旅遊汙名化值得警醒

摘要

“汙名(stigma)”一詞最早來源於古希臘,意指一種圖騰標記。後指刻在或烙在奴隸、罪犯、叛徒等人身上的一種身體標記,表示這些人是不受歡迎的,需要回避和遠離。曾幾何時,旅遊業也出現了汙名化,旅遊地方汙名、旅遊組織汙名、旅遊職業汙名和旅遊者汙名已經讓行業徒增不堪之苦。

旅遊汙名化值得警醒

時代應當讓勞動者更有尊嚴,職業汙名的客觀存在卻對此構成了威脅(周曄等, 2020)。由於社會認同理論的內群體偏愛和外群體貶損(Ashforth et al。, 1989),優勢群體必然會透過歧視外群體進而提升內群體的自尊及社會地位,這導致了汙名化現象不可避免(Meisenhach, 2010)。此外,我國社會急劇轉型帶來的信任危機在網際網路和自媒體的催化下不斷擴散和加劇,導致我國社會的汙名化現象不斷增加,汙名化帶來的負面影響愈發嚴重(陳卓, 2018; 蘭悅, 2018; 盧山, 2018; 張華, 2018),甚至已經出現泛汙名化的問題(張昱等, 2013; 蘭悅, 2018)。近年來,層出不窮的旅遊亂象引起了社會各界的口誅筆伐,如2018年的黑龍江雪鄉宰客事件、2017年北京多家五星級酒店衛生事件、2015年青島大蝦事件以及近幾年多起雲南導遊事件等亂象,使我國旅遊行業遭受到了社會公眾強加的汙名,普遍面臨著職業汙名的威脅,如博彩業從業人員、空乘人員、導遊、酒店從業者、餐廳服務員、旅遊攤販等等,都無一倖免地面臨著職業汙名危機(Li 等, 2020)。當前,社會強加給旅遊業的職業汙名給從業者甚至整個行業帶來極其負面的影響,嚴重製約著我國旅遊業的高質量發展。

除了旅遊職業汙名外,旅遊活動中其他方面的汙名亦引發了諸多不良影響,值得引起我們的警惕和關注。本期專題聚焦關注旅遊活動中的汙名問題,首先對汙名這一學術概念進行簡要介紹,隨後分類別介紹與汙名相關的旅遊研究,從《旅遊學刊》、Tourism Management、Academy of Management Journal等期刊選取了10篇經典文獻和前沿研究與大家分享。希望本文能引起更多學者共同關注旅遊中的汙名,為未來旅遊領域的汙名研究帶來有益思考。

旅遊汙名化值得警醒

什麼是汙名?

“汙名(stigma)”一詞最早來源於古希臘,意指一種圖騰標記。後指刻在或烙在奴隸、罪犯、叛徒等人身上的一種身體標記,表示這些人是不受歡迎的,需要回避和遠離。1963年,Goffman將汙名引入人文社會科學領域,使之成為一個學術概念。他將汙名定義為使個體異於常人的一種不被信任和不受歡迎的特徵(例如,軀體畸形、精神疾病、越軌行為等),這種特徵降低了個體在社會中的地位,使一個完美的、有用的個體變成一個有汙點和喪失了部分價值的人。可以說汙名是社會對某些個體或群體貶低性、侮辱性的標籤。他將汙名群體分為具有外部鮮明特徵的汙名群體(如酗酒者、被毀容者、殘疾等)和擁有“不可見汙名”的群體。(張寶山等, 2007; Goffman, 1963)。當前,被大多數學者接受,受到廣泛認可的是來自Link和Phelan的定義。Link和Phelan(2001)將基於社會結構的權力概念引入汙名研究,從群際關係角度系統化地總結了汙名的作用過程與影響,強調汙名是綜合了貼標籤(label,標記差異)、負面刻板印象(negative stereotype)、社會隔離(separation,區別他我)、地位喪失(status loss,社會貶低、自我貶低)和歧視(discrimination,社會排斥)這5個要素,當這5個相關的成分同時出現時,汙名就存在了。同時,被汙名的程度視社會、文化、經濟和政治權力的可得性而定,汙名是優勢階層與弱勢人群之間權力差異的產物。

旅遊是一個涉及眾多利益相關者的複雜現象,目前關於旅遊汙名的研究大概可以分為4類,分別為旅遊地方汙名、旅遊組織汙名、旅遊職業汙名和旅遊者汙名。以下將會分別針對這4類旅遊汙名展開論述。

