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爾濱老道里的故事……

老哈爾濱的埠頭區曾經流傳過一首民謠:火車頭,嗚嗚叫,吭哧吭哧進地包,地包裡,路向西,過街就是難民裡,難民裡,朝西行,眼見莫斯科大兵營,石板道,大兵營,往北那是祗園町,祗園町,畫紙上,路邊有家打牛房,打牛房,奔道里,坑坑窪窪偏臉子,偏臉子,朝東走,地包下坡新安埠,新安埠,住啥人?全是俄國老毛子,老毛子,開小市兒,全是舊貨“打啦也惜”(俄語,舊貨之意)。

歌謠所描述的是二戰結束之前道里撫順街民安街一帶的狀況,時光已跨躍了近百年,斗轉星移,世事滄桑,過去的時光、人物及故事猶如微風拂過的塵埃早已飛向遙遠的時空,歌謠裡的建築及遺蹟也不復存在。

哈爾濱老道里的故事……

今天我們唯一尋得到的是歌謠裡那條向西行的“石板道”,“石板”雖然已不見蹤影但道路仍在,就是今天的撫順街和民安街。這兩條街本是一條長街,中間由安紅街(原來是鐵路)截成兩段,東半段稱撫順街西半段稱民安街。

為何一條街分兩段起名?源於兩段街道形成的時間先後不同。

撫順街

撫順街形成於剛剛建成中東鐵路的1900年,當時位於火車站機車庫(俄語“地包”)一側,被俄國人以歐洲人的命名方式稱“地包頭道街”。1928年民國政府改稱“撫順街”沿用至今。

“撫順街”是哈爾濱用城市名稱命名的第一條街,當時的命名者沒有采用“南京”、“北京”或“莫斯科”等大城市名字,卻採用了名不見經傳的小城“撫順”,為什麼?這是有原因的,從1905年第一列裝滿原煤的列車緩緩駛入哈爾濱到1928年,哈爾濱工業和居民用煤的唯一來源是撫順煤礦,那些黑色的煤炭為我們帶來光明帶來溫暖,撫順,對於我們這個地處寒冷地帶的城市太重要了。

哈爾濱老道里的故事……

哈爾濱,曾經是一座具有濃厚宗教情懷的城市,這裡的人們最知道感恩,這裡的人們註定要把“撫順”的名字永遠鐫刻在我們最主要的街道上。

民安街形成於日俄戰爭時期(1905年),當時俄軍外阿穆爾軍區駐紮此地,街道形成後稱“莫斯科兵營頭道街”,1920年中國政府取締了隸屬沙皇的外阿穆爾軍區,1925年改稱“兵馬街”,1933年由滿洲國政府改稱“民安街”沿用至今。

哈爾濱老道里的故事……

撫順街和民安街原來街面鋪有4條石板,每條石板寬0。435米,石板間距1米,4條石板像鐵路一樣貫穿長街,相鄰石板中心距離1435毫米是馬拉炮車的標準輪距,該路鋪石在1910年之前,是哈爾濱最早以石鋪路的街道。

亦或是那時歐洲的城市築路專家還未到哈爾濱,亦或是那時還沒有很多鑿石工匠加工大量的麵包石塊,總之,那石板路相較於十幾年之後鋪設的中央大街路面,有些簡陋。不過行車原理類似鐵軌的石頭路面,用來行走日俄戰爭時期的馬拉炮車和四輪馬車,已經很是夠用了,畢竟那個年代福特的第一條汽車生產線還沒有出現。

記得幼年,月光下,跟父親走在撫順街上,走得很快,見月亮也跟著我們,問:“月亮怎麼總跟著我們?”

父親笑了:“好好讀書,以後就知道了”。

如今,老街仍在,月亮仍在,父親早已遠去。

那條特殊的石板路真的很堅固,一直沿用到1980年代。筆者60年代讀書的16中學在那條街上,放學時魚貫而出的同學們總是習慣踏著長石路面行走,自然地排成數條長隊。歲月更迭,時光蹉跎,那長街的石板變得那樣光滑,它見證了百年曆史的風雨滄桑。

1988年,拓寬撫順街與民安街,“石板道”徹底消失了。

哈爾濱老道里的故事……

TAG: 撫順民安石板哈爾濱石板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