甘肅白酒的“雙子座”

文/萬丹丹

全文:3425字|10分鐘

甘肅白酒的“雙子座”

甘肅的美酒與地理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甘肅是一個偏遠的西部省份,但仔細研究一下就會發現,甘肅是一個非常有意思的地方。

它地處黃土高原、青藏高原和內蒙古高原三大高原的交匯地帶。地勢由東南向西北傾斜,地形狹長,東西長1659公里,南北寬530公里,海拔大多在1000米以上,四周為群山峻嶺所環抱。境內大片乾旱的沙漠、漫卷的風沙、以及荒涼肅殺的邊關和方圓幾百公里的無人區,在隔壁與綠洲的交替出現中向我們呈現了一個多元地理生態下的甘肅。一個大眾眼下的甘肅,就這樣形成了。

但在酒遊記看來,甘肅有著別樣的風貌。能全面深入解讀甘肅的文章寥寥無幾,因為從龐雜的資訊庫中梳理脈絡並深入思考並不容易,但選擇一個“點”作為了解這片西部土地的指南並切入對於甘肅的介紹,相比之下就較為容易了。

酒遊記選擇美酒與地理來幫助我們記錄中國這個最多元、最包羅永珍的省份,在各種歷史、文化、民族的交匯、衝突和相互融合中,我們從地理意義上將甘肅分為兩大板塊——北疆與南國,帶你瞭解一個源自地理、歷史與美酒共同織就的東方腹地。

NO。1

甘肅,從哪裡來?

這是一個看似深奧的問題,但答案又似乎很簡單。從中國的行政區域劃圖上看,狹長的區域形態下,按照地理分割槽大致可以分為兩個區域:隴北與隴南,其中隴北即河西走廊。

2017年9月17日,酒遊記團隊從寧夏的中衛定武高速,轉連霍高速,沿著河西走廊一路向西偏北前行,這是我們第一次踏入這處印象中偏遠荒涼的土地,從張掖到達河西走廊的最西端敦煌,又從敦煌折道至蘭州,進而一路南下,直到隴南。

這一路,縱穿著整個甘肅地域,在驚歎於造物主的神力之餘,我們在一個擁有7000年曆史、黃河與長江共生一省的壯闊之下,尋到了有關“甘肅,從哪裡來”的答案。

中國大西北地區的很多環線都多多少少帶有點悲愴、淒涼的底蘊,但河西走廊這條古絲綢之路,總給人一種孤獨之中獨自守望的堅定。中國的大歷史是2000多年以前在這裡展開的,沒有河西走廊,國土難成其大,國脈難成厚重,國格難成雄渾。駕車沿著河西走廊前行,就像坐上了時光機,穿越千年而來,定睛望向遠方的那刻,整個人都會被戈壁的荒涼和孤獨緊緊包圍。

武威、張掖、酒泉、嘉峪關、敦煌,是河西走廊上不可錯過的大漠城關。自秦漢以來,中原政權與少數民族政權在這裡交織與融合,戰爭與和平,為這裡留下了強悍、厚重、獨特的歷史畫卷。玉門關是河西走廊的終點,它見證過盛世繁歌,也經歷過孤寂落寞。曾經這裡是繁華絲綢之路上的必經關隘,人喊馬嘶,商隊絡繹,而如今它只是一個被塞北的風吹了幾千年的一個用夯土堆砌的遺蹟,這裡孤獨的韻味很濃重。

甘肅白酒的“雙子座”

歷史的烙印深深的印刻在這條“甘肅走廊”上,從北向南,影響著這座本就略顯淒涼的西北省份。但與隴北粗狂淒涼不同的是,遠離了祁連山與沙漠的隴南地區,因為黃河與長江的緣故,竟多了些“孤獨”所對應的“詩意”——

從蘭州經天水至隴南,從黃土高原到秦川巴蜀,粗獷、穩健的黃色與溫潤、秀麗的綠色逐漸過渡。深入隴南徽縣,群山環繞,一望無際充斥眼底的綠,盡收眼底,但比川黔一帶的綠色要略顯粗獷,而比呼倫貝爾大草原的綠多了起伏。這裡雖然看似偏遠,但是生機盎然又活力滿滿。重巒疊嶂,山高谷深,植被豐厚,到處清流不息,隴南這片“南疆”一派燦爛色彩呼之欲出。

鮮明的對比,在甘肅,酒遊記看到了同屬一個省份卻完全不同的兩種地理生態。北國大漠的雄渾厚重,南疆山川的秀麗唯美,撲面而來,偉大的祖國真的令人發自內心的愛和敬畏。

那麼,甘肅從哪裡來?

應該說是:我們在歷史的探尋中尋到了甘肅的氣質,在生態地理中看到了甘肅的風骨。如果從酒遊記的角度解釋的再為具體一點,就需要從美酒看甘肅了。

NO。2

甘肅的味道,需要細品

很多人都說如果路過甘肅,路過蘭州,那一定不要錯過一碗全中國乃至全世界都隨處可見但最正宗的一碗“蘭州牛肉拉麵”,它代表著甘肅的味道。但我想說的是:甘肅的味道,不僅僅集中在一碗麵,還有土生土長在兩種生態環境下的美酒的味道。

隴北的濱河九糧液與隴南徽縣的金徽酒業,是我在這一章節所要重點介紹的甘肅地域文化酒的兩大代表。

一個代表“韌性的味道”,一個代表“陽光的味道”。

1.

