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里古槐探秘

七里古槐

成三順

槐樹在合陽境域房前屋後,溝邊地邊,可謂隨處皆是,其樹型高大,其羽狀複葉和刺槐相似,花為淡黃色,可烹調食用,也可作中藥或染料,莢果俗稱“槐米”,是一種中藥。花期在夏末,和其他樹種花期不同,是一種重要的蜜源植物。花和莢果入藥,有清涼收斂、止血降壓作用;葉和根皮有清熱解毒作用,可治療瘡毒;木材供建築用。種仁含澱粉,可供釀酒或作糊料、飼料。皮、枝葉、花蕾、花及種子均可入藥。合陽人對槐樹的印記可謂深刻在骨子裡情懷,大凡上世紀五六十年代出生的人們對巷道里的大槐樹至今記憶猶新,然而,對於歷經短缺經濟,靠木材做建築、做傢俱、做飯、取暖時代過來的人們,腦海裡的槐樹到底能長多大?留存在世的古槐樹到底還有沒有?仍持疑慮?

答案是明確的,有,就在陝西合陽縣。合陽縣不但有城關辦事處郭村社群大郭村的1000年古槐一個,800年古槐一個,更有城關街道辦七里村1500年的古槐一個。

郭村社群的兩個古槐筆者是作為駐村第一書記、工作隊隊長之際親眼目睹並採訪傳播的,而印記裡得知的“七里古槐”到底是什麼樣子?則是專程的一次激情采風。

那天中午天氣晴朗,忽感心血來潮,想看“七里古槐”去。天氣預報將有一股寒流來襲,伴有小到中雨,心想,如此刻不去,假日將沒有大片時間出遊,時間對於筆者來說,排得滿滿當當,民間文化志願者就是這麼“傻”,自給自找罪受。

因未去過,待打聽清楚古槐的大致方位,忙完手頭緊事,已到了下午3點,天空濃雲密佈,冷風嗖嗖,隨騎老牌名車——-飛鴿加重腳踏車前往一探究竟。

及至一路上坡騎行到九龍大道身已出汗,左拐一路向西直行經合陽開發區到前方遇三叉路口,問一打工人士“七里古槐”去處,人家說他不是當地人,不知道。於是,到最近的巷道問路吧,到得巷道,見一老者在巷道里的玉米堆前分揀晾曬的玉米葉子,旁邊的一男一女見天氣不好,用篷布蓋玉米,應該是一對夫妻,問清了古槐去處,見老者上了年紀,隨一細問老者高壽多少,那男的答說:“93歲,是他母親。”再問得知他母親叫:李秀蓮,七里村一組人也,於是遂邀請老人家的兒子給筆者和老人照了一張合影照片。

從村東向村西騎行不遠,出村西口就看到了古槐身影,到跟前周遭是正在建設的廣場,大風吹得塵土飛揚,廣場西邊做的圍牆,從圍牆北口向西瞭望臨溝,古槐就位於七里村西口空曠的廣場西北部位置,高大雄偉,佔地幾分,雖已深秋,仍綠蔥蔥,枝葉覆蓋著幾分地勢。

古槐樹身寬大,枝葉低垂,滿身的滄桑年輪,樹皮粗躁,臨地的根系長出一塊塊暴凸的腳筋,中空,木朽,就像一位老人年事已高,高大的身軀實在支撐不住無力地用兩手柱地,但就在柱地的剎那,它似柱非柱,似柱而不倒,雖然樹身被撕裂但仍連著筋脈,兩主枝如兩手雖倒向兩邊,東西各一枝著地,其狀如龍,根扎大地,身軀頑強地迎向空中,展開枝蔓吸收天地之雨露精氣,屹立不倒,歷經1500餘年,其頑強、其堅韌、其志堅、其偉岸、其骨氣,令世人驚奇、驚喜、驚訝、驚呆、驚醒,於是人們用六七根鋼筋水泥柱支起它的枝蔓,保護它,並立碑紀念,才讓後人看到這一存活1500年的珍稀古槐新貌。

我圍著古槐走了一圈,南邊和東北邊應是最好的觀賞角度。東北邊古槐旁聳立著一座署名“七里古槐”的碑,碑的後邊有碑文,北邊地上有三個石滾子支撐著一個碾盤,由南到東到北地上還有五個石滾子,或立或倒,古槐的外圍用磚沿著地面圍了一圈保護範圍。

我信步虔誠地走到古槐跟前,擁抱撫摸著它滄桑的身軀,聽它給我敘說,透過1500年時空穿越,似給它安慰、似給它鼓勵、似給它信念,然後我退後幾步,站立在它的正南方,虔誠、莊重、真心地為它三鞠躬。

古人云:“人有善念,天必佑之。”當天,我一遇93歲古稀老人李秀蓮,有朋友說我遇到老壽星了,福來了:二是如期與古槐相見,但風很大,天陰沉,我攜帶的兩個宣傳橫額能不能正常懸掛展開,我心裡沒底,要是被風吹得纏到樹枝上,那可壞了,取都取不下來。

但就在我一人忙活得先後將兩個橫額懸掛起來時分,大風雖未停止,但奇蹟出現了,古槐好像明白了我的心意,應了古人說的那句:“心有靈犀一點通”,就在我用手機和照相機從不同角度拍照時,古槐顯靈了,它讓風向將橫額從後邊吹向我,就像眾人從後邊往前邊護住一樣,讓我從前邊拍照的照片橫額都是飽滿展展的,實乃奇樹、奇事、奇趣、奇聞也。

而還有一奇更特別,因是一人前往,古槐距村百十米遠,旁邊無人來往能給我照相,就在我將放棄希望準備走時,奇蹟出現了,一輛大貨車停在村口,司機憋得內急,從百米開外朝我走來,我說明來意,司機說他撐不住了,我說就打擾幾秒而已,於是,留下了寶貴的我在古槐樹下之影。

“兩老兩奇”雖為偶然,卻是必然,春華秋實,金秋十月,圓我夢想,古槐賜福。

七里古槐探秘

七里古槐探秘

七里古槐探秘

七里古槐探秘

七里古槐探秘

七里古槐探秘

七里古槐探秘

TAG: 古槐七里1500槐樹橫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