歷史上的幾次福建移民潮,為何都選擇“下南洋”?

南洋這個詞,總是透著一種蒸汽波的夢幻之感,那裡有碧海藍天,珍珠島嶼,飄香的榴蓮和婆娑的椰林,當然還有著濃郁的華僑文化。

過去,對於華人來說,南洋更像是一片古老而綺麗的淘金熱土,它歷史發展的背後蒸騰著辛辣熱血的淘金夢,也飽含了無數人富貴險中求的奮鬥和冒險。

在我國的歷史發展中,位於東南沿海的福建省曾有過幾次大規模的“下南洋”移民浪潮,一代代愛拼敢贏的福建居民坐著舟楫行船,展開了一場場浩浩蕩蕩的“下南洋”行動。

大批移民在那裡工作定居,落腳紮根,最終塑造出了東南亞獨特的華人文化——高大整飭的騎樓,神聖肅穆的媽祖廟、關帝廟,街邊小食店裡的肉骨茶、雲吞麵,飛簷翹角的福建同鄉會館,還有隨處可見的操著閩南話的生意人……

時至今日,福建華僑對南洋的影響依舊清晰可見。

歷史上的幾次福建移民潮,為何都選擇“下南洋”?

一、福建人為什麼要下南洋?富貴險中求,愛拼才會贏

南洋廣義上來說就是今天的東南亞地區,包括印度尼西亞、菲律賓、新加坡、泰國、越南、緬甸和馬來西亞等地。

據統計,福建約有近1600萬華人華僑,其中有超過1200萬人生活在東南亞。對此有人可能會產生一個疑問——為什麼會有如此多的福建人選擇背井離鄉,遠赴南洋闖蕩呢?

其實最主要的原因是為了謀生。福建位於我國東南沿海地區,有著“八山一水一分田”的地形地貌,那裡河流短促,平原稀缺,山地面積約佔土地總面積的90%,剩下能耕種的土地又都是不適宜種植莊稼的紅壤、赤紅壤。

這就導致自古以來,福建地區農業發展不利,經濟落後,在很長一段歷史時期,福建當地非常貧窮破落,不少人過著忍飢挨餓的生活。

歷史上的幾次福建移民潮,為何都選擇“下南洋”?

如此一來,當地人不得不另尋出路——謀生計、四處打拼,只有這樣才能維持家庭生活,改變個人以及家族的命運。

幸而上帝給福建人開了另一扇窗,狹長曲折的海岸線使得福建海上交通便利,四通八達,於是有很多人在本土發展不利的情況下,選擇背起行囊,下南洋尋找出路。

除謀生之外,福建人下南洋很大一部分原因還在於躲避戰亂。歷史上,每到中國社會朝代更替的時候,就會出現頻繁的戰亂,百姓棄地而逃,成了流民。

在無家可歸之時,由於地緣上的毗鄰,南洋成為了福建移民的避難所和遷居地。尤其是到了清朝末年的時候,中國淪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會,在西方資本主義的衝擊之下,福建的大量農民和手工業者破產,戰爭和貧窮迫使著他們遠渡重洋,到東南亞地區求發展。

歷史上的幾次福建移民潮,為何都選擇“下南洋”?

二、福建移民潮的目的地,為什麼會選擇在“南洋”這一區域?

可以說,南洋對福建人來說是一個謀求生存的寶地。可是能謀生的地方很多,為什麼福建人偏偏選擇了南洋?南洋究竟有著怎樣的風采和誘惑,能吸引一批批福建移民樂此不疲前往那裡?這與南洋的地理、人文和政府支援有很大的關係。

首先,福建和南洋距離較近,具有地理上毗鄰的優勢。

古時候,沒有發達的航海技術,想漂洋過海去別處地方謀生,本身就是一件存在很大風險的事情,許多人殞命在半路上。

所以如果選擇一個距離較近的地方,就能很快抵達目的地,路途中的風險較少,相應的花費也相對偏低。因而與遙遠的拉美、歐洲地區相比,福建人更願意前往南洋,便利的地理位置使南洋成為了福建人移民的首選。

此外,南洋地區適宜生存,那裡有肥沃的土地,溫暖溼潤的氣候,還有碧海藍天的美景。

歷史上的幾次福建移民潮,為何都選擇“下南洋”?

福建當地恰好和南洋的氣候、飲食較為相近,也有著相似的環境和風土人情——同屬海洋文明,百姓多以出海捕魚、經商為生,所以福建人去南洋不會有明顯的不適應或者充滿文化隔膜,反而能很快地融入當地。

其次,促使福建人選擇南洋還因為,當時南洋恰好需要大量勞動力。

19世紀下半葉,在英國、荷蘭殖民統治下的南洋,資本主義迅速發展,各種開發建設不斷展開——修建公路、開採礦藏、創辦工廠、墾荒土地、開闢種植園,種種工程都需要大量勞動力,因此南洋的就業機會非常多,來這裡打工,輕易就能找到一份謀生的工作。

為了吸引華工的到來,西方殖民者還推出了許多頗具誘惑力的福利政策。比如在馬來西亞的砂拉越州,執政國王曾頒佈過一個公告,華人來此就業,政府會提供免費土地給他們耕種;

還會給他們安排臨時住所,同時免費贈送一年大米和食鹽;另外還有專門的警察局幫華人維護治安;只要華人願意,就能夠安全有保障地在砂拉越工作生活。

這樣的移民政策,對於那些飢寒交迫,喪失土地的福建人來說,具有很大誘惑,所以就在此時,一批又一批福建人拖家帶口地遷居到了南洋。

歷史上的幾次福建移民潮,為何都選擇“下南洋”?

