後套平原在哪?漢朝為何建兩個要塞

黃河全長約5464千米,中國第二長河,僅次於長江,為世界第六長河。河套地區,大致是黃河“幾”字上半部分,乃河曲豐曠之野。河套地區大致包括東套平原(前套平原和後套平原)、西套平原,河南地這幾個板塊,今天我們來看下後套平原。

後套平原在哪?漢朝為何建兩個要塞

後套平原,大致是狼山、陰山山脈、大樺背山與黃河圍城的區域。後套平原西起巴彥淖爾市磴[dèng]口,東至烏拉特前旗,北靠狼山,南瀕黃河。西套平原海拔約1000-1100米,東西長約180千米,南北寬40-80千米,面積約1萬平方公里。

後套平原在哪?漢朝為何建兩個要塞

黃河從西套平原北上,受陰山山脈阻擋,流向由南北改為西東,角度約為90度,形狀是一個弧形。

磴是石階、石路之意,磴口這個地方河岸是石質,基層堅硬;口的意思是這裡黃河分為多條岔流,北邊水量最大的一支為烏加河(北河),南邊是黃河干流(南河)。(古代北河是幹流,南河是岔流)

後套平原在哪?漢朝為何建兩個要塞

北河水量大,在磴口西北方向溢位形成屠申澤,東西寬一百二十里(約50公里)。一直到清代朝,北河河道漸行淤塞,流量逐漸減少甚至改道,屠申澤因水源減少而消失。

北河在後套平原東北部受阻於大樺背山,轉向南邊,形成烏梁素海。烏梁素海南北長約35至40公里,東西寬5至10公里,面積約為200-300平方公里。

後套平原在哪?漢朝為何建兩個要塞

北河過烏梁素海與南河合併,再次匯流成黃河干流,與大樺背山平行向東流向前套平原。

戰國時趙武靈王在後套平原以及大樺背山設五原郡,漢初一分為二,後套平原設朔方郡,大樺背山南北是五原郡。

後套平原在哪?漢朝為何建兩個要塞

圖-烏梁素海景色

後套平原依山帶水、阡陌縱橫、河水滔滔、沃野千里。不過河套腹心河水隨季節分佈不均,水患嚴重,不適合農耕,古代也一直沒有建立前套的呼和浩特或西套的銀川這種大城邑。

後套平原適合季節性放牧,古代把城邑都修在外圍的山坡上,現在主要城市巴彥淖爾市人口約為169萬(2017年)。地處後套平原與前套平原之間的五原郡,現在主要城市包頭人口約289萬(2018年),也就是說從前套到後套,適合耕種的土地逐漸減少,人口也逐漸減少,古代的格局可能會更加明顯。

後套平原在哪?漢朝為何建兩個要塞

漢朝把後套平原從五原郡分離出來,建朔方郡,設一太守府與三都尉府兩要塞。太守府設在黃河南岸的朔方,位於西套平原邊緣。渠搜都尉府在朔方以東,對岸就是五原郡,嚴格來說已經不在西套平原上了。窳渾都尉府位於屠申澤南岸,也在西套平原邊緣地帶。只有廣牧都尉府,位於西套平原黃河北岸,這是西套平原腹心唯一的重鎮。兩大要塞高闕塞與雞鹿塞,一東一西,高居狼山上。

TAG: 平原西套後套北河黃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