樂山大佛頭頂藏著秘密,螺髻石竟是活的,而且螺紋還有排水的作用

四川峨眉山地區的樂山大佛,內部隱藏著許多有趣的秘密,可是您也許並不知道,其頭頂的螺髻石居然是可以活動的,其上的花紋還有排水的作用。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如果您想知道,就讓小編來為您揭秘:

樂山大佛頭頂藏著秘密,螺髻石竟是活的,而且螺紋還有排水的作用

(本文所有圖片,全部來自網路,感謝原作者,如侵犯您的權利,請聯絡本號作者刪除。圖片與內容無關,請勿對號入座)

樂山大佛又名凌雲大佛,位於四川省樂山市南岷江東岸凌雲寺側,其位置緊瀕大渡河、青衣江和岷江三江匯流處。作為一處著名的景觀,樂山大佛並非只是一處景觀造像,而是真正的“水利工程”。作為三江匯流之處,樂山大佛未建造之時,曾因為水流湍急匯聚而導致船隻大量傾覆。為拯救蒼生,平滅水患,當地寺廟的海通和尚便以寺廟的名義招募工匠,於樂山在崖壁上鑿雕佛像,但佛像未建造完畢,海通和尚便駕鶴西遊。

樂山大佛頭頂藏著秘密,螺髻石竟是活的,而且螺紋還有排水的作用

後又有劍南西川上任的一位節度使,此人名叫章仇兼瓊,他為了完成海通和尚的遺願,甚至不顧族人的反對,居然捐出了自己的俸銀,用了近十年的時間才將大佛肩部至腹部位置雕刻完成。在此之後,出任劍南西川節度使的韋皋又募集善銀完成了樂山大佛的收尾工作,徹底完成了大佛的建造。

作為四川地區一處著名的建築,樂山大佛整體為摩崖石刻造像,其通高為71米,距今已有千年之久,目前已與凌雲山、烏尤山、巨形臥佛等景點組成的樂山大佛景區屬於國家5A級旅遊景區,更是世界文化與自然雙重遺產峨眉山-樂山大佛的組成部分。

樂山大佛頭頂藏著秘密,螺髻石竟是活的,而且螺紋還有排水的作用

樂山大佛並不是一件“死佛像”,而是一件特殊的“活佛”,所謂的“活”絕非是栩栩如生,而是內部設計貫通靈活,古人將其建造成此類模樣,也確實存在著特殊的心思。在樂山大佛的身體內部,設計著許多空槽,其空槽的用途也很簡單,就是用於疏通水道,繼而降低水流的流速,保證石佛身體的乾燥,得以長久地儲存。值得一提的是,在樂山大佛的佛頭頂部,還刻畫著諸多佛螺髻發。據考古專家稱,樂山大佛的頭部位置共有18層螺髻,佛頭螺髻與普通人的頭髮造型不同,其凹凸有致的形狀不僅別緻,而且在佛像雕刻方面,其所用手法也與其他雕像完全不同。

樂山大佛頭頂藏著秘密,螺髻石竟是活的,而且螺紋還有排水的作用

不少人都認為,樂山大佛頭頂上的頭髮都是工匠們完整刻上去的,可事實並非如此,其頭頂上的螺髻只有一部分為雕刻產物,而在第4層、9層、18層處,則各有一條橫向排水溝,它們與普通的排水溝完全不同,其上所用條石,全部都是螺髻石,既起到了美化大佛的作用,更對佛像本身產生了保護,更重要的是,它完美地凸顯了古代工匠們高超的工藝。

樂山大佛螺髻條石結構的發現,源於1991年一次重要的修繕工作。當時的文物修復專家們利用現代工藝,對大佛進行了一次較為系統地修繕,就在眾人進入到佛像內部之時,有專家意外的發現了其頭頂螺髻的條石結構,並且他們還對大佛的螺髻數目進行了統計,確定螺髻數量為1051個,其中在佛像右腿凹部中拾得的遺存螺髻石共三塊,螺髻石存在兩塊完整部分,長為78釐米,頂部31。5×31。5釐米,根部24×24釐米。有趣的是,古人為了能夠更好的將螺髻石進行固定,還特意在其空隙之內加碎石塊進行嵌就,並於螺髻表面抹兩層錘灰,厚度各為5-15毫米。

樂山大佛頭頂藏著秘密,螺髻石竟是活的,而且螺紋還有排水的作用

樂山大佛螺髻因常年受雨水侵蝕,目前縫隙碎石已經腐朽嚴重,出現鬆動的跡象,螺髻石隨時存在脫落的可能。為了能夠保護大佛不被風雨侵蝕,考古專家們特意將大佛螺髻石進行了加固,而那些脫落的螺髻石,則放入博物館內進行珍藏,如此才能讓遊客們有幸在博物館中靜觀螺髻,感受古代工匠的匠心工藝,欣賞螺髻石紋理之優美,沉浸於古樸的沉澱文化之氣息。

樂山大佛頭頂藏著秘密,螺髻石竟是活的,而且螺紋還有排水的作用

可以毫不誇張的說,如果樂山大佛內部沒有精巧的設計,其排水系統也將會被摧毀,在生產力有限的情況下,古代工匠能夠在有限的條件下創造奇蹟,的確是創造了一個奇蹟。樂山大佛在治理水患的過程中,為當地民眾做出了重要的貢獻,同時也凸顯了人類改造自然與命運抗爭的勇氣。

參考資料:《唐代秘史》王薇著 陝西出版社出版

文瀾海潤工作室主編文秀才,本文撰寫:特約歷史撰稿人:常山趙子蟲

TAG: 螺髻大佛樂山佛像工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