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古峰處延伸,向西而食

很多人不知道的是,北京有兩個海淀。

位於北京西北部的海淀素以科技和教育聞世,少有探走古峰古寺為傳頌。在海淀工作了三年,才知海淀之名的由來。

元代初期,此處是一片淺水湖澱,當地人稱之為“海店”,待建國後,才漸漸形成如今的繁榮樣貌。

以百望山為界,海淀分為山前和山後兩部分。山前以中關村為核心,人流攢動,而山後遠在五環之外,鮮為人知。

從市區驅車而行30分鐘,或沿16號線直向西北方向,便會發現與山前地帶全然不同的景象。

初留北京的時候,一心想要回歸鋼鐵霓虹,遠遠地被隔離在城鄉之外,出門見山的時光也如此數了過去,漸漸發現一切變化都在悄然進行。

網路軟體的便利讓我開始關注工作之外的意趣,也發現了山後海淀的另一種氣質與風味。

1.

三時生活享院

從見山開始,才初入到海淀山後的腹地。驅車一路向西,上山坡路緩行,至醇親王墓所在的村落伊始,三時即在附近。

七王墳村是因清末第一代醇賢親王安葬於此而得名,醇親王是道光皇帝的第七個兒子,其生前宅院和死後墓葬均相依而生,所在村落遂喚作七王墳村。

三時生活享院尚位於入村的半山腰處的一處宅院中。抵達時,暮色漸晚,山景映然。

北京|古峰處延伸,向西而食

北京|古峰處延伸,向西而食

一路木階而上,便能夠體會到宅院主理人的巧思。中式置景,染布作衣,入門便見“享院”二字。天色還未變暗,不遠處陽臺山的輪廓清晰可見,與灰磚暖影互為景緻。

店家盛情接待,引領我與姐妹二人走至安靜的廂房。內建飾景同樣花盡巧思,所在廂房名為“大明”,另一間取作“子衿”,均有《詩經》中信達雅之意。同行姐妹自小習文學與古琴,見此空間場景,興致盎然。

北京|古峰處延伸,向西而食

北京|古峰處延伸,向西而食

三時素以節氣餐食為雅緻,去時尚未到春分時節,便請店家做了驚蟄餐食,一份前湯,三份前菜,一份主食,一份甜品,配置豐盛全面,食量均可以拳丈量。本就以減脂健康興盛的生活中,如何做到一餐適度,是許多新中式餐館都難以把握的念想。

北京|古峰處延伸,向西而食

前湯原為五指毛桃陳皮煲雞湯,因食材有所更換,以海鮮蟲草清例湯代替,作為開胃飲品,十分妥帖。

前菜以三小盤並排而上,全息農法小米田園時蔬沙拉,脆椒松板肉,脆嫩椒麻烤春雞配烤時蔬。主食是牛肉醬一面,最後配以香脆菠蘿酥,自在享用完山景一餐。

北京|古峰處延伸,向西而食

北京|古峰處延伸,向西而食

北京|古峰處延伸,向西而食

2.

呼吸小院兒

山中的尋常人家尚有山景相伴,那伴水之地自有民宅志趣。自下山後一路向北不過20分鐘的車程,途徑京密引水渠畔,便會來到南沙河邊,水流徑直以上莊水庫為終點。水庫北岸的村落中,有一處自家宅院便是目標餐食所在之地了。

院落呈三向敞開狀,最長的一間主室為兩間長桌餐廳,一間偏室為一到兩人飲食的單桌設定,另一側則為店家的料理空間,二層則為自搭而起的陽光板房。

北京|古峰處延伸,向西而食

北京|古峰處延伸,向西而食

到達小院兒內正值聖誕前夕,院落內呈四方佈景,紅綠相間的配色尚有暖意,院中一棵參天樹木矗立其中。我與店家交談,表達讚譽之意,得知我一人前往,便帶我進入一間偏房,正是兩人飲食大小的空間,環視四周,便注意到了牆上的平刻微雕。

北京|古峰處延伸,向西而食

微雕見名知意,“微”是其一心追逐的境界。店家講到平刻微雕是海淀區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小院兒中也有其重要的空間。

匠人會將一首詩、一篇文章或一幅畫刻在很小的面積上,其中最難控制的就是自身脈搏的跳動造成的身體抖動,每個人微縮的極限極大程度上會受到脈搏相對靜止的影響。

聽罷,我便驚歎於古老歷史中傳統藝術的信念,“藝在微”,相對靜止的追念至微中求精的藝術,最終達到“意在精”的境界。

北京|古峰處延伸,向西而食

北京|古峰處延伸,向西而食

北京|古峰處延伸,向西而食

小院兒的餐食主打新西式佐以中式結合,套餐制的形式會讓客人省去點餐的煩惱之餘,也能更加細緻的體會店家設計菜品時的精細觀念和創意想法。

3.

関熹

海淀山後漸為人知,和中關村科技城北區的落地有莫大聯絡,科技城的北沿發展帶動了北部沿線的一系列產業園區集聚。

華為北京研究所的落地成就了海淀區北區又一下沉廣場的城市化興起,自北清路尚未行至山麓的交叉地帶,便初見端倪。

在日料如此內卷的北京,関熹壽喜鍋只開了兩家店,一家在二環附近的朝陽門,另一家就在六環附近的環保園內。

向來鍾愛日料的我必然不能錯過,前前後後和不同的社交親友去過多次,包廂式飲食,店員的悉心講解和現場烹製,都令人耳目一新。

北京|古峰處延伸,向西而食

和關東派的牛肉鍋不同,關西派的壽喜鍋被稱為鋤燒,沒有事先調好的湯汁,而是在鍋中均勻塗抹牛油後,將牛肉烤至半熟加入砂糖和醬汁,待牛肉烤熟後,放入水分十足的蔬菜燜煮。

在選材上東西亦有差異,關東選用的是白蔥和烤豆腐,而關西則是取用青蔥和鮮豆腐以提煉鮮意。

北京|古峰處延伸,向西而食

26歲生日之時,關西派壽喜鍋的濃郁沁滿冬日歲月,結識新友的愉快也因此獲得。

海淀山後地帶不同於進山而便的京西地區,三年時光在此消逝,發展程序不得以同日而語,羈絆也由此而生。

當地人帶我走進鄉間田野,村莊拆遷殆盡,遙望塔吊迭起,曾經嚮往的城市森林正在憑藉政策大好的機遇飛速蔓延,逐步擴充套件至三峰山麓。

還記得剛抵達古峰腳下時,抬頭興致,可以數得清漫天繁星,不知許久之後,這明晰的微弱光亮,是否依舊存續,繼續與遠處的山線興味,脈絡成章。

—— END ——

TAG: 海淀店家山後餐食小院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