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編輯:白貓

*本文節選、刪改自 UED 125 期《尋找青年建築師——關於“NEXT”的問題(下)》

範久江在本篇文章中回憶了他在故鄉江蘇淮安與河道相鄰的三個家,以及圍繞三個家的不同生活方式。小編從文章中摘取出5個成語作為小標題,表達作者範久江對於實踐與創作的理解,以及不同生活環境帶給他最重要的感受。

外婆家周邊

豁然開朗的空間轉換成為作者對地景的最初理解

;奶奶家

儲藏間與臥室的特殊結構成為作者樂此不疲的玩耍之地

;自己家窗邊以及屋頂上的眺望,

平房、小人、城市、雲影盡收眼底

。作者將

“場地”比喻為一張網,它將場地的自然和人文特點全部網羅

,讓特殊性被察覺,

讓創作逐漸凝聚出來。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 定海臺房室外效果 久舍營造工作室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近兩年來,在獨立實踐的過程中,我愈發對設計院經歷的實踐有了新認識。一方面,它確實訓練了我對具體建築實踐中流程節點與技術方法的掌握能力,特別是對當代建造工業體系的熟悉,它讓我可以充滿自信的帶領團隊推進專案;但另一方面,我也感覺到大院實踐對於設計研究各個環節的思考不自覺地壓縮。

任何創作活動,如若無法發自內心的與世界真誠互動,並對每一步判斷都仔細反思,可能就無法創作出恰如其分且真正具有詩意的作品。雖然從獨立實踐開始我就意識到了這一點,但真正理解這些需要極大的反思力,在設計院被規訓的四年經驗讓我擁有這樣的反思力,可以在不斷檢討中有能力去蕪存菁。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定海臺房以三個對角交錯抬升的體量獲得連續的內部空間 久舍營造工作室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定海臺房建築外觀與牆身大樣 久舍營造工作室

最大的反思,其實來源於我的經驗——對於土地的感情。如果放在建築設計裡,就是前期對於場地的認知階段。在高速週轉的設計週期下,場地很容易被直接壓扁為平面的幾何輪廓用來直接進行平面操作,或者被抽象歸納為某種場地“型別”(平地、坡地、背山面水、親水等)後快速套用常用的幾種策略來應對,而成熟的產品型別,又從另一個向度限制了對場地思考的自由度。

這種快速操作,當然可以創造出不錯的空間產品,同時獲得商業公司需要的高效。但某種程度上,這樣的操作節奏與方式也失去了對場地進行更具體的、更層析式的考察的機會。真正屬於場地的差異性、唯一性無法被深挖,以至於建築要用明確的風格、誇張的造型去創造獨特性,這有點緣木求魚。

建築與場地的關係,不該這樣單薄地去認識。但如何更好地“認識”場地,也許來自於如何更好地去“看”。每個人都有獨特的觀察世界的方式,而我的方式,來源於年少時的家鄉。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 太湖源溪水方向看向魚樂山房 趙奕龍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 魚樂山房中內院的一畝方塘倒映出山林及天空 趙奕龍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 魚樂山房從廊道轉折處一窺內院 範久江

我出生在黃淮平原上的江蘇淮安,這座城市由新大運河、廢黃河南北夾繞,城中心又被裡運河(京杭大運河故道)東西向穿越,分成了清河、清浦兩區(現已合併為清江浦區)。

分開大地的河流、高出城市的堤岸、橋兩端的長坡,構成了平原城市中微弱的地貌起伏。兒時三個熟悉的家:外婆家、奶奶家和自己家,恰好分別位於這三條水系的附近。而我對於地景、城市、建築與空間的認知,應該是圍繞著這幾個河邊的家開始的。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 淮安衛星地圖(2005) 三條水系自上而下為廢黃河、裡運河和京杭運河 GoogleEarth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外婆家位於城西郊外的村子裡,北側200米就是廢黃河,這是歷史上黃河氾濫期間奪佔淮河水道形成的一條水系。

從城裡騎車出發到西郊的外婆家,需要在城市邊緣奮力蹬上一條百餘米長、十餘米高的陡坡,這個坡頂的馬路便是廢黃河的南大堤。從堤上回望城市一側,是從眼前猛然跌落並延伸出的大片麥田,在六月閃著金光,魚塘、村舍和墳堆散佈其中。這種俯瞰的全景視角反覆丈量著大地的尺度。