旅遊汙名化值得警醒

旅遊地方汙名

旅遊地方汙名源自於人們強加給地方的不良形象,主要是康養旅遊、旅遊負面現象的產物。在研究中,目前主要是關於康養旅遊帶來的負面影響,缺乏旅遊負面事件對旅遊地造成汙名的研究。

康養旅遊在近幾十年快速發展,它有益於遊客的身心修復,但卻也帶來另一些問題,如因病患集聚使得地方遭受汙名化。Wang等(2020)以廣西巴馬縣這一新興康養旅遊目的地為例,採用空間汙名的概念,探討當地居民如何感知、體驗和管理康養旅遊的負面影響。該文采用質性研究方法,作者們在巴馬坡月村實地調研,透過參與式觀察、非參與式觀察和深度訪談收集資料,共採訪了53名當地居民、巴馬縣旅遊局局長、坡月村村長、8名遊客和11名非本地人的小企業家,並用主題分析法分析資料。對於康養旅遊導致的空間汙名,文章揭示了當地居民的複雜經歷、情緒和態度。研究發現,當地居民意識到他們受到外來人的歧視,他們強烈反對汙名化巴馬,否認“癌症村”的標籤,認為巴馬與其它地方並無區別。他們一方面想拒絕患病遊客為巴馬擺脫汙名,但另一方面又高度依賴康養旅遊所帶來的巨大經濟效益,支援康養旅遊的發展。然而,隨著社會對巴馬汙名化的泛化,當地居民越來越擔心和恐懼患病遊客給他們帶來負面影響,於是居民們從社會上和空間上與潛在的癌症患者進行區隔。他們把患癌遊客稱為“其他人”,拒絕將房子租給疑似患癌的遊客,故意將自己和康養旅遊者居住的地方(百魔屯)分隔開,並且主動與任何感覺被汙染的空間保持物理距離。另外,居民們將自然景觀的破壞和環境的惡化怪罪於康養旅遊者,認為他們應該擔負責任。該文章創新性地展現了外部世界對當地社群的汙名以及當地人對康養旅遊者的汙名問題。

旅遊汙名化值得警醒

圖1 康養旅遊對目的地的負面影響

旅遊組織汙名

Hampel和Tracey(2017)透過對世界上第一家旅行社進行案例研究,深入探究了旅遊組織如何實現去汙化的問題。以Thomas Cook的發展歷史為基礎,他們分析了蒙受汙名的旅遊組織是如何在英國精英群體中從汙名化走向合法化的過程,並構建了一個組織去汙名化的模型。研究發現,施汙群體汙衊一個組織,是因為他們擔心該組織威脅到原有道德秩序,進而他們發動旨在削弱或消滅該組織的持續攻擊。Hampel和Tracey的模型表明,一個經歷過強烈反對的組織可以透過兩個步驟來消除其汙名並獲得合法性:首先,該組織參與能夠減少汙名的工作,旨在透過表明它不會對受眾構成威脅來儘量減少大家的公開敵意。第二,從事消除汙名化的工作,旨在透過表明它能夠在社會中發揮積極作用來獲得施汙者的支援。該文章不僅很好地提出了組織實現去汙名化的具體措施,還展現了施汙者如何形成組織汙名,及其隨著時間推移的動態變化。

旅遊汙名化值得警醒

圖2 組織去汙名化的對話模型(A Dialogical Model of Organizational Destigmatization)

旅遊職業汙名

旅遊職業汙名是目前關於旅遊與汙名研究較多的領域。Wildes較早對旅遊職業汙名問題展開了跟蹤研究,她關注的是餐飲行業的職業汙名問題。Wildes(2005)探究餐飲服務員的職業汙名感知對其離職傾向、職業推薦意願的影響。研究透過分析241份問卷發現,餐飲服務工作者普遍感知到職業汙名,其汙名感知與餐飲業留職意願和職業推薦意願呈負相關。其中,青壯年(18-35歲)的感受尤為強烈,因而他們往往將這份工作視為臨時工作,不會維持長期僱傭關係。隨後Wildes(2007)在此基礎上進一步探究解決辦法,考察餐飲企業對員工的內部服務質量能否有效緩解職業汙名帶來的影響,幫助企業吸引和留住員工。研究發現,內部服務質量能夠調節職業刻板印象感知對離職意願的影響,透過提高餐飲企業對服務員的內部服務質量,能有效地降低員工的汙名感知,並進而提高他們的留職意願和職業推薦意願。

