傳承武漢城市精神融創華中重塑武漢城市新記憶

傳承武漢城市精神融創華中重塑武漢城市新記憶

1890年,晚清名臣張之洞創辦中國近代第一家官辦鋼鐵企業——漢陽鐵廠,武漢也因此正式進入重工業時代。1918年至1922年間,漢口申新第四紡織廠和福新第五面粉廠相繼在礄口宗關水廠附近建成,成為我國民族工業史上響噹噹的“申四福五”,同時也開啟了武漢輕工業快速崛起之路。

2019年,時隔百餘年,這兩大武漢工業遺產地塊將在融創華中區域集團的打造下,再獲新生,承載工業遺產的文化意義,傳承武漢敢為人先的城市精神。

百年工業遺址記錄武漢榮光歲月

漢陽鐵廠始建於1890年,隸屬於漢冶萍公司,是中國近代民族工業的起點,也是武漢工業發源地。2017年,漢冶萍公司——漢陽鐵廠被工信部列入第一批國家工業遺產名錄。在這片曾經鋼花綻放、鍋爐轟鳴的土地上,留存著工業遺產建築共17處。

漢口申新第四紡織廠和福新第五面粉廠曾是武漢輕工業領軍者。福新麵粉五廠舊址於2011年被列為武漢市文物保護單位,是一棟5層鋼筋混凝土結構大樓,現存於漢江北岸的礄口區鐵橋北村2號。漢口申新第四紡織廠現存兩棟工業遺產,分別是漢口申新紗廠廠長住宅舊址(三級工業遺產保護建築)和漢口申新紗廠職員住宅舊址(三級工業遺產保護建築),是武漢工業遺產重要組成部分和近現代重要史蹟遺存。

“融創·武漢1890”開啟漢陽鐵廠“歷史之門”

漢陽鐵廠是武漢這座城市歷史的見證。歷史需要銘記,文化自當傳承。漢陽鐵廠遺址的保護性開發,將繼續傳承城市的百年精神,為城市復興鑄造“鋼鐵之魂”。

目前,承載著工業遺產文化復興的城市使命,融創華中將再現武漢百年榮光,把漢陽鐵廠打造成一個具有廣泛影響力的工業遺產文化專案——“融創·武漢1890”,樹起城市文化復興的標杆。融創華中將遵循工業遺產構築物保護原則,將工業遺產注入到景觀營造的各個角落,將文化滲透到空間的多個細節。

在張之洞與武漢博物館旁邊,融創華中將打造一扇“歷史之門”,通往被全新賦能的工業再造體驗區。罐裝車間(市級工業遺產)將被改造為工業展廳,重現漢陽鐵廠百年榮光。融創華中將在儘可能保留建築結構和式樣的情況下對其改造,實現工業特色風貌與現代生活的有機結合。改造後的展廳將對公眾開放,還原當時的場景,陳列百年鐵廠的元器件,講述漢陽鐵廠的故事。原來的製氧車間(市級工業遺產)二樓將被打造成休閒區域,讓遊客的腳步在這裡停留,細品百年沉澱的歷史。

此外,融創華中還將整合多樣化複合產業,以多元業態提升城市活力,實現形象、產業、功能、空間四個升級,形成綜合產業區,為區域賦能,助力城市文化復興。這裡將有以工業遺產改造為基底打造的工業博物館,也將有為“武漢設計之都”定製的設計創意區,還將有以“長江之心”藝術飄帶為主題打造的藝術活力區,以及以武漢未來之城為依託打造的智慧商務區。

“融創·一江源”繼續滋潤武漢這座城

1906年,浙江商人宋煒臣建立宗關水廠。1909年,第一滴自來水從漢江經由宗關水廠上岸,讓武漢成為我國最早通自來水的八大城市之一。

飲水思源,“融創·一江源”由此而生。

宗關水廠,滋潤了漢口百姓的日常生活。融創華中將用它的建築語言,在這裡接續講述屬於漢口的城市故事。

對於福新麵粉五廠舊址、申新紗廠廠長住宅舊址和申新紗廠職員住宅舊址三棟工業遺存,融創華中將根據武漢市統一規劃,按照修舊如舊的原則,進行修復和保護。

此外,融創華中將延續歷史的建築語言,致敬武漢輕工業發源地,即提取礄口濱江工業遺產的色彩、建築符號,傳承民族工業文化,喚起人們的場所記憶。譬如在配套小學的設計中,延續傳統,用紅磚繼續承載武漢這座城的記憶。

同時,在幼兒園的設計中,用剖屋面呼應宗關水廠的拱形建築元素,幼兒的活動單元、教學單元和辦公輔助單元錯落有致,構成有韻律感的立面。

在這裡,還將實現歷史與現代的碰撞,現代化的建築與百年工業遺產,形成尺度適宜的濱江介面。在漢江邊,融創華中規劃打造一條觀景生態綠廊,這條長廊將成為寬敞多元的體驗帶、漢江邊的城市陽臺。

保留歷史,創新未來。“融創·武漢1890”“融創·一江源”是融創華中區域集團公司的城市標杆產品,也是融創華中“歸心知造”理念,特別是“城市價值共同體”理念的具體實踐。

敬畏城市的歷史,尊重城市的文化,消除城市中人與人之間的疏離感,融創華中努力促進人們與城市的情感連線,加深對於城市的認同。

資料來源:融創華中區域集團

《 人民日報 》( 2019年11月29日 15 版)

TAG: 融創遺產工業武漢華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