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在海上的民族,刺破耳膜只為捕魚,身體正在向海洋生物進化?

在節假日很多人都會出門旅遊,在馬來西亞和菲律賓地區,很多旅遊的朋友都會看到一個特殊的民族,在菲律賓和馬來西亞部分海域的海上,我們經常會看到一些簡陋的木材和樹葉所搭建成的小木屋,因為在這裡生存著一個非常特殊的民族巴瑤族。

生活在海上的民族,刺破耳膜只為捕魚,身體正在向海洋生物進化?

巴瑤族具體的起源並不明確,他們可能和菲律賓有關,也有可能是從其他地方遷徙而來的。關於他們的來源一直是個謎。我們在菲律賓看到的一些水中的房屋,就是他們居住的地方,他們一般都生活在海上,漁船也是手工打造的,以捕魚為生,也被稱為海上吉普賽人,也是世界上的最後一支遊牧的民族,目前不歸屬於任何一個國家。

生活在海上的民族,刺破耳膜只為捕魚,身體正在向海洋生物進化?

巴瑤族因為常年生活在海上,所以他們非常擅長潛泳,可以到達海下30米,甚至更深的地方捕魚,尋找一些珍珠和海參,在東南亞的珊瑚三角區,這裡有豐富的海洋物種和廣闊的面積。這確實是一個比較神奇的民族,他們似乎生來就屬於海洋,他們在水中的生活甚至要比在陸地上更為靈活一些。

生活在海上的民族,刺破耳膜只為捕魚,身體正在向海洋生物進化?

為了能夠在海中更舒適的生活,他們付出了很大的代價,甚至開始朝著更新的方向進化,為了能夠方便在海底生活,他們製造出了游泳鏡來保護自己的眼鏡,還有傳統的魚叉。因為海底的壓力比較大,為了減少痛苦,他們會在年幼的時候就把自己的耳膜刺破,所以他們的聽力是比較低的。

生活在海上的民族,刺破耳膜只為捕魚,身體正在向海洋生物進化?

由於長期在海底生活,他們的身體已經出現了和正常人不同的地方,它們的脾臟要比在陸地上生活的人達50%左右,因為脾臟可以儲存大量的含氧紅細胞。可以充足的為人體補充氧氣,相當於是身體裡面自帶的一個氧氣瓶了。所以他們可以下線到足夠的深度,同時可以保證給身體提供足夠的氧氣。

生活在海上的民族,刺破耳膜只為捕魚,身體正在向海洋生物進化?

在未來可能他們會在海底進化出更多的功能。但是他們長期生活在海上,經常會和周邊的一些國家部落產生衝突,為了爭取資源,也是為了對海域資源進行保護,一些周邊的國家開始要求把要走上岸生活。隨著周圍政府的不斷施壓,部分的巴瑤族人開始正在靠近海域的地方生活。所以生活在海上的巴瑤族人的數量正在逐步的減少,不知道這些保留下來的巴瑤族人能否進化出生活在海里的一些魚類的功能呢?對此你有怎樣的看法呢?

TAG: 瑤族生活他們海上菲律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