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的一個失誤,最終引發了明末農民大起義

到明朝的農民起義,大家第一個想到的就是李自成和張獻忠,畢竟他倆乾的事太大。

事實上,早在弘治三年(1490年),在四川夔州就爆發了野王剛起義。

17年後的武宗正德三年,湖廣生員崔逢頭,施州衛軍人張瑞、王虎又在大昌(今巫山大昌鎮)揭竿而 起。

緊接著,劉烈又在保寧山區聚眾起事,川南的曹甫、方四也起兵響應。

之後的王嘉胤、高迎祥所率領的農民軍,其老底子,還是之前的那一批人。

明末農民大起義的原因是多方面的,然而最初的流民作亂,追其根源,在於明初移民填川政策的失誤。

朱元璋的一個失誤,最終引發了明末農民大起義

朱元璋劇照

01、何為流民

我們先來看一看最初那幾起農民起義軍的人員構成。

《明憲宗實錄》中記載,成化早年,湖廣提督和總兵上奏:“荊襄一帶山林深阻,流民往往群聚其中,時或弄兵以為兵害。”

事實上,明末早期的農民起義,主要組成人員就是流民。

何為流民?

《明史•食貨志》中解釋:“年飢或避兵他徙者曰流民。”

當時的流民有多少?

《明憲宗實錄》中記載,僅陝西漢中一帶,“四方流民聚者不下數萬。”

這些流民當然不都是陝西漢中土生土長的,而是從四面八方陸續聚集起來,漢中地處秦嶺大巴山之中,便於藏匿和躲避官兵追剿。

比如最早的一支由石和尚、劉長子率領的千人隊隊伍,就在活躍在這一帶。

朱元璋的一個失誤,最終引發了明末農民大起義

02、流民哪來的

要回答這個問題就得從明朝初年所施行的移民政策說起了。

明朝初年,四川人口大減,湯和帶兵入川消滅明夏政權後,明夏歸附官吏將士50990人,人口15萬戶,共計75萬人。(資料來自《四川通史》)

可以想象 ,整個四川大地是什麼景象。

為了儘快恢復四川生產,朝廷只得從外省移民入川。

當時移民入川的人員主要有兩種,一種軍籍移民,一種民籍移民。

軍籍移民,就是實行軍屯。

朱元璋的一個失誤,最終引發了明末農民大起義

明代軍屯遺址

而民籍移民又分為自願移民和強制移民兩種。

自願移民中,主要以湖廣黃州麻城一帶為主。

早在明夏時期,明玉珍在重慶建立大夏國,他的部下基地都是孝感、黃邑、孝邑一帶的人,這些部下在四川定居了下來,和湖廣人多有親緣關係。

當明朝廷下旨填川之時,黃州孝感一帶人多自願入川。

但更多的是官府強制捆綁填川的,“解手”一說就來源來那時。

這些強制入川的人員大致有如下幾類。

第一、 平蜀過程中,大量湖廣籍民夫被徵集運糧,然後強制留在了四川。

第二、 陳友諒舊部,這些人被集中起來強制遷入四川。

朱元璋的一個失誤,最終引發了明末農民大起義

第三、 發配的囚犯,包括明初大量被朱元璋殺掉的功臣家眷,以及其它作奸犯科的囚犯,當時的成都,就是其主要的發配之處。

當時有一個奇怪的現象,眾所周知,四川是個盆地,主要耕地集中在成都平原,四周的山區土地比較貧瘠。

按理說,入川的移民應該儘量安置在成都平原,可事實是,這些入川的移民,安置地並不在成都平原上,而是在以重慶為主的地區。

包括夔州府的西北部、順慶府、潼川州東南部、重慶府西半部、瀘州等地,呈帶狀分佈。

我們現在再來看明末流民作亂重災區大巴山一帶,是不是基本在一個地方?

朱元璋的一個失誤,最終引發了明末農民大起義

秦嶺大巴山地圖

03、流民是如何形成的

要說到這些流民的形成,筆者認為,和朱元璋的移民政策脫不了關係。

明朝初年的移民入川政策,和之前的明夏移民政策,以及後來清朝的湖廣填四川移民運動相比,爛得真不是一點兩點。

豈不說明夏存在的時間短,移民規模不算大,只說清朝的湖廣填四川,時間之長,移民規模之大,元在明朝之上,可你看人家清朝做的,那叫一個乾淨利落,基本上一點後患都沒有。

那麼,明朝移民政策和清朝比,問題出在哪裡呢?

第一, 將大部分的移民集中在以重慶為中心的山區,而不是土地肥沃的成都平原,特別是陳友諒舊部,他們本就心中不爽,還將他們集中起來,並且安置在大山之中,這不是在給他們機會嗎,而且他們並不是農民,自然也不願意種地。

第二, 強制移民數量太大,這些人既然強制移民而來,自己不是自願的,心中肯定有怨氣,不利於它居落業。

朱元璋的一個失誤,最終引發了明末農民大起義

陳友諒兒子劇照

第三, 對新遷入的移民,沒有一定的安撫政策,賦稅照舊,這些移民本來就是大遠老而來,很多還是強制押送而來,自然不會把種地的傢伙什都帶上,到了一個地方落戶,一切從頭開始,什麼都要花錢,還沒有收穫,就要面對沉重的賦稅,可想而知他們是有多難。你看人家清朝,為了鼓勵移民入川,最長十年不用上稅。

第四, 大量的囚犯和犯罪高官的家眷,他們長年不事農耕,你突然讓他們種地,自給自足,還要上稅,他們會心甘情願嗎?

以上四點,造成了大量的移民遁入山林,落草為匪,成為流民。

朱元璋的一個失誤,最終引發了明末農民大起義

朱元璋劇照

還有一個原因,明朝初年,政府嚴禁人口自發流動,對逃流之民處以遣返原籍,一般允許在流移之地附籍。

很多被強制移民入川的移民,悄悄逃回老家,結果又被官府強制遣返,他們又不願繼續回四川種地,到其它地方又落不了戶,只得遁入山林中,成為了流民。

再加上後來官府腐敗,大量土地兼併,使得大量農民失去了土地,被逼成為流民。

這些流民慢慢彙集到巴山老林,最終釀成了兵禍。

朱元璋的一個失誤,最終引發了明末農民大起義

明代衙役劇照

試想,如果明朝也和清朝一樣,採取一系列針對移民的優惠政策,免稅免賦,發安家費,送牛送種子,並採取靈活的戶籍政策,絕不會有那麼多的流民聚集在巴山老林中,最終成為了壓垮大明王朝的最後一根稻草。

事實上,明朝的移民並不用那麼複雜,只要政策足夠優惠,自然會有大批的人自願入川,類似於清朝一樣。

如果說清朝借鑑了明朝移民的經驗教訓,明朝其實也有可借鑑的先例。

明夏採取的移民政策就很成功,據《四川通史》統計的資料,明夏短短的時間內,就從湖廣移了50萬人入川,並且沒有遺留問題發生。

所以說,大明王朝的移民政策,真稱得上是中國古代移民史上的反面教材。

大明王朝的隕落,和朱元璋的移民政策脫不了干係。

延伸閱讀:

張獻忠死於清軍之手,他算抗清英雄嗎?

“湖廣填四川”給入川移民的優惠,到底有多大?你想都不敢想

大謊言:上廁所叫“解手”,真和 “湖廣填四川”捆綁移民無關

TAG: 移民流民入川四川湖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