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量山箐溝深處的“網紅村”

山花村原名“羊廄房”,位於大理白族自治州南澗縣無量山櫻花谷腳下。據傳,400多年前,無量黃草壩村的大富人家的長工經常到這裡放羊,此地水草豐富、山林寬廣,但離羊主人家很遠。為此,牧羊人在此建起了羊廄,並取了個名字叫“羊廄房”。

無量山箐溝深處的“網紅村”

遠眺村莊

直到上世紀90年代,“羊廄房”村依然很窮、很落後,水電路都不通,全村22戶人家,只有3間瓦房,大部分村民住的房屋還是木片房和茅草房,晚上靠松明子火把照明,村間是崎嶇狹窄的泥巴路,村民到最近的集市小河底街趕集只能走“毛毛路”,來回一趟要“兩頭黑”,是有名的窮鄉僻壤。大部分村民一年忙到頭,連溫飽都難以解決,多數時間得靠政府救濟。由於村民思想保守、觀念陳舊,長期過著貧困的生活。

“小時候吃的一直都是包穀飯,想要吃一頓米飯太難了,因為家裡窮,村裡的孩子多數小學都不畢業就回家務農了。”羅興富說道。2000年,隨著華慶茶業有限公司的進駐,村民開始有了茶地租金收入,10戶村民還進入華慶茶業公司務工,有了穩定的收入來源。

南澗縣無量山鎮德安村委會山花村居住著彝族、苗族、白族、哈尼族、漢族5個民族,全村有44戶205人,其中,建檔立卡貧困戶11戶44人。脫貧攻堅開始後,山花村迎來了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南澗縣因勢利導,依託無量山得天獨厚的自然資源優勢,把該村作為美麗休閒鄉村進行重點打造,先後實施基礎設施提升、產業發展轉型、人居環境改善等工程。“這幾年真是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連做夢都想不到。”羅興富感嘆道。現如今的山花村,水泥公路通到了家門口,寬闊乾淨的青石板路延伸到各家各戶,一排排青瓦白牆的房屋在綠油油的核桃樹間若隱若現,山環水繞,風光旖旎,幽寂寧靜,空氣清新,村民的生產、生活得到極大地提升,村名也改為“山花村”。

無量山箐溝深處的“網紅村”

古茶樹群

1979年出生的羅興富,初中畢業後到過下關、昆明等地打工,做過建築,當過保安,跑過運輸,後來在華慶茶業公司務工。2016年,作為山花村支部書記的他率先在村內辦起了農家樂,透過提供生態餐飲、農家民宿、跳菜表演、農特產品加工銷售,帶頭髮展,帶頭致富。“一年中,12月份是收入最好的一個月了。特別是櫻花節期間,10天的毛收入就能突破3萬元。”羅興富介紹道。隨著村內基礎設施的不斷提升,遊客不斷湧入,在他的帶動下,僅村內就發展農家樂5戶,為遊客提供餐飲和民宿等服務,他們也從地地道道的村民變為靠無量山生態資源和櫻花谷旅遊效應賺錢吃飯的新型農民。

現在的山花村不但有人間仙境般的迷人景觀,還有名聲在外的古茶樹群,全村共分佈有古茶樹3800多棵,最大的樹齡已達600年以上。該村家家戶戶都有掛牌保護的古茶樹,戶戶都採摘製作古樹茶,成品茶價格最高的可賣到1800元/公斤,村民茶收入年均達3萬多元。羅興富家有100多株古茶樹,成品茶最高賣到1200元/公斤,每年僅古茶樹收入就達到2萬多元。2019年,羅興富家的餐飲、民宿、茶葉、核桃等年收入超過20萬元。村民透過古茶樹、核桃、野生菌和就近務工,平均年收入超過了5萬元。

近年來,南澗縣在不斷完善無量山櫻花谷景區旅遊功能的同時,著力打造美麗休閒鄉村,這個昔日貧窮落後的“羊廄房”小山村,從養在深閨人未識搖身一變成了網紅“山花村”。村民在愜意地過“世外桃源”生活的同時,快步走上了脫貧致富奔小康之路。

雲南網通訊員 楊紹祖 楊訓波 楊澤新

TAG: 山花村民茶樹無量山南澗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