走近最美勞動者|吳鳳英:帶領“半邊天” 闖出“一片天”

走近最美勞動者|吳鳳英:帶領“半邊天” 闖出“一片天”

走進黔東南從江縣的天鵝山腹地,素有“雲上侗寨”之稱的傳統古村落美德村在雲霧繚繞中隱現,寨角處一棟榫卯結構的四層木樓巍然聳立,格外惹人注目。

走近最美勞動者|吳鳳英:帶領“半邊天” 闖出“一片天”

“這是我們高增鄉返鄉女青年吳鳳英帶頭修建的集餐飲住宿、民俗表演、農藝展示、產品出售於一體的‘雲上糧倉’,是我們村自己的‘經濟綜合體’。”美德村黨支部書記吳慧榮笑著說,“‘雲上糧倉’是村民自己命的名,寓意著有它帶動村裡發展,大家不愁沒飯吃,致富的飯碗越端越穩,是大家共同的糧倉。”

“糧倉”有糧心裡才不慌。

80後的吳鳳英是土生土長的侗家姑娘,2014年返鄉創業不久,熱心能幹的吳鳳英就被推選為村婦女主任,領著家鄉婦女發展侗歌表演、鄉村旅遊、農產品加工、手工藝品推廣等多種產業,踏上了帶領家鄉群眾脫貧致富的探索之路。2021年,她被評為“貴州省最美勞動者”。

“既然姐妹們信任我,那我一定要帶著大家做出一點名堂來。”

美德村深處山區,交通不便、資訊閉塞,要想發展就必須想辦法走出去,吳鳳英首先想到的就是侗族大歌。侗家多能歌善舞之人,侗族大歌更被譽為“天籟之聲”,既然擁有這麼好的“文化瑰寶”,那就應該用起來、傳出去。

走近最美勞動者|吳鳳英:帶領“半邊天” 闖出“一片天”

說幹就幹,為唱好侗族大歌,吳鳳英與村中其他幾位積極性高、喜愛侗歌的姐妹一起組團,一戶戶拜訪全鄉的老歌師,向他們系統學習傳統侗歌唱腔、發音和用詞等,並收集、記錄歌譜,努力還原最傳統的唱法和詞曲。同時,組織發動其他喜歡唱歌的婦女和兒童成立雲上侗寨小歌隊,利用閒暇時間聚在一起,反覆學習、排練,並開始藉助縣鄉活動、新媒體平臺等頻繁登臺演出,慢慢打開了知名度與影響力。

功夫不負有心人。在不斷地嘗試推廣下,2018年和2019年,雲上侗寨小歌隊分別登上了中央電視臺《我要上春晚》和《經典詠流傳》節目舞臺,在全國人民面前“驚豔亮相”。

侗族大歌“走出去”是遠遠不夠的,還要用歌聲把外面的人“請進來”。

“侗族大歌表演只能帶動一部分人,只有把外面的人‘請進來’,才能更好地帶動村裡發展。”吳鳳英說。

2016年,透過租賃、整合村中農戶閒置老舊房屋,吳鳳英在村裡開起了民宿,共10個房間,26個床位,搞起了鄉村旅遊。為讓遊客留得下來,她憑藉侗寨獨具特色的民族風情和得天獨厚的自然景觀,從增加旅遊專案的趣味性入手,推出傳統侗寨禮儀迎送接待遊客、民俗歌舞表演以及農耕生產、民族手工藝品製作體驗等專案,開發“定製”服務,探索出“傳統村落+生態農業+觀光旅遊”的文旅融合發展新模式。

走近最美勞動者|吳鳳英:帶領“半邊天” 闖出“一片天”

“我們的旅遊體驗專案很多,春夏耕田插秧、秋冬收稻燒魚,還有表演、染布、刺繡、野炊等等,在家農戶幾乎都有參與。”據吳鳳英介紹,隨著遊客逐漸增長,2020年,她透過金融貸款、創業資金支援等方式,擴大民宿規模,建成了“雲上糧倉”。今年以來,“糧倉”共接待遊客千餘人次,直接帶動群眾就業66人次,創造旅遊收益80餘萬元。

“這種米飯軟而黏、糯而甜、噴香可口,很好吃,這是什麼米呢,我能買點走嗎?”因獨特的自然生態環境和優良的品種,本地的香禾糯口感香甜、營養豐富,深受遊客喜愛,不少遊客品嚐以後還希望買一些回家。

見此,一心想帶動更多群眾致富的吳鳳英立馬有了新打算——建立屬於本地的農產品品牌。她多方諮詢,洽談合作,立足“從江香禾糯”品牌,引入廣州樂田園農業發展有限公司,採取“企業+黨支部+農戶”的運作模式,開展訂單生產。以稍高價格連禾稈帶谷一起向農戶收購,經過食品安全檢測、脫殼以及真空包裝,按照38元/公斤對外出售。

“今年來,我們與農戶合作種植糯稻老品種1500畝,連禾稈帶谷一共收購了80餘萬斤,覆蓋美德村與周邊村寨農戶650餘戶。”負責香禾糯收購的吳耀東說。

供稿:勞動時報全媒體記者 曾萬錦

編輯:張茜晶

責編:曾萬錦

編審:米樹強

主管主辦:貴州省總工會

出 品:勞動時報社

TAG: 吳鳳英雲上侗寨大歌糧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