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橫斷山腹地 姜家大院:茶商鉅子的百年風骨(上)

【編者按】

前不久,封面新聞記者李貴平隨茶馬古道命名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保亞和著名策劃人、《科學中國人》雜誌社總編張剛教授等20多名學者、藝術家一起,深入橫斷山腹地,進行了為期20天的“藏羌彝文化走廊——川藏線茶馬古道大考察”。

本期起,封面新聞“地理頻道”開始推出大型地理採訪記——行走橫斷山腹地。

行走橫斷山腹地 姜家大院:茶商鉅子的百年風骨(上)

近200年來,一代代姜家人前赴後繼,將醇香邊茶透過千里古道和茫茫雪域,踩踏出一條漢藏商貿往來的滄桑之路……

封面新聞記者 李貴平 文/圖

姜家大院,是川藏茶馬古道上難得儲存的清代豪宅舊址。這座幽深大院,承載了一代茶商鉅子前赴後繼的艱難世象,也銘刻著漢藏邊茶貿易的崢嶸風骨。

姜家大院位於四川滎經縣民主路187號。大院最初由明末當地徐姓土司所建,清道光年間賣於姜家先祖,幾經改建,成為川藏線上名噪一時的“裕興號”茶廠舊址,算下來有170年曆史。

“裕國興家”的清代大豪宅

滎經,古稱嚴道,位於四川盆地西部邊緣,是古代南方絲綢之路和茶馬古道上的驛站。兩條重要古道交集重疊,合二為一,這在國內極為罕見。黃炎培先生曾賦詩曰:“滎經之水,岩石嶙峋;滎經之城,空氣氤氳。”

深秋時節,我來到滎經縣城,問起姜家大院,人人都曉得,說它就在民主路呢。

民主路是一條四百米長的老街,處處可見高大山牆的民居。這些民居或高或低,錯落有致,泥夾牆和木板牆相間,穿鬥屋架之間開著雕花窗戶。民主路種植著不少桂花樹、橘樹、蘋果樹、桃樹、銀杏。桂樹尤其可愛,一條條樹枝從樹幹中伸出來,在陽光下泛現綠寶石般的光彩。據說每年九月初到中秋節前後,桂花樹上掛滿金黃小花。人走在桂花樹下,能聽到桂花輕微的綻蕾之聲。風兒吹來,還能“淋”到紛紛揚揚飄下的桂花雨。整條老街也都被薰染得香浸浸的。

那天上午,陽光打在樹枝上落下斑駁的光點。一陣鳥兒鳴叫著,襯托著這裡的寂靜。街巷上,一隻狗兒懶洋洋跟著我們走了一段,胡亂啃了些東西,躺在牆角眯眼兒睡去了。

推開窄窄巷子裡的那扇木門,一個看上去已頹舊的大院呈現面前。

行走橫斷山腹地 姜家大院:茶商鉅子的百年風骨(上)

姜家大院佔地面積1800平方米,座北向南為主要朝向,平面中心軸上有一個龍門,兩個天井、兩個過廳、一個主房。另有一小天井,五個廂房,主房正對過廳,共有3間,中間一進為堂屋,堂屋兩側為主居室。堂屋的開間相對兩側的住房稍大一點。

昔日堂屋的主要用途是家族舉行祭祀、聚會、婚嫁大典等大型活動,也是逢年過節家人團聚的場所。主居室只有當年的長輩才有資格居住,廂房則供子女居住或接待客人。這種佈局設計,體現了古時巴蜀“正堂寬敞出貴人、堂屋有量不出災”的建築思想。

姜家大院是典型的木結構穿鬥式結構,懂行的人說,屋面荷載和樓面荷載,由桷角及樓板傳遞給檁條,再由檁條傳給木柱,木柱再將荷載透過柱基傳達到地基,建築結構受力和傳力途徑簡單明確。難怪姜家大院經受百年風雨,日曬雨淋,依然牢固。我這些年行遊蜀中各地,很少看到如此寬闊堅牢的舊式民居。

姜家大院的門、窗、屋脊、柱墩、抬墩和耍墩,雕工精細、內涵豐富。反映了當年房屋主人的追求與理想,也反映了忠孝禮儀、福、祿、壽、禧等傳統文化內涵。

三個天井的平面佈局和結構形式,為典型明清豪宅風格。天井緊密相連,所有居住在裡邊的人由一道大門進出,形成一個既封閉又獨立的建築群體。天井內的石階,長滿厚重潮溼的青苔,螻蟻從容爬行,傳遞著陳舊的氣息。

大院仍保留清代“裕國興家”的楠木牌匾。“裕國興家”四字寫得遒勁有力,雄健流暢,這是清末滎經一官聲頗佳的縣官為姜家大院題寫的。裕國興家,既是姜家大院當年的立身之本,也是雅安地區茶馬古道的文化精髓。

