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門石窟的千古傳說

洛陽龍門是一個風景秀麗的地方,這裡有東、西兩座青山對峙,伊水緩緩北流。遠遠望去,猶如一座天然門闕,所以古稱“伊闕”。

現“伊闕”,自古以來,已成為游龍門的第一景觀。在隋朝時,隋煬帝楊廣曾登上洛陽北面的邙山,遠遠望見了洛陽南面的伊闕,就對他的侍從們說,這不是真龍天子的門戶嗎?古人為什麼不在這裡建都?一位大臣獻媚地答道,古人非不知,只是在等陛下您呢。隋煬帝聽後龍顏大悅,就在洛陽建起了隋朝的東都城,把皇宮的正門正對伊闕,從此,伊闕便被人們的習慣的稱為龍門了。

龍門石窟的千古傳說

唐詩人白居易曾說過:“洛都四郊,山水之勝,龍門首焉”

龍門石窟

在龍門,最有名的便是龍門石窟。龍門石窟位於河南洛陽,是世界上造像最多,規模最大的石刻藝術寶庫。從北魏遺風到盛唐風采,這1000多個洞窟、100多萬尊雕像、3600多品的歷史題記、碑刻一齊噴薄出一種色澤,青褐渾厚的色流凝鑄著藝術的流韻和歲月的滄桑,站在奉先寺盧舍那大佛下,你便覺得走進了歷史。滄海桑田,治亂興衰,千百年來,盧舍那大佛就是這樣默默注視著眼前發生的一切。大小石窟,密密排列。有的僅能容納一人,有的高達幾十米。雕像線條流暢,神態各異:阿難憨厚和悅,文靜溫順;菩薩華麗端莊,平和矜持;天王嚴肅碩壯,威武持重;力士剛勁威猛,神態猙獰。

龍門石窟的千古傳說

龍門石窟開鑿於北魏孝文帝拓跋宏,孝文帝南遷洛陽除鮮卑文化、漢文化在洛陽盛行之外,佛教文化也在洛陽大行其道,與其引入禮教改革北魏風俗文化相結合,形成北魏佛教信仰的一個特徵,由此解開了龍門石窟持續400年的開鑿建造。以至於形成今天長於1公里,佛龕兩千多個,佛像10萬餘尊,碑刻將近3000餘品,最大的佛像與最小佛像差之八百餘倍。

龍門石窟的千古傳說

沒有後人刻意的雕琢,也沒有畫蛇添足的裝飾,更沒有蕪雜建築的蠶侵,她以生生不息的多年累積,吐納百代的獨特秉賦,純粹地遺存著,給人一種聖潔的沉澱,一種神秘永久的嚮往。

龍門石窟傳說之一

大禹開鑿的龍門山,就是現在龍門石窟所在。《水經注》記載:“昔大禹疏龍門以通水,兩山相對,望之若闕,伊水歷其間,故謂之伊闕。”在禹鑿龍門之前,龍門山是一個相連的整體,不分東西兩山。

龍門石窟的千古傳說

伊水在龍門山之南積聚,受阻於此山無法向北流出,形成了一片汪洋,時常洪水氾濫。因此,大禹鑿開龍門山,使龍門山分為東西兩半,伊水便得以從兩山中間向北流出。龍門山可作東西兩山的統稱,在其被伊水(伊河)分為兩半後,其東山於武則天建香山寺後而專稱“香山”,而西山則繼續稱“龍門山”。

傳說中那個洪水氾濫的時期,洛水和伊水都因受阻而形成一片大的汪洋。人民窘困不堪,溺死甚多。大禹甚至遭受洪水之苦,於是帶領人民首先疏通了洛水,使之注入黃河,而伊水受阻於龍門山,因此鑿開龍門山使得伊水和洛水匯合一起注入黃河,從而解決了這裡的水患。

龍門石窟傳說之二

龍門石窟的千古傳說

一千多年前,一位雲遊四方的和尚,經過了長途跋涉之後,在龍門前面的一條河,停住了腳步。這是太陽已經快要沉沒到龍門的背後,只有山頂上還沐浴著一道到金光,和尚已休息了大半天,環顧四周,想找個棲身度宿的巖洞。當他的視線觸及前面的龍門石壁時,忽然全身一陣,驚呆了:原來在他面前,出現了一幕不可思議的奇境,怪石林立的龍門山上,在金光夕照中,出現了千百尊佛,他們袒胸裸背,斜披著袈裟,,他們有的盤,有的垂腳而坐,有的斜依岩石,猛獸馴服在他們腳邊,他們或雙手合十,或俯首微笑,背後都閃著金光……。和尚激動得全身顫抖,不敢在逼視這金光閃閃的景象,只顧葡伏在地上頂禮膜拜。與此同時,他立即許下了建造石窟寺的誓言,這就是後來的龍門石窟。

龍門石窟的千古傳說

這個傳說也是流傳最廣的傳說。

龍門石窟傳說之三

魚躍龍門的傳說故事,便發生在今洛陽龍門石窟。李白《贈崔侍御》:“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詩中的“孟津”即今洛陽下轄縣,北臨黃河。

龍門石窟的千古傳說

相傳,禹闢伊闕以後,水流湍急,遊息於孟津(今洛陽下轄縣)黃河中的鯉魚,順著洛、伊之水逆行而上,當游到伊闕龍門(今洛陽龍門石窟所在地)時,波浪滔天,紛紛跳躍,意欲翻過。跳過者為龍,跳不過者額頭上便留下一道黑疤,所以唐代大詩人李白在《贈崔侍御》詩中寫道:“黃河三尺鯉,本在孟津居,點額不成龍,歸來伴凡魚。”

魚躍龍門,又稱鯉魚跳龍門、鯉躍龍門等。比喻中舉、升官等飛黃騰達之事。也比喻逆流前進,奮發向上,事業成功或地位高升。

龍門石窟的千古傳說

龍門石窟規模宏大,氣勢磅礴,窟內造像雕刻精湛,內容題材豐富,被譽為世界最偉大的古典藝術寶庫,更被聯合國科教文組織評為“中國石刻藝術的最高峰”, 位居中國各大石窟之首,有興趣的朋友可以去看看。

TAG: 龍門石窟龍門山伊闕龍門伊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