嶺南考古遺址中最早的旱作農業遺存在黃埔發掘

文/羊城晚報全媒體記者 柳卓楠、侯夢菲

通訊員 焦嬋娟、李豐

“蘿崗植梅可追溯到南宋,清嘉慶文獻有載:‘羅岡看梅之盛,甲於天下’。”“菠蘿蜜最早是自廣州進入中國。南朝蕭梁時期,波羅國(今印度)使臣達奚司空攜菠蘿蜜種入華,將其植於今南海神廟處”……

3月31日,“活力史志話廣州”黃埔講古堂第三期之“農耕文明 源遠流長”在黃埔區委黨校報告廳開講。活動現場,華南農業大學廣州農業文化遺產研究基地常務副主任趙飛化身講古人侃侃而談,“黃埔故事”中關於農耕文明發展的篇章徐徐展開。

嶺南考古遺址中最早的旱作農業遺存在黃埔發掘

據悉,“活力史志話廣州”黃埔講古堂是黃埔區今年重點打造的文化品牌,於1月24日正式啟動。該品牌組織一批史志專家組建專業的“講古人”隊伍,闡釋推廣廣州市、黃埔區優秀傳統文化,啟用群眾文化記憶,延續黃埔歷史文脈,讓城市留下記憶、讓人們記住鄉愁。

黃埔農耕文化歷史悠長

據瞭解,黃埔區地貌型別多樣,兼有水鄉與丘陵山地,自古農業物產豐饒,造就了歷史悠長的農耕文化。據趙飛介紹,宋代至上世紀90年代,黃埔城郊農業、商品農業特色明顯,果木業繁盛。更讓人印象深刻的是,歷史記載中黃埔的農耕民俗活動豐富多彩,“例如波羅誕、蘿崗賞梅等,很早就成為了黃埔的文化名片”。

趙飛還分享了近期的一個重大考古發現。2022年3月,考古專家論文《華南沿海地區最早的農人:來自廣東甘草嶺遺址的植物考古學證據》證實,甘草嶺遺址(位於黃埔區新龍鎮)發現了距今4800—4600年前的水稻和小米,其中小米是目前嶺南遺址中發現的最早的旱作遺存,由此提供了廣東地區的石峽文化時期明確的粟作遺存證據。“小米的起源中心在我國北方地區,發現的小米理應是人工栽培,而不是野生的。這個考古成果,為黃埔,乃至珠三角的農耕歷史之悠久提供了重要證據。”趙飛表示。

“古樹名木資源豐富也是黃埔區的一大特點。”趙飛表示,根據廣東省古樹名木資訊管理系統的統計資訊,廣州市的古樹(樹齡超過100年)、名木和古樹群合計數量位居全省第2名。全市範圍內,以黃埔區數量最多,超過5000株(處)。廣州市現有古樹群56個,當中黃埔區佔27個,其中黃埔區蘿崗一帶古樹群最為集中。據學者調查,黃埔區現有34處風水林,數量在廣州市各區中位列第3。

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系統化發掘

“我們可以將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發掘作為抓手,深入推動農耕文化的傳承保護。”趙飛建議,黃埔區接下來可重點保護和發掘兩項重要農業文化遺產。

第一項是洋田野生稻保護區。作為廣州市唯一永久性野生稻自然保護區,洋田野生稻保護區中的洋田野生稻至今有9000年以上歷史,是國家重點保護的珍貴植物資源。趙飛建議,可把洋田野生稻保護區、茶嶺遺址和甘草嶺遺址考古發現加以整合,並與增城區合作,共同推進廣州絲苗米複合栽培系統的中國重要農業文化遺產申報工作。

第二項是黃埔山地果木複合栽培系統。趙飛建議,可以蘿崗一帶為中心,以此地的荔枝、青梅、甜橙、橄欖、烏欖、板栗、菠蘿等為重點物件,深度發掘地方特色果木業的生產智慧,將古樹、傳統種質資源、農業景觀、生態農業模式、端午午時茶、荔枝文化節、龍舟會景等納入該農業生產系統加以保護利用。

培育農耕文化傳承的“領頭雁”

中國是世界三大農業起源中心之一,農業歷史悠久。數千年農業社會造就的農耕文化是中國文化的根與魂。在趙飛看來,農耕文化需要得到保護、傳承與弘揚。“傳承保護優秀農耕文化,能夠實現多重的經濟價值和社會效益。同時,我們也要重視它的非使用價值,即精神文化層面的意義,讓後世子孫也能享用這筆精神財富。”

在具體的保護髮展措施方面,他建議,在城市建設區,可採用“農耕文化+公園”的模式,在適度保留古樹、農耕遺蹟等地方特色農耕文化元素的同時,充分發掘它們的生態、生活功能,創造社會經濟效益。同時,應當加大農耕技藝類非遺專案的發掘力度,如甜橙、荔枝、青梅、霸王花等特色農產品的栽培技術、加工技藝。另外,要培育農耕文化傳承的“領頭雁”,組織評選一批鄉土文化專家。最後,要繼續提升香雪節、荔枝節、龍舟會景等農耕節慶的影響力,鼓勵文藝工作者創作一批展現黃埔農耕文化的優秀文藝作品。

在古樹保護及利用方面,趙飛認為,農文旅融合是古樹價值提升的主要手段。要繼續發掘古樹的旅遊休閒、鄉土教育功能,重點加強古樹群的綠道、遊徑、解說系統建設。同時,繼續培育“百年荔枝”品牌。此外,還要積極探索古樹公園新的管理模式。“保護第一,利用第二,給後人留下財富是最重要的。”他建議,林業部門在制定古樹管理規章的時候,應充分考慮果樹類古樹的特殊性,其管理措施不能等同於綠化樹木。(更多新聞資訊,請關注羊城派 pai。ycwb。com)

責編 | 陳倩

TAG: 農耕趙飛黃埔區古樹黃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