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行奇陘狀如井,井陘天護陀羅尼經

太行奇陘其狀如井,四周高聳,谷底如甕,故稱井陘。井陘縣治曾三易其址,起初,漢唐時在“天護”;其後在“天長”,如今在“微水”。就這樣從此到彼的挪來換去。三個地址依然呈三角形佈置般堅守在井陘谷地上。漢唐時期,中國的政治中心主要集中在關中地區。井陘古道便長時期成為朝廷中央與燕趙豪強之間溝通的主要通道。因此在此區域留下若干唐代遺址是再正常不過的事情。

經幢簡介如是說:天護陀羅尼經幢,位於礦區天戶村,始建於唐開元十五年(公元727年),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佛教實體經幢,對研究經幢的發展歷史以及佛教藝術具有重要的價值,該幢由基石、幢體和頂部等三部分構建而成,呈八面稜形,通高5。25米,幢體部分高1。37米,面寬0。25米,上額楷書“為國敬造佛頂尊勝陀羅尼幢”,所刻文字字型挺秀、筆力剛勁、刻工精湛。該經幢設計奇巧、雕刻精細,充分體現了唐代高超的造型藝術和石刻成就,具有較高科學藝術價值和歷史價值。

經幢是唐時新興的一種石刻建築,主要興盛於唐宋時期。佛教經幢中以八角形陀羅尼經幢最為常見,井陘天護這座是現存陀羅尼經幢當中最古老的。早過省內刻於金代的盧龍大佛頂尊勝陀羅尼經幢與建於北宋的趙州陀羅尼經幢。也早過省外佛光寺內唐朝晚期大中十一年(857)和乾符四年(877)的兩座陀羅尼經幢。這也許正是天護陀羅尼經幢獨一無二的獨特魅力吧。

至於“天護”為何更名“天戶”,只要把“護、戶”倆字的繁體“護、戶”搬出來,答案就揭曉了。《說文解字》說:“戶,護也,半門曰戶,象形,凡戶之屬皆從戶”,“護,救視也,從言,蒦(huo4)聲”。

2020年,經幢周圍的民房完成了拆遷,相信過不了多長時間,經幢及其南側的寺院定會以嶄新的面貌展現在世人面前。天戶有經典,古老亦煥然。

太行奇陘狀如井,井陘天護陀羅尼經

太行奇陘狀如井,井陘天護陀羅尼經

太行奇陘狀如井,井陘天護陀羅尼經

太行奇陘狀如井,井陘天護陀羅尼經

太行奇陘狀如井,井陘天護陀羅尼經

太行奇陘狀如井,井陘天護陀羅尼經

TAG: 經幢陀羅尼天護井陘天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