而在另一側,土地從堤上的石子路邊緣微微沉下一米多,緊接著滿眼的果樹林如軍隊般陣列在暖白色的平坦沙土地上,投下密匝的陰影。而河水衝出的巨大地陷裂口,就躲在果林上百米外的另一側邊界,陷入地表三四米深,從堤壩上完全看不見,但這條高於城市的地上河就在那裡,夜以繼日地奔流。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 外婆家區域區域性衛星圖(2005),下方橙色公路為廢黃河南大堤 GoogleEarth

外婆家的村子就建在大堤與河道之間的沙土地上。十幾戶人的村子裡,高大的皂角樹冠投下的陰影幾乎遮蔽了所有的村路。貼近河邊時,是一道兩米多高的沙壩,也許是之前從河道內清出沙土堆積而成。

手腳並用地爬上沙壩,一條大水在眼前橫亙東西,泛著青灰色的波光。東邊不遠處,水中尖尖的沙洲一角,把下游的河道一分為二。連線兩岸及沙洲的公路橋橋洞的陰影和車輛來回移動的反光隱約可見。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 外婆家門口東南視角(2014) 範久江

這種由自然與人類活動長期共同作用形成的廣袤平原上反常的皺褶感,以及由田間到河邊豁然開朗的空間轉換,蝕刻在我的腦中,幾乎就是童年裡郊區這個名詞的全部意象,也構成了對大地景觀的最初理解。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與處在鄉村的外婆家不同,奶奶家處在老城中心的裡運河北岸。裡運河在上個世紀六十年代之前,一直是京杭大運河的故道。兒時的印象中,裡運河十分繁忙。

河道里停滿了運載各種貨物的船隻,十來艘首尾相連,為堤岸邊的工廠送來原料和貨物。卸煤的碼頭向河道內突出一個平臺,兩隻黑色的小吊機裡,工人熟練操控著比例失調的大鐵手,從下方的船裡把煤抓上岸,在平臺上堆出黑色金字塔。奶奶家就在與煤炭碼頭一路之隔的巷弄裡。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 奶奶家衛星地圖 (2005) GoogleEarth

這組巷弄,東西向沿河堤平行排布了三層,也因此得名“三層街”。東西向的街稍寬,三米左右,縱向每隔50米左右被一米餘寬的南北巷弄切分。三層街裡大多是連續的磚砌雙坡房。有較早的清末民初的青磚房,也有解放後新建的把空鬥牆粉成白色的普通瓦房,大部分都只有一層,但屋脊總有兩層高。

東西街的北側是每戶房前三米餘深的小平地,各戶沿街都有自己接出來的水龍頭和種著蔥和花朵的各式泡沫箱,有的還在平地一側搭建了平頂的廚房。一到飯點,各種菜香。而南北向的弄堂極窄,兩側房子的山牆高高對峙,腳踏車錯車都要防止擦碰。這些弄堂終年幽暗,但在夏天特別涼爽,陽光只在正午時短暫地從頭頂夾縫的天空中掠過。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 三層街南北巷弄(2014) 範久江

奶奶家就在三層街中的最後一條。這是上世紀八十年代初地方人武部為離休幹部修建的聯排二層坡頂小樓房,一共四戶,每戶兩個開間。這排房子往南是十米多進深的院子,四戶共用。每天早上老兩口在門廊上看報紙、擇菜,和進出的鄰居們打招呼、討論報紙上的新聞。小孩子們在院子裡追逐嬉戲,各家的客廳似乎都和自己家一樣。

一層主臥的北面是東西向的雙跑樓梯。從樓梯上到二層,南面是與一樓主臥和客廳對應的兩間斜屋頂的大臥室。兩間大臥室的內部很高,預製空心樓板在靠北側淨高最大的地方隔出了一個夾層,用來儲藏雜物。取放東西時,需要用木梯子架在樓板邊緣才能爬上去。其中正對樓梯南側的那間臥室,在緊貼夾層樓板下方的北牆上有一個40釐米見方高窗,窗那邊是一個小儲藏間。

小時候最喜歡乾的事兒,就是和表哥跑到儲藏室,把腦袋探出那個小窗洞,俯視偵查臥室裡的情況。接著把身體擰成奇怪的形狀鑽過窗洞,雜耍般的落在臥室貼牆的床上,而後再衝出臥室爬上儲藏間,如此往復,樂此不疲。

