瀘州張壩以桂圓聞名,為什麼它不叫桂圓壩呢?

瀘州張壩以桂圓聞名,為什麼它不叫桂圓壩呢?

瀘州是一座依山而建,因水而生的城市,這樣的城市在中國雖然不是僅有的,但是它一定風水絕佳。川南自古以來屬於巴蜀兩國相爭之地,巴人好戰,大約生在天險地絕的地方,他們要生存下來,就必須不停地同險峻的自然環境搏鬥,所以跟好文喜嬉戲的蜀國自來不對脾氣,瀘州當時就是巴國的地域,又跟蜀國相連,搞得雙方都喜歡,喜歡就難免爭奪,就不得不發生點戰爭。不過今天兩家都分開了,四川去重慶,天府待重興。瀘州呢?則需要自強。

為什麼我這麼說,因為這個地方雖然巴國的痕跡更多一些,不過這並沒有什麼用。最終還是要靠自己,瀘州這幾百年的變遷來看,瀘州人都靠自己生,靠他人就是做夢了。如果懂得這個道理你就曉得瀘州人應該“天行健,君子自強不息”。

說到靠自己,就回到今天文章的主題,瀘州的張壩。它以桂圓聞名,但是為什麼不叫桂圓壩,而叫張壩呢?因為在他在五百年前可沒有這個名字,可惜江陽沽酒客查了一些資料,還是沒有找到它之前的名字,只知道有鵝寶山,白沙灘,少鶴山,沙灣等等與之相鄰相近的地方,也不知道是不是原來的名字。

瀘州張壩以桂圓聞名,為什麼它不叫桂圓壩呢?

在張氏家族還沒有奉旨入川的明朝年間,這裡應該比較原始,那個時候瀘州城已經有了,顯然比現在小許多,古代的城,人口就算稠密,也比不上今天的人多車多,高樓林立,而且城鄉懸殊不大,城裡的人也擔負著耕種開荒,打魚砍柴的任務,老百姓也務農,周圍雖然不是高山,但是也是一道道水來一道道山。

張壩前身就是原始老林,被長江分隔成為半島,與瀘州老城隔江相望,江對岸人多,碼頭興盛,酒旗飄飄,在這孤島,雖然可以划船橫渡,到底比這邊要寂寞。何況到了明朝末年,四川遭遇兵燹,整個巴蜀大地都不太平,自然因為戰亂人口銳減,不要說去對面開荒了,老城能留下多少人都難說。

那個時候這兩江岸上,野獸橫行,那時候華南虎還活躍在瀘州,這個大貓在太平盛世的時候可能還規矩一點,遇到這種光景,就開始橫行霸道了。據說後來張氏族人的一個祖先在張壩開荒的時候還被老虎吃得剩下一條腿,就地埋葬了一個衣冠冢。這個在瀘州張氏家族的家譜裡有記錄。

瀘州張壩以桂圓聞名,為什麼它不叫桂圓壩呢?

那麼張壩在張氏族人來到之前,除了荒山野嶺,老虎盤踞,有沒有桂圓呢?正史你找不到,不過也有一些記錄依據,有人說張壩這個地方栽培歷史悠久,上可追溯到漢代,已有近2000多年曆史。晉左思《蜀都賦》曰“旁挺龍目,側生荔枝”,其中“龍目”即龍眼、桂圓,就是描寫的桂圓,可見四川種植桂圓歷史源遠流長。

而在宋代仁宗嘉祐年間,宋朝文豪蘇東坡父子乘舟途經張壩江心,見江岸滿是碩果累累的桂圓樹,即興吟出“累累龍眼壓枝低,雨打風吹欲惋泥,倖免兒曹攀折苦,園東飽啖到園西”的豐收喜悅之情。

我個人的看法是桂圓栽種四川漢代有記錄,瀘州有也不奇怪,但是這裡真正大面積開始種桂圓還要從張氏族人入川開始算起。

據1933年發掘出土的清同治五年陰刻的《張氏墓總志》記載,康熙十一年(公元1672年),湖北黃州孝感人張氏一支在張啟鳳的帶領下降旨入川,遷居張壩落葉安居。

瀘州張壩以桂圓聞名,為什麼它不叫桂圓壩呢?

因張壩地處長江之畔,氣候怡人,養分充足,交通便利,其子張朝玉,張朝亨兄弟二人分為兩支,一支以長江鵝堡山直出河心,一支至長工長漁子溪直出河心,不依界有亂族規,栽楨楠樹為界,並嘗試大規模引種培育了新品種桂圓。

根據農林專家科學考證,張壩桂圓林現存最大最古老桂圓樹王年齡高達346年,即為當時種植的第一批桂圓樹。也正是因為他們幾百年的成就,為這一代做了不可磨滅的貢獻,所以這個地方才因張姓為名,所以叫張壩,而不是桂圓壩的原因。

今天張氏族人在瀘州已經有十五代之多,他們最老的一輩告訴筆者,最開初族人要生活可是沒有想到種桂圓,雖然桂圓是經濟作物,但是六年才有的收穫,如果不做點其他事情,恐怕延續不到今天,所以一開始他們種甘蔗,至今還有糖房遺址。在這裡除了種甘蔗,漁樵耕讀,前三個都可以做,慢慢安頓下來,終於可以開枝散葉,就有重視文化開始讀書了。也出了一些張氏名人。比如:清同治年間,國子監大學士張鑍(讀英)瀘州名醫張善之、張君鬥父子等。

瀘州張壩以桂圓聞名,為什麼它不叫桂圓壩呢?

發展至今,張氏種植桂圓樹的區域規模不斷擴大,現已經形成一個佔地4500餘畝,生長著15000多棵百年桂圓樹、2000多株荔枝樹以及1000多株楨楠樹為主的桂圓林,綿延10餘里,成為北緯28。5度線上面積最大、最古老的桂圓林。

在張壩桂圓成林的近350年的歷史更迭中,打上了深深的桂圓文化烙印,張氏家族傳承至今,堅持耕讀文化,以桂圓種植與栽培呵護家族命脈,這種形式在很長一段時間成為了他們凝聚張壩地域的“圓”與“和”的文化價值理念和精神。

因為城市發展的需求,致使今天的他們已經不再種植桂圓,張壩也變成了瀘州桂圓文化長廊,以旅遊開放為主,但是還是有很多東西值得傳承。

張壩的桂圓,因為地理位置,適合的土壤和張壩張氏族人延續下來的經驗,他們曾經堅持給每一個樹最好的打理解方法,比如灌溉“油窟”,比如有專門的捉蟲師進行人工找蟲,而這個蟲又是可以食用的補品,而老樹木的桂圓可以做桂圓茶,還能摘到上面長出來的野生石斛。以及技術含量較高的採摘。今天這些技術,除了部分會採摘的人,桂圓樹的捉蟲師沒有了,石斛也不見生長了,實在可惜。張壩的價值和人文在哪裡?恐怕開發的人還沒有找到。

當然今天的張壩,並不想只是簡單地做一個僅僅靠遊覽而吸引人的地方,它本生的土地經濟價值,自然還應該讓它延續,而它的人文價值,希望有心人重新把它開發出來,那麼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TAG: 桂圓張壩瀘州張氏家族張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