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秋後的飲食

昨日立秋

立秋是秋天的第一個節氣

也是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三個節氣

當太陽達到黃經135度時

為立秋節氣開始

意味著炎熱的夏天即將過去

涼爽的秋天就要到來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中對它解釋道:

秋,揪也,物於此而揪斂也

所謂“揪斂”,本意是抓住,引申之意

到了這個季節

天地趨於收斂,萬物漸次成熟

立秋後的飲食

雖然謂之“秋”

但立秋卻是二十四節氣中

僅次於大暑小暑的第三熱節氣

立秋節氣只預示著炎熱的夏季即將過去

然而,還不是現在

因為,往往還有“秋老虎”的襲擾

氣溫不能明顯下降

也就導致

立秋≠入秋

但只要溫度有細微的變化後

植物往往是最先有反應

於是這才有“

一葉落而知天下秋

”的成語

立秋後的飲食

立秋三候:一候涼風至

二候白露降;三候寒蟬鳴

立秋後的飲食

立秋後的飲食

●蓮蓬、藕、鮮蓮子湯、鹽西瓜籽

立秋之日,戴楸葉,吃蓮蓬、藕,曬伏姜、賞茉莉、桅子蘭、芙蓉等花,先帝愛鮮蓮子湯,又好用鮮西瓜種微加鹽焙用之。(《酌中志》)

●包餃子、烙餡餅,貼秋膘、咬香瓜

昨日立秋,爆烤涮業經上市。一般商店住戶,均應節“貼秋膘”。包餃子,烙餡餅之習俗,不減於前。其窮極無聊,無膘可貼者,亦以“咬香瓜”,虛應故事。(《世界日報》)

●吃瓜

立秋日,食瓜,或以赤豆七顆和水吞之,以防瘧痢。(《常熟縣誌》)

立秋日,食瓜,飲新汲水,雲令人不瘧痢。(《嘉定縣誌》)

立秋之時食瓜,曰咬秋,可免腹瀉。(《津門雜記·歲時風俗》)

●赤小豆

飲秋水,吞赤小豆七粒,闢疫痢。(《節序同風錄·立秋》)

●黍糜

食黍,嘗新採新黍,砑麥和劑,蒸熟,又糝以麥面,和勻,隔一宿,為餅,油煎食,甘如飴,曰“黍糜”。(《節序同風錄·立秋》)

●煮餅、水溲餅

立秋,食煮餅及水溲餅。勿多食豬肉,損人神氣。(《月令》)

●鱔魚

每年立秋以後,四鄉谷熟田肥,鱔魚出產特多,正是大快朵頤的時候。

立秋後的美景

立秋後的飲食

立秋後的飲食

來度過一個美好秋日吧!

TAG: 立秋節氣食瓜秋日節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