二樓另一間大臥室沒有的方窗,但有個直通戶外陽臺的門。站在陽臺上南望,視線可以穿過院子裡的兩棵杉樹、院牆外街巷的層層屋脊,一直看到數百米外坐落在裡運河對岸的電廠,煙囪往城市上空吐著白煙。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 奶奶家二樓陽臺南望 範久江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我自己的家,則在城市的南端,離新大運河的北岸不遠。這是一座上世紀80年代初建的4層平頂公寓樓,鋼混框架結構,平屋頂,外立面是可以搓出來貝殼的砂漿抹面,四四方方如一塊側立的磚。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 自己家區域衛星地圖 (2005) GoogleEarth

我家住四樓,小時候放學回家早了,就坐在上四樓樓梯邊的窗臺上,等家長回來開門。低處窗臺離邊上臺階只有45釐米高左右,那時的我可以輕易坐上窗臺,雙扇平開玻璃窗向外開啟。我經常就這樣側坐在窗臺上,靠著窗邊,看樓下遠遠的平房院子裡的小人兒走進走出,演默片一樣。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 自己家公寓的樓梯與窗洞 (2020) 範久江

我們家在四樓走廊的盡端,門口側邊走廊多出一塊,上方是一個可以去屋頂檢修的孔洞,用鐵板蓋著,上去的竹梯子平時放倒著被綁在四層走廊的鐵欄杆上。我曾經跟著檢修工人爬上屋頂幾次。

屋頂沒有女兒牆,翻邊很淺,內貼一圈簷溝,一層方塊形的預製水泥隔熱板被用幾層磚墊起架空。站在屋頂,除了巨大的屋頂水箱和零星的六層住宅,周邊低矮的世界被水平的屋頂邊緣遮蔽,只剩下隔熱板拼縫形成的地面正交網格指向遠方市中心的幾座大樓,並標記出天空移動的雲所投下的影子的座標。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上述的這些圖景有些已經永遠停留在了記憶中,隨著地表建築物的更替消逝,連照片都沒有留下。但那些與想象攪拌在一塊兒的感覺痕跡,持久地規訓了我的感官,尤其是“看”的方式:地平線、天際線、水平面、地表起伏與水系、地被與喬木、天空與雲朵、風與氣味;工業與農業基礎設施、質感與材料;城市生活的密度、街巷空間、住宅與公共空間的邊界、入口,人群的構成、群體與個體;建築物的屋頂,建築內變化的標高與樓梯、內外牆體的開洞與視線、窗外的城市參照物、遊戲的剖面;自然、城市、房間的尺度變化、時空的尺度……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 範久江現在的家西湖山居 趙奕龍

這種“看”,準確地說是一種凝視,同時也是“理解”的方式。它讓我對“場地”一直保持著特殊的敏感度。“場地”不僅是物質上的客觀世界,更是一種類似“氛圍”的東西。

它像一張網,透過對區域性的自然史、人類史以及二者塑造的當下現實等龐雜層面做的綜合處理而浮現出的一張網。有了它,個別場地的特殊性和唯一性就可以被察覺體會,一些可以被叫做“創作”的東西才可能逐漸聚焦而呈現出來。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 西湖山居將一座“山”置入室內空間 久舍營造工作室

也只有透過這種凝視洗禮的空間創作,才能建立一種“理解”的渠道,幫助我獲得作為一個“人”(自然人與歷史人,而不僅是建築師)的尊嚴感與存在感,也幫助我所創造的空間中的那些體驗者,透過“理解”獲得個體層面的尊重與關懷。同時,提防自己不要被這個時代工具化,變成某種扁平化空間消費體系中的技術生產者。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落地窗外可望見西湖十景之一“雙峰插雲”北高峰峰頂 久舍營造工作室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西湖山居 趙奕龍

我很慶幸自己在開始創作時擁有這種看的能力(即使並不是與生俱來的),並且這種能力還在透過訓練眼睛與心智而持續地進步著。設計本身的方法固然同樣重要,它影響著輸出端的種種呈現。但這些對於我這個年紀的建築師來說,也許還需要更多的時間去嘗試和總結。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 定海臺房爆炸圖,125期文創隨身碟原型 久舍營造工作室

範久江:營造,一種對地景的理解

△ 125期文創隨身碟 UED

更多範久江的文章內容和作品收錄在UED 125期

《尋找青年建築師——關於“NEXT”的問題(下)》

新刊現已上架

TAG: 範久江場地奶奶家外婆家屋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