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曾知曉北京曾有過遷都危機!

上世紀六十年代初,京津冀地區的風沙為患,不據實統計,60年代的北京一年有近60天處於沙塵暴中,北京作為新中國的首都,被沙塵暴襲擾多年,國際著名造林專家佩科維奇曾定論:“只有遷都才能避免沙塵暴的困擾。”

為解決國家首都處於沙塵暴的困境,1962年林業部在塞罕壩機械林場、大喚起林場、陰河林場的基礎上組建 塞罕壩機械林場總場(1968年歸河北省管理,現為省林業局直屬單位)自此塞罕壩定名。塞罕壩位於河北省承德市圍場滿族蒙古族自治縣境內,清朝曾在此設立“木蘭圍場”。“塞罕”是蒙語,意為“美麗”;“壩”是漢語,意為“高嶺”。曾經的塞罕壩意為美麗的高嶺,然而在60年前卻是一片沙漠荒原。

誰曾知曉北京曾有過遷都危機!

60年代的塞罕壩

塞罕壩造林工程是治理京津冀地區風沙的重要工程,不僅僅是解決當時的生態問題,更是為了解決生活生存問題。在80年代發起著名的引灤入津工程解決了天津斷水的威脅,其中的關鍵便是灤河,而灤河的源頭恰好是在塞罕壩壩內。

誰曾知曉北京曾有過遷都危機!

開啟UC瀏覽器 檢視更多精彩圖片

灤河源頭

60年代的塞罕壩,集高寒、高海拔、大風、沙化、少雨五種極端環境於一體,自然環境十分惡劣。剛剛建場的塞罕壩,沒有糧食,缺少房屋,交通閉塞,冬季大雪封山,人們便處於半封閉、半隔絕的狀態;沒有學校,沒有醫院,沒有娛樂設施,從四面八方趕來的建設者們,除了簡單的行李衣物,其他的幾乎一無所有。透過塞罕壩兩代人近50年的艱苦奮鬥,在極端困難的立地條件下,在140萬畝的總經營面積上,成功營造了112萬畝人工林,創造了一個變荒原為林海、讓沙漠成綠洲的綠色奇蹟。森林覆蓋率由建場初期的11。4%提高到現在的80%,林木總蓄積量達到1012萬立方米,塞罕壩人在茫茫的塞北荒原上成功營造起了全國面積最大的集中連片的人工林林海,譜寫了不朽的綠色篇章。更是以造林人真實事件為原型,拍攝了一部電視劇《最美的青春》(筆者力推,值得觀看)

誰曾知曉北京曾有過遷都危機!

開啟UC瀏覽器 檢視更多精彩圖片

60年後的塞罕壩

如今,建場時營造的樹苗,已經變成了浩瀚林海,造福當地,澤被京津,恩及後世。這塞罕壩更是發揮著無可替代的效益。

1、經濟效益

建場以來,累計向塞罕壩林場投入3。49。億元,其中國家投資2。5億元,林場自籌0。99億元。截至2009年底,林場有林地面積110萬畝,林木總蓄積1012萬m ,林木價值40多億元,林木每年生長增加蓄積80萬m ,增值3億元,多年來累計上繳利稅近億元,現林場固定資產3億多元,據中國林科院核算評估,塞罕壩資源總價值為152。9億元,投入與產出比為1:44。

2、生態效益

首先是阻沙源、保水源,維護京津生態安全。中國林科院2007年核算評估,塞罕壩每年可產生120億元的生態服務效益。

3、社會效益

一是為社會創造了大量的勞動就業崗位,有力地帶動了區域經濟發展;二是示範帶動作用;三是取得重大社會影響,在人才培養、科技推廣與示範、生態與思想教育等方面發揮了重要作用,有效地傳播了生態文化,弘揚了生態文明。

誰曾知曉北京曾有過遷都危機!

開啟UC瀏覽器 檢視更多精彩圖片

塞罕壩林場生產

塞罕壩擁有的不僅僅是這萬頃林海,碧波松濤,更是擁有它獨有的塞罕壩人精神“勤儉建場,艱苦創業,科學求實,無私奉獻”,塞罕壩精神是在塞罕壩建場三十年之際,由熟知塞罕壩建設發展歷程的原國家林業部副部長劉琨幫助總結提煉的,飽含了那個年代造林人的所有精神體現。

塞罕壩精神植根於塞罕壩140萬畝的土地,源於成百上千名塞罕壩務林人的奉獻奮鬥,成長於塞罕壩日益輝煌的綠色事業之上,是幾代塞罕壩人用心血、汗水和生命凝結而成。

無私、無畏、求實、心繫祖國建設是每一位造林人擁有的品質,沒有他們!我們怎麼能見到如此美麗的北方,充滿綠色,充滿活力!

誰曾知曉北京曾有過遷都危機!

TAG: 塞罕壩林場60建場沙塵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