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建設手記

北林苑為本刊常務理事單位。本文原文推送於2017年8月,此次推送略有修改和補充。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已建成開放了一段時間,其好評和熱度不斷,屢屢登上各大媒體頭版、刷屏朋友圈,彰顯了社會大眾對專案的廣泛認可。

想要了解這段顏值逆天的最美西部岸線是如何一步一步打造而成?彆著急,接下來將為您傾情奉上該專案主創的完整建設手記。趕緊一睹為快!

2014年5月,我們北林苑與SWA Group組成的設計核心團隊前往深圳灣公園西端中心河河口,一路向西至海上世界,考察深圳灣西段的現場情況。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建設手記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平面圖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建設手記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東西段總平面圖

經過對現場的認真踏勘和對設計條件的分段梳理之後,我們清晰地意識到:深圳灣西段在空間尺度、城市腹地功能和肌理、交通條件、市民需求、岸線特徵、海岸功能等方面都明顯區別於深圳灣東段。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建設手記

精細化的設計和豐富段落化的海岸景觀是這次設計任務的一個基本方向,人工的痕跡和比例以及體驗特徵也會遠遠高於深圳灣東段自然為主的特徵。我們需要針對每一段用地提出差異化的設計方式,但同時我們又需要統一的設計手法和思路來形成專案的整體標識性景觀。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建設手記

經過我們與SWA Group、中規院深圳分院三方的頭腦風暴會議,將專案立意的重點放在

“專案連線的意義”

“場地多灣的特徵”

上。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建設手記

所謂“連線”,既傳承延續深圳灣東段的設計主題,同時又在西段的設計中賦予新的含義:

“連線城市山海、連線人們的生活、連線街道與海岸”

2014年9月,方案深化設計開始了。這個階段,我們從兩條工作路線同時推進,一方面是沿線複雜的用地協調和紅線報建工作,另一方面是方案修改和深化工作。

深圳灣西段全長6。6千米,設計範圍25公頃。用地沿線已經建有半島城邦、南海玫瑰園和海上世界等公共景觀岸線,沿岸還有武警、海關等業權單位,用地協調和紅線報建的工作複雜而繁重。

除了南山區政府、南山城管局召開的多次工作協調會議外,我們還需要逐一走訪,多次與相關單位溝通用地邊界。經過一年多的努力和報建紅線、報建文字的反覆修正,最終才穩定了我們的設計紅線,確保設計落地的可實施性。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建設手記

與此同時,方案的修改與深化工作也在有條不紊的推進。2014年10月至年底,我們先後向南山區政府、南山城管局進行了多次彙報,穩定了方案設計的基本思路。

這一階段,主創團隊將

“隱城之文化廊道”

的概念融入專案,旨在透過解碼蛇口的城市人文基因,打造一條場所多元豐富的人性化休閒岸線,兼具東西文化特色並體現地域的歷史底蘊,彰顯鮮明的濱海生活人文主題。

2015年1月,我們最先進行的是D段的深化設計。D段自然公園是休閒帶西段與現有深圳灣東段連線的區段。景觀設計創造了以自然元素為靈感的公園場所,主要景點有:

中心河口廊橋、藍花楹廣場和地景花園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建設手記

然後是E、F、G段的深化設計。E段在歷史上曾經是自然沙灘、石坡地形,是山體與海灣相會的重要生態廊道。隨著蛇口油庫功能轉移和未來城市公園的建設,場所的景觀旨在恢復生態植被型別,透過臺地植栽的塑造形成景觀的新亮點,並結合小品建築和城市廣場再次連線城市生活與濱水。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建設手記

F段中規劃了閱海廣場引入近海參與性活動場所,登高觀海平臺可遠眺深圳灣。原半島城邦沿海綠帶已形成固有的海堤岸線及休閒步道,結合原有岸線生硬、親水的缺失,新的景觀提升做出了岸線的形式變化,創造了親水、近海的互動觀海活動平臺。

為了體現原蛇口工業的歷史,除了保留一些原有歷史元素,在一些景觀小品材料上選用鏽蝕的質感和鏽紅色的耐候鋼,設計燈柱、城市之門“顯城”雕塑等。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建設手記

G段的蛇口花園是在原有扣船場地的改造,力求塑造一個地景花園,透過雕塑文化充分展示改革開放,蛇口作為改革排頭兵的歷史。碼頭公園以海上架空平臺的形式,提供了一處獨特的海上休閒觀景場所,以及從海上回望城市岸線的觀景絕佳方位。