旅遊汙名化值得警醒

圖3 Wildes(2007)研究模型:內部服務質量、職業刻板印象與行為意願

Li等(2020)對媒體報道在旅遊職業汙名的形成過程中的作用展開了深入探討。他們指出,隨著網際網路和自媒體的迅猛發展,新聞資訊的影響已經滲透到生活的方方面面,極大地影響了人們的客觀判斷。媒體產生的新聞和職業討論對職業形象產生了雙重影響:新聞資訊不僅可以透過正面新聞和行業討論提高職業聲譽,還可以透過負面新聞和討論導致職業汙名。該文章結合刻板印象內容模型和BIAS Map模型,分析新聞資訊對形成導遊職業汙名的作用,並探究職業刻板印象(能力與溫情)的中介作用以及資訊來源(政府媒體、市場化商業組織媒體和個人媒體)的調節作用。他們透過三個實驗發現了關於導遊職業的新聞資訊效價(指正面或負面新聞)可以顯著影響公眾對旅遊職業汙名的看法。在有關從業者能力的新聞資訊中,正面的新聞資訊能有效降低公眾對旅遊職業汙名的感知,並且能力刻板印象在其中起到部分中介作用。但這一關係對於有關從業者溫情的新聞資訊則不顯著。此外,研究發現:來自商業機構和個人網路媒體的正面新聞資訊能夠促進公眾對導遊職業的能力和溫暖的感知,弱化其對導遊的負面刻板印象,但來自政府媒體的新聞卻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反而進一步加重了公眾對導遊職業的汙名。在此基礎上,黎耀奇團隊(2021)還進一步考察了旅遊職業汙名對導遊隊伍帶來的影響。他們聚焦於旅遊業的職業汙名現象和人員流失問題,以資源儲存理論為基礎,探討旅遊從業者職業汙名感知對其離職意願的作用機制。透過對329名旅遊從業者進行問卷調查,多元迴歸分析結果顯示:旅遊從業者的職業汙名感知正向影響其離職意願;自我效能感正向調節人際關係壓力對離職意願的影響;旅遊從業者人際關係壓力中介職業汙名感知與離職意願的關係,且這一中介關係受到自我效能感的調節。他們總結到,旅遊業從業人員有較高的職業汙名感知,進而影響其人際關係壓力和離職意願,不利於行業隊伍穩定。鑑於此,旅遊管理者應加大對從業人員的重視,從培訓與開發、績效和薪酬等方面來構建資源平衡型的人力資源系統,透過增加員工可從組織獲取的資源,提升其對職業汙名和人際關係壓力的應對能力。此外,除補充內部資源外,旅遊業管理者還可以從外部輿論入手,聯合政府、公眾媒體等公信力較高的組織,對公眾進行教育,在全社會構建職業平等的價值觀,減少旅遊從業者的不公正待遇;幫助公眾全面瞭解旅遊從業者的生存狀態、工作內容,建立起他們真實的職業形象,倡導社會大眾給予旅遊從業者充分的尊重。旅遊從業者較高的職業汙名感知從側面反映出公眾對業界人員道德素質的不滿。因此管理者需要加強對從業人員的素質建設,提升其服務意識,進而在公眾心中樹立良好的職業形象,減少旅遊業職業汙名。最後,由於自我效能感高的個體,職業汙名造成的人際關係壓力對離職意願的影響更強。因此企業需要提升職業和崗位的吸引力,透過職業規劃、晉升、工作環境改善等方式留住這類人才,減少優秀人員的流失。

圖4 旅遊從業者職業汙名感知的作用機制

旅遊非正規就業者群體的汙名問題引起了孟威(2020)的關注。旅遊非正規就業者對旅遊經濟作出了很大貢獻,但卻承受著一定程度的汙名。文章從汙名化的視角研究公眾如何評價旅遊非正規就業者,尤其是其負面評價,以及非正規就業者的應對策略。文章以廣東海陵島為案例,在2009年、2012年、2016年進行了3次實地調查,獲得31份公眾樣本(包括社群居民、遊客、政府官員、旅遊企業正式員工)和50份非正規就業者樣本(包括流動攤販、司機、旅遊勞工等)。作者將公眾的汙名化敘事形成22個指標,12個亞類,並最終提煉為5大類。研究發現,公眾對非正規就業者的汙名普遍存在,其中職業特徵和日常行為是最顯著的汙名特徵;存在地域偏見,且形成了地域歧視鏈;主客之間存在社會隔離,交往意願不強,且偶有糾紛;疾病歧視不顯著。不同主體對旅遊非正規就業者的汙名認知與旅遊地發展階段存在比較明顯的正相關,伴隨旅遊從探索向停滯進展,汙名也越來越從心理層面走向行動層面。然而,旅遊非正規就業者在公眾汙名的壓力下,並沒有帶來“高自我汙名”,而是形成了一種“低汙名、高自尊”的狀態。文章將非正規就業者應對汙名的過程理解為非正規就業者在汙名下的自我建構,這種建構既是獨立的,也可能是相互依存的,既是個體過程,又是群體過程,並提出“個體—情境”解釋框架。作者認為,在該框架下,非正規就業者不僅具有了生存技能、應對危機的能力,也能夠適應旅遊經濟規律,掌握應對政府運動式治理的技巧,擁有了選擇能力和對抗公眾汙名能力,保持了相對積極的狀態。