秋風蕭瑟,鷓鴣飛過,落葉簌簌飄零,為這座冷清大院平添一些古意。寂靜院子在我腦海裡卻鼓盪著一個時代的詭譎風雲。一幅歷史的畫面令人動容:近200年來,一代代姜家人前赴後繼,將醇香邊茶透過千里古道和茫茫雪域,踩踏出一條漢藏商貿往來的滄桑之路……

行走橫斷山腹地 姜家大院:茶商鉅子的百年風骨(上)

“善待”強人的精明商號

如今,姜家大院的主人之一,是76歲的姜世民老人,他是姜家15的代傳人。

姜世民早年因患病導致雙目失明,但他可以不用柺杖在自家院子裡隨便行走。家裡的石階、門檻、樓梯和器物,彷彿成了他身體的一部分,連耗子窸窸窣窣翻牆打洞的節奏聲兒都瞭然於心。

姜世民平時沒法出門,整天待在院子裡做做家務,曬曬太陽,聽聽收音機。有友朋來了就陪他們喝喝茶。那天,他聽說我們這群參觀者中,有茶馬古道命名人之一、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陳保亞,笑容如菊,向我們介紹這介紹那,還抱出一大疊發黃的家譜、書籍讓我們閱讀。

姜世民說,他現在居住在後院的一間屋內,其餘房屋租給了別人,整個院子住有30多人。雖然許多人沒有血緣關係,但大家天天相處,十分和諧,誰家燉個雞湯、包個餃子、炒個臘肉就扯起嗓子喊一喊,坐攏來小酌一杯,充滿世俗樂趣。

透過姜氏家譜和姜世民等人的介紹,我們得知,姜家發跡很早,明末清初,人口大量遷徙入川,姜家一世祖姜加有經由湖北麻城孝感來到今四川眉山洪雅,先以做銀匠、開銀鋪為生,經過努力,生意慢慢做大。後五代人分別是:二世祖姜諱廣、三世祖姜有桂、四世祖姜起番、五世祖姜振翮、六世祖姜諱燦。

康熙末年,六世祖姜諱燦帶七世祖姜圻闊從洪雅來到滎經,定居下來。仍經營鑄銀,在積累了一定資金後,從事茶業生產經營。

這裡有個故事,說明姜家人的誠信和精明:姜家在開銀鋪的時候,生意很好。一天,有個面相猙獰的強人拿了一布包東西交到櫃檯說要打成銀錠,隨後就離開了。由於當時顧客盈門,店主就沒來得及開啟看看,待忙停後開包發現,包裡的東西根本不是銀子。怎麼辦?姜家人還是按強人所囑,拿同等重量的銀子鑄成了銀錠,到取貨的那天,強人把銀錠取走了,臨走前他瞥了瞥主人微笑的、意味深長的眼神,之後再沒來過。

姜家成了遠近聞名的大財主後,也成為小偷窺視的目標,但本地小偷不好意思“光顧”姜家,而是組織外地賊人來偷東西。那個時期,每天夜裡,都有十幾個肌肉疙瘩發達而會功夫的人手持棍棒巡夜護院,他們抓住賊人後不打不罵,而是帶到廚房好菜好酒招待,末了再給一筆錢“恭請”他們別再來了。

逢年過節或遇到饑荒年,樂善好施的姜家定期煮好稀飯廣為施捨。若有亡人,也出資送贈棺木。對在姜家茶店工作的先生、長工經濟困難更是慷慨解囊。那些年,姜家大院在滎經縣的口碑很好。

有一年中秋節,姜家大院外面的桂花樹開得特別好,桂樹上掛滿了金燦燦的小花兒,碎碎的,一朵朵四瓣小花簇擁在各自的枝頭,花瓣中小得幾乎看不見的花蕊在金風中顫動。那天晚上,月兒正圓,清風徐來,姜家大院壩坐滿了鄰里鄉親,大家一邊賞月聊天,一邊喝著姜氏釀造的桂花茶,一邊聽鎮上的評書藝人講隋唐演義。

上世紀四十年代中期,藏區許多地方的藏民感染了火症(現稱痢疾),姜家聞訊,緊急聯合滎經數家生產茶葉的廠家,根據古法配製了一種湫木茶,運送藏地,讓藏族患者迅速得到康復,及時抵禦了瘟症疾患的侵擾。

姜家商號建立了一套遠近有名的管理、經營機制,主張講信譽、求名牌、重商德。譬如十一號號規是這樣的:“本號人員必須維護信用,禮貌待客,不許以假貨充真、或以次充好,短斤少兩等行為。”(未完待續)

TAG: 姜家大院古道滎經世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