北靠龍泉市區中山西路,南臨甌江上游龍泉溪,西起宮頭村,東至新華街。這裡曾經是龍泉商業、文化、聚居最集中、最繁華的地段。但在歲月的流轉中,老街逐漸歸於平靜,偏於一隅。

在臨近西街新華街入口的一處二層老房子裡,每天拉胚、修胚、雕刻、上釉……是浙江省陶瓷藝術大師、高階工藝美術師徐小康多年來從未間斷的日常。在龍泉當地青瓷“匠人”中,徐小康是少數只專注做手工青瓷壺的大師,他擅長手工拉坯成型、造型設計及製作,他製作的青瓷壺造型大氣優美,釉色渾厚圓潤,有傳統和現代結合之美。

進入新世紀以來,隨著龍泉城區中心逐漸向東延伸轉移,見證了時代繁榮的西街日漸衰落。但徐小康依舊把工作室搬到了位於西街的自家老房裡,他坦言對西街有著難以割捨的情結。他說:“我從小住在西街,對這裡有著很深的感情。制瓷需要耐心和毅力,在老房子裡創作,感覺更沉得下心。”

如今,徐小康在西街長大的兒子,也在其父耳濡目染中走上了青瓷創作之路。拉胚機不停地旋轉,呈現出龍泉這座劍瓷名城的古韻與靈性。

從古至今,西街的興盛都與龍泉青瓷密切相關,當下也不例外——一場精彩的轉型蝶變,正在悄然醞釀。

在傳承保護中重塑城市記憶

近年來,隨著龍泉躋身國家歷史文化名城以及西街歷史文化街區保護利用專案的開工建設,這條鐫刻在龍泉記憶裡的千年古街,迎來了脫胎換骨的時刻。

張金樹,曾在龍泉市住房和城鄉建設局工作,現任西街街道人大工委主任。前後兩個崗位,他都直接參與了改造、修復西街的工作。

他說,西街的改造,先從解決基礎設施開始,“從西到東,把水電管道埋在地下,形成了細密的管網”。從2018年開始,進行危舊房改造和區塊立體整治,逐漸從龍泉溪的溪邊向核心區塊推進。2019年,龍泉將西街歷史文化街區列入名城提質重點工程之一,修復、活化的力度不斷加大。

據介紹,針對急需搶救性修復的危房,龍泉還出臺了西街歷史文化街區整治和改造工程房屋收購補償方案,對危房嚴格按照專家意見搶救性修復;完成了對116處歷史建築的掛牌,劃定歷史街區內文物保護單位及歷史建築的保護範圍、建控地帶,建立四有檔案;以“五水共治”為抓手,完成對雲水渠的清理整治,在整個街區進行了花卉綠植小景點的佈置等。

經過不斷改造,西街變得更加美麗、人氣更旺。作為龍泉至今保留最完整、最古老的一個水利系統工程,省級文保單位雲水渠露出了美麗的容顏;新修繕恢復了雲水渠、楊碓埠、官圳亭,讓西街更加璀璨多彩,更是成為龍泉知名網紅打卡點和市民、遊客休閒的好去處。

西街的新與舊、動與靜,在當下共存共生,在傳承和保護中,一點點塑造著歷史文化名城的城市記憶。

從“網紅打卡點”到文化新地標

漫步西街,可以看到沿街的老房子還保留著古建築的模樣。這些建築多建於明清年代,為兩層磚木建築,徽派風格,下層是上門板的店鋪,上層是臥房,錯落有致地排列著。

從“網紅街”到“文化地標”,“宋韻西街” 迎來蝶變新生

西街的上半段目前已進駐了很多成熟的商業業態。如西街33號“龍泉娜妮”,這是一家龍泉婦聯牽頭,主打女性青瓷文創產品經營的店鋪;西街61號“潮玩無界”,同樣是經營文創產品的書店,同時還設定了休閒咖啡吧……

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去年下半年以來,隨著整個西街歷史文化街區修復、改造持續推進,老街更是吸引了一批青年創客聚焦。咖啡吧、酒吧、畫室等文創店鋪似乎都在西街下半段找到了落腳點,散落在三江口區塊,成為了宋韻西街裡的一抹亮色。

“都說詩與遠方,我想在龍泉人身邊建一個‘遠方’,而老街正是這座城市安放躁動的一角。”在“伯 畫廊”工作室,負責人潘伯勳表示。從落戶三江口那天起,“伯 畫廊”就一直以城市記憶為賣點,將龍泉文化與文創商品相結合,探索能引起年輕人共鳴的城市文化產品。

從上半段由星星之火點亮的商業街,到下半段集文化體驗、餐飲娛樂、醫療養生於一體的水岸經濟活力區,宋韻如春風化雨般滋潤著西街,吸引著更多如徐小康、潘伯勳一樣的新老西街人,參與到街區共建中來。

“現在街區環境越來越好,遊客也越來越多。我還打算在街面租個店鋪,打造作品展示區,但現在這兒‘一房難求’,實現願望可不容易。”徐小康笑著說,古街變熱鬧了,也讓他獲得了不少創作靈感,“往來的有不少行家裡手,大家相互切磋,能增進技藝。”

從招商引資到場景營造,今天的西街正從“網紅打卡點”朝著龍泉文化新地標轉變。西街街道相關負責人介紹,今年,運營迭代是街區發展的重頭戲,除商業迭代更新外,西街街道還將一如既往深度挖掘商戶藝文資源,聯合落地文化體驗課堂、市集等活動。未來,更多劇場、講座、演出活動將落地生根,讓老街肌理折射出時代新潮。

通訊員 潘楓 記者 雷曉燕

從“網紅街”到“文化地標”,“宋韻西街” 迎來蝶變新生

TAG: 西街龍泉街區老街文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