2015年8月,D段施工圖設計基本完工後,我們開始討論景觀材料的選擇。

海邊氣候環境嚴峻,夏季颱風頻發,風力巨大,植物、基建容易受損,潮起潮落的海水鹽鹼腐蝕性強,也考驗著材料的耐久性,吸取東段建設經驗,我們希望西段在施工材料的選擇更生態環保與耐久。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建設手記

主園路和坐凳以石材為主,腳踏車道和跑步道選用透水瀝青。公園大量的欄杆,我們採用塑木+啞光不鏽鋼的組合,既簡潔耐用,又具有現代風情。雕塑小品和景觀造型燈柱則選用具有鏽蝕質感的鏽紅色耐候鋼,以防腐防鏽工藝在工廠製作,現場安裝。

沿線路燈,我們規律間隔設計安裝了智慧化資料充電,公共的Wifi,以滿足遊客的需求,後來為了方便維護,資料充電挪到服務用房位置。我們還設定了自動飲水機,那是在東段施工時想做但沒有實現的設計。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建設手記

濱海環境(土壤等)對苗木的選擇多有限制,為完美呈現花木效果,我們苗木選擇結合東段的一些經驗,優選抗風耐風性強,耐鹽鹼性強的樹種,如紅花玉蕊、秋楓、假蘋婆、黃槿、銀海棗、朴樹、小葉欖仁、珊瑚刺桐等……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整體岸線打造力求形態流暢,絕不能有任何的折角。施工過程中,我們與水工合作單位長江航運規劃設計院和中交水運規劃設計院有限公司反覆推敲駁岸設計細節,力求岸線流暢,富有韻味。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建設手記

主園路上鋪裝石材原設計有非常多的直線段,為了保留原有樹木或相關設施,原有設計的直線“工字鋪”很多地方無法實現,我們將直線改為弧線,然後,新的問題又出現了。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建設手記

施工方用原有設計的“工字鋪”在做弧線鋪裝時,工對工的錯位因弧度變化,導致需要回廠加工大量的切割石材,重新編號後再運回現場鋪裝。可是工期原本緊張,大量的切割石材在現場堆積施工,編號容易混亂,延緩工期。

面對這一狀況,我們重新調整圖紙,在標準段繪圖的基礎上,結合現場曲率,重新繪製細節圖,並在施工指導時,建議鋪裝的時候把弧線分解,每一列石材形成自己的排列規律,這樣石材不用大批次特殊加工也能鋪出曲線效果。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建設手記

此外,弧線的鋪裝排列對縫要精緻美觀,這些都對景觀的精細化程度提出了很高的要求,我們和施工單位一起,在現場一塊一塊的打磨,一段一段的處理,透過嚴謹細膩的施工,將誤差率降到最低,從而讓作品更接近完美。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建設手記

在G段的施工中,海洋局不允許填海破壞海岸線原始地貌,只能在有限的空間內,將現有陸域與現有舊海堤臨海面架空相結合的方式,儘可能擴展出供市民活動的濱海休閒場所。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建設手記

為了方便遊人活動,架空平臺完成標高與原有岸線平順銜接,導致水工頂板覆土太薄。為保證土壤深度滿足種植大喬木的要求,水工結構設計和植物設計一起商議,地面採用微地形處理,同時將水工頂板降低,營造出更深滿足植物根系生長的空間,其下安裝止流閥,減少海水的迴流以降低鹽鹼對土壤的侵蝕,減緩種植土的鹽鹼化程度。

因為水工頂板的降低,加大了水上架空板的施工難度,專案組每天都要趁退潮趕工,和潮汐爭施工時間。負責植物種植的同事根據市場調研,選定植物品種和規格,根據各植物的生長特性和施工立地條件,選擇性的配置於合理的區位。

深圳灣濱海休閒帶西段建設手記

在公園的整個階段,業主、設計單位以及施工方在一起的討論非常多。主管公園建設的領導認真負責,和我們幾乎討論過所有問題,包括非常細節的問題。正是在不斷的溝通中,公園的建設得以順利進行。

專案建成後,當我們漫步在腳下這條數不清走過多少遍的步道上,兩年多的設計與建設過程仍歷歷在目,無論是設計時的挑燈夜戰,還是烈日下的工地暴走,一切艱辛付出與努力都是值得的。

-END-

《中國園林》新媒體部

編輯 |

李旻

排版 |

熊肸

點選

在看

分享此文吧

TAG: 深圳灣設計岸線景觀西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