最後,還有一個原因是南洋有濃郁的華僑文化作為基礎,下南洋,老鄉見老鄉,後來者能得到很好的依傍。

由於福建人在近代以前就有過多次下南洋的移民浪潮,福建人團結、敢拼,很快在南洋站穩腳跟,許多人在當地娶妻生子、做生意,久而久之,有了財富積累。而後這些發達的閩商會在南洋各地,捐資修建媽祖廟、關帝廟和同鄉會館,使當地的福建人能借此聯結到一起。

在南洋地區,華僑所建的寺廟不僅具有宗教功能,還有許多社會服務功能,比如處理華僑移民之間的矛盾,給同鄉移民帶去各種社會福利等等。後來南洋還出現了許多具有政治色彩的華人社團,他們能夠保護華人的權益,使後去的移民得到同鄉的保護、幫助並獲得歸屬感。

此外,那些在南洋站穩腳跟的福建華僑們,他們本身很享受東南亞殖民國家的教育、衛生、娛樂和文化氛圍,所以也希望自己的家族親人、同鄉能來這裡,一起謀求發展。

於是在他們每次給家裡寫信或者回鄉探親時,就會就會不斷向親朋好友們宣傳、介紹南洋的社會生活,因此也吸引了更多的福建人前往南洋紮根。

歷史上的幾次福建移民潮,為何都選擇“下南洋”?

三、福建人對南洋的影響,如山高,似海深

福建人下南洋歷史悠久,這種移民文化,無論是對福建人還是對南洋來說,都是一種互利互惠,彼此成就的關係。

下南洋的華人勤勞勇敢、吃苦耐勞,為南洋建設立下了不朽功勞。他們成為南洋地區經濟開發的主力軍,透過勤奮和努力,改變了南洋落後的經濟狀況,對當地的生產、生活以及經濟建設,都產生了很大的影響。

一方面,許多華人在僑居國做生意,開商鋪,管理海外貿易,收購當地土特產,銷售當地貨物,從而形成一個溝通中國和海外貿易的商業網路。這些人因為促進了當地的經濟發展,所以也很被當地政府認可倚重,泰國王室就曾表示,“如果沒有華僑,可能宮廷什麼買賣也做不成”。

另一方面,有一部分普通的華人從事手工業和農林牧漁業,他們當鞋匠、金匠、鎖匠、畫家、烤麵包師、鐵路工人、木工、瓦匠、餐館服務人員……各行各業,均有涉獵,這使得華人在當地的社會日常生活中發揮了很重要的組成作用。

歷史上的幾次福建移民潮,為何都選擇“下南洋”?

華人移民的不斷到來,使得南洋的人口迅速增長,經濟和文化也愈發繁榮,除餐館、酒店、理髮店外,賣服裝、布匹、五金、藥材和日用雜貨的店鋪多起來,郵局、書店、洋貨店、茶樓、餐館也紛紛湧現,這樣繁榮多元的社會圖景,華人功不可沒。

與此同時,東南亞華人在政治上的地位也越來越高。泰國前總理他信是華裔出身;菲律賓前總統阿羅約的丈夫是華人;泰國議會上,有三分之二的議員是華裔;馬來西亞,華人從政的例子也屢見不鮮;

而在菲律賓,十大富豪裡有七大是華人,他們賺了錢會大量地回饋當地社會——建學校、醫院和民間文化組織等等。

歷史上的幾次福建移民潮,為何都選擇“下南洋”?

時至今日,福建人下南洋奮鬥的故事已經成為了過去,但他們的血脈與汗水已經融入於南洋的歷史和發展之中。過去福建人奮鬥的心酸和榮光已經沉澱在時光之中,但他們充滿離別、悲情、奮鬥和打拼的故事卻依然不斷地被人們翻閱、回溯。

華人特色已經變成一組無法磨滅的印痕,充斥在南洋的每一個角落,那裡有寫滿漢字的店鋪招牌,有遍佈大街小巷的娘惹菜、肉骨茶、媽祖廟,這些隨處可見的小景無一不展示著南洋獨特的華僑風情。

至於那些站在店鋪門前,說著客家話或者閩南語的商鋪老闆們,他們每個人背後都有著整個家族大海一般廣闊而波瀾的南洋奮鬥史。

TAG: 南洋福建人華人福建移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