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讀東關故事 看南陽發展】南陽城內曾經有過兩個鎮

【讀東關故事 看南陽發展】南陽城內曾經有過兩個鎮

東關是南陽的水陸交通要隘,是元明清三代的文化教育中心、商業中心、道教聖地、佛教聖地、中醫文化聖地。面積約6。4平方公里,人口8。2萬多人。因街道行政辦公駐地一直位於城東關,故名東關街道。

東關行政區地處老城區,卻在南陽古城之外。

這個冠以“東關”二字的行政區,確實是名不副實。人們一般都會從方位上看待狹義上的“東關”,即東城門附近的一片區域。而行政上的廣義東關,是北關和東關加上東北郊的大片區域,是老城的半包圍層。當然,前人把三個區域合而命名為東關自有其原因,即狹義上的東關(萬安寨),也是南陽城最大的關域,是梅花城構圖中最大的一瓣,故舊時人稱大東關,甚至光緒年間的城區地圖上赫然標著“大東關”三個醒目大字。東關在東關、北關、東北郊3個區域中自然處於老大地位,自然擁有更大的指代資格。

古代東關

東關這片土地,處在人類早期文明的發祥地之一。最早的文獻記載,這裡是西周早期古謝國的疆土。最早的城市建設史,開啟於西周後期。春秋戰國時期,這座古城成了各方政治勢力角逐的熱點,宋、楚、韓、秦一度成為它的統治者。於秦時,升格為郡城,為南陽成為西漢名城、東漢陪都奠定了基礎。

東漢,南陽憑著地理優勢和政治優勢一度達到了城市發展的巔峰。對漢代宛城的考古發掘可以斷定,彼時,東關地域已經成為城市的一部分。

東漢“甲第連青山”的宛城,輝煌了200來年,給南陽城的經濟、文化、風俗等留下了烙印。從此,南陽城成為漢代文化表徵裡最顯著的城市之一。“要研究漢文化,必須來南陽。”

此後,兵燹所致,東關及大北關,逐漸荒蕪,至近代,東關地帶只有零星的宗教建築(由醫聖祠發掘的晉碑可以看出),來昭示這一地帶與遠鄉的不同。

唐、宋時期,南陽城失去了豫西南首府的地位,淪落為一個縣級城邑。儘管沒有確切的文字記載,但此期間,東關地帶沒有大的起色。

元、明、清三代,豫西南首府迴歸南陽城,城市得到新的發展機會,加上水陸交通利好條件,驛站和碼頭彰顯著東關在這個古城的影響力。元代,東關已經成為“綰轂水陸”重地。明代,南陽成為王城,明藩國“唐王府”府邸的膨脹發展,外溢的城市建設,給了東關發展的機遇,東關地帶漸漸擴充套件為城市的教育核心和城市給養重地,儼然成為古城“規劃”出來的“新城區”。

清代,由於人口大幅度回升,南北方商業於南陽彙集,憑藉水路優勢的東關繼續平穩發展。至清代後期,隨著政治形勢的發展,東關成為古城的拱衛要地。梅花城應運而生,東關圩寨在四大梅花花瓣中是最大的一瓣。從此,東關固定成為老城的重要部分,其戰略意義、軍事價值、商業價值、政治價值日高。

民國東關

民國時期,南陽城區行政劃分曾經以公安路(今聯合街)為界,分為兩個鎮。公安路以北城區和城郊東關、北關合稱公安鎮,公安路以南城區和城郊南關、西關合稱中山鎮。

據1990年《南陽縣誌》記述:民國24年(1935年)東關屬南陽縣一區公安鎮。

【讀東關故事 看南陽發展】南陽城內曾經有過兩個鎮

上圖為1943年南陽城區圖,黑粗線為兩鎮分界線。畫斜線部分為中山鎮,包括城內南部、南關和西關,寨外一直到臥龍崗。無斜線部分為公安鎮,包括城內北部、北關和東關,寨外直到東白河岸邊。這時,東關(東關、北關、東北郊),屬於公安鎮。

公安鎮機關所在地在西城門南邊,今紅都服裝城附近。

資料來源:《東關街道志》

昨日閱讀榜

支援我們請點贊或使用評論功能

【免責宣告】:本公眾號對轉載、分享的內容、陳述、觀點判斷保持中立,不對所包含內容的準確性、可靠性或完善性提供任何明示或暗示的保證,僅供微友參考!

分享此文出於傳播更多資訊之目的,

如著作權人發現本公眾號轉載了其擁有著作權的作品時,請及時留言通知我們,本公眾號將及時刪文處理。

TAG: 東關南陽公安北關城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