旅遊汙名化值得警醒

圖5 “個人-情境”互動模型(旅遊非正規就業者的汙名邏輯及應對)

旅遊者汙名

旅遊者汙名是旅遊學者著重關注的另外一個主題。Moufakkir學者持續關注旅遊者的受汙感知及其應對策略。Moufakkir(2015)首先研究遭受汙名的遊客如何看待和應對令人失望的旅遊,探討了旅遊業中的汙名理論。他採用質性研究方法深入分析了到荷蘭探親的阿拉伯/穆斯林遊客的旅遊體驗。由於歷史問題,來自阿拉伯地區的移民在荷蘭普遍遭受汙名,進而探親遊客也不可避免地遭到歧視和排斥。汙名化破壞了阿拉伯/穆斯林遊客的遊客身份,激發了他們的羞恥感、困惑和憤怒。Moufakkir(2020)進一步探究受汙名遊客的應對策略,他關注戴面紗和不戴面紗的阿拉伯/穆斯林女性遊客是如何管理她們在西方旅遊目的地受到的雙重汙名,她們不僅遭受有關移民的汙名,還遭受宗教信仰上的汙名。被汙名的遊客對汙名化的反應不同,她們試圖採取不同的應對方式,如接受汙名、隱藏身份與偽裝。Moufakkir的研究揭示了包含種族歧視、宗教歧視和性別歧視的複雜汙名問題,併為跨文化研究開闢了新的道路。

關於旅遊者汙名的問題,Neal(2020)提出了這樣一個問題:“到泰國旅遊的西方男性如何在道德上辯解他們僱傭泰國性工作者的行為?”為了回答這一問題,作者借鑑“骯髒工作(dirty work)”的研究框架,引入“骯髒顧客”的概念來分析性旅遊者,揭示了遊客因與性工作者接觸而可能遭遇的汙名和道德汙點,以及男性遊客們的應對措施。作者採用質性研究方法,透過對一個到泰國進行有償性行為的西方男性聚集的線上聊天網站進行話語分析,發現:男性遊客們為了消除潛在的外部批評和內部道德問題,他們否認性工作的道德汙點,抵制外界對該工作及其角色的負面描述,尊重、同情和善待性工作者,對性工作者產生情感依戀,進而與施汙群體劃清界限,使自己從性旅遊的汙名中解脫出來。Neal對這一特殊群體的關注,讓我們進一步加深了對職業汙名和旅遊者汙名概念的理解,以及對二者之間複雜聯絡的認識。

旅遊汙名化值得警醒

結論

關於汙名的研究在西方已經有半個世紀的歷史,近幾年在旅遊研究中越來越受到重視,但總體而言仍是一個我們知之甚少的問題。本文推薦的這10篇文獻讓我們看到,在旅遊情境中存在一些不可忽視的汙名問題,例如與鄰避效應相關的居民對旅遊目的地的汙名化,以及某些遊客群體在異地的汙名化,特別是跨文化之間的衝突。但根據旅遊與汙名相關文獻可以發現,目前主要是幾位學者在持續關注。我們對於旅遊汙名的前因、後果,以及去汙化策略的研究還遠遠未能形成體系,期待有更多的學者關注旅遊汙名問題,讓旅遊組織獲得更高的組織合法性,讓旅遊從業者更有尊嚴地工作,讓旅遊者更加快樂地享受旅程,實現旅遊業的高質量發展。

附錄:

旅遊汙名化值得警醒

圖片來源 || https://everypiecematters。com/jget/volume01-issue01/an-assessment-of-the-stigmatization-of-school-counseling-services-in-developing-countries。html; https://www。slideshare。net/danielledirks/goffman-stigma-1963

原標題:專題聚焦 | 旅遊與汙名

圖片來自Unsplash,基於CC0協議授權

TAG: 汙名旅遊職業就業者遊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