濱河九糧液,耗時3個10年,打造11萬公頃的人造綠洲,就像在沙漠中打一眼清泉。

或許對於甘肅西部莽莽漠漠的戈壁瀚海印象深刻,所以當我在張掖遇到濱河九糧液的時刻,才會真切的體會到所謂釀酒人的“一片冰心在玉壺”。

在前往玉門關的時候我曾見到了傳說中“活一萬年不死,死一萬年不倒,倒一萬年不腐”的胡楊樹,之後在我見到濱河九糧液的時候,總會本能的將兩者聯絡。如果讓我選擇一種植物來比作它,我會不假思索的選擇胡楊。

在河西走廊的大環境裡孕育成長的濱河人,用天生具有的創新稟賦和曠日持久的不泯耐心,在這片悲愴的土地上創造了一個難以想象的奇蹟,掀開了白酒行業驚世駭俗的一頁。

甘肅白酒的“雙子座”

廣袤的河西走廊,因位於黃河以西而得名,是中原通往西域的重要通道。因為祁連山冰雪融水的滋養而有了“天下糧倉”的美譽,也有了煌煌五千年的釀造歷史,且多次伴隨著移民潮湧入的釀酒新技術的催生也不斷更新著這裡的釀酒技藝。

或者正是薰染於此,不敢寂寞、敢為人先的濱河人並不拘泥於前人的經驗與成果,他們懂得站在先輩的肩膀上不斷攀登,正是在這種天道酬勤、推陳出新的膽量和氣魄中,經過數十年百折不撓的鑽研和探索,濱河人創造了“九糧香型”,建立了“九糧九輪發酵工藝”,也創造了“隴上瓊漿千萬種,杯中唯見九糧液”的傳奇佳話。

如果僅僅是置身於濱河九糧液,你會很難將這裡和荒涼乾旱的甘肅西部聯絡在一起。到處花團錦簇,綠樹叢生,藍天白雲,鳥語花香,高原生態區所具有的錦繡元素幾乎全部薈萃在這裡。這裡,便是濱河九糧液勵志30年所打造的人造綠洲。

人們常用“十年育樹,百年育人”來形容打造有用之才的不易,濱河所營造的這片綠洲,所耗費的時間卻是整整30年。30年,對一個酒企的發展而言,或許足以見證它的發展壯大,而濱河卻將30年的時間用以改善這裡的生態環境,痴心的執著於用30年的時間來打造一個“人造綠洲”。

甘肅白酒的“雙子座”

所有的付出都會看到成果。自然生態對於濱河的饋贈毫不吝嗇,濱河數年如一日的努力終於由量變引起質變,這裡已不再荒涼戈壁,而是被濱河人改寫為綠意盎然。沙塵因綠化而遁跡,空氣因溼潤而潔淨,濱河本身,就像沙漠中的一處綠洲。

2.

隴南金徽酒,在溫潤如江南的甘肅徽縣,以面向未來、面向文明的制酒觀,釀造著充滿正能量,具有陽光味道的甘肅美酒。

隴南徽縣,似乎與甘肅帶給所有人的想象都“背道而馳”。金徽地處隴南大地,嘉陵江畔,靈山秀水,因屬於長江流域,其釀酒工藝與川黔一帶更為接近,其風格也多出幾分濃郁。在釀酒版圖上,金徽與五糧液、瀘州老窖、劍南春等一道,同屬於長江上游名酒帶,只不過金徽是長江上游最深處、秦嶺最險處的一杯美酒。

甘肅白酒的“雙子座”

金徽酒的“國槐酒海庫”目前在白酒行業具有唯一性:其中有49具國槐酒海自明代萬曆八年開始使用,至今已有400餘年的歷史。據金徽人介紹,先人們之所以用國槐製作酒海,是因為國槐的壽命長,取義“吉祥長壽”,而且國槐耐煙毒能力強,對二氧化碳、氯氣等有毒的氣體有較強的抵抗性。現代科學證明,國槐中含蘆丁,有止血降壓作用。先民們正是利用槐木這種特性製作酒海,對酒質起到了很好的保護作用。酒海的製作過程非常複雜,內部要用膠質狀物質和麻紙粘糊,要粘糊好多層。而這種麻紙也是用徽縣北部山區高橋、榆樹的苟樹皮,錘打成漿,手工漂制而成。

甘肅白酒的“雙子座”

甘肅白酒的“雙子座”

除了最令人難忘的始於明代並一直沿用至今的國寶“酒海”外,金徽酒最讓人印象深刻的便是釀酒師的帥氣、年輕、認真。在我們去過大大小小上百家的中國酒企的釀酒車間中,釀酒師傅的“老齡化”成為常態,但金徽的釀酒車間卻是一群充滿朝氣和創新精神的90後、80後,這是金徽酒的魅力所在,更是金徽酒開拓市場的自信所在。

甘肅白酒的“雙子座”

金徽人有一個鮮明的特徵,就是他們似乎永遠都知道自己是什麼,想做什麼,以及怎麼幹,能力有多大。如今的金徽酒業,正在用過硬的品質立足甘肅,發展西北,循序漸進。或許不多時,金徽酒就會集聚勢能,不鳴則已一鳴驚人。

甘肅境內,北有濱河九糧液,南有金徽酒業,兩種截然不同的生態環境孕育著各具地理特色的生態美酒。從美酒地理的角度來看,甘肅又少了些悲愴淒涼,而是於美酒之中,展現著一個帶有“西北性格”的更為立體的甘肅,或許在這裡可以感受到北方大地的悲愴遼闊與南方山水靈秀之氣的融合。

白酒“雙子座”、一省兩生態,濱河、金徽,兩種美酒,兩種性格,兩種味道,一個悲愴遼闊,一個婉約溫潤,酒遊記筆下一個“二元化”的甘肅形象,赫然樹立。

end

TAG: 甘肅濱河美酒隴南金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