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威下雙大廟古建築概述

(本文3683字,閱讀需要約9分鐘)

武威下雙大廟古建築概述

下雙大廟,位於武威市涼州區東北18公里的下雙鎮下雙村二組。寺院南北長89。7米,東西寬34。5米,佔地面積3094。7平方米,建築面積712。48平方米。建築座北向南,平面呈三級階梯狀的長方形,沿中軸對稱佈局,依次由魁星閣、過殿、無量殿、三清殿等主體建築組成。院落地勢南低北高,高低起伏,錯落有致。根據高差,院落階梯可分三級,魁星閣建於最低地勢,過殿及東西配殿建於第二地勢(高差1。2米),金剛殿、火神殿、財神殿、藥王殿、無量殿、娃娃殿、娘娘殿、三清殿建築建於最高地勢的夯土臺上(高差8米),是武威市儲存較完整的一處道教寺院古建築群。下雙大廟亦稱關帝廟,始建於明代中期,經歷次擴建,至清嘉慶年間續建魁星閣,形成寺院規模完整建築。據《武威市志》載:“下雙大廟……初建年代不詳,從大部分建築風格看為明代。”其中融入了道教內容,後屢有擴建。大廟因歷史變遷年久失修、人為及自然風雨侵蝕,導致現存文物建築本體遭到嚴重破壞,部分建築已毀,亟待及時進行搶險修繕。1927年武威發生大地震,眾多建築被毀。同年6月又遭遇水災,寺院再次受損。災害過後,當地群眾自發集資,對大廟進行了大規模修繕。1951年以後,大廟山門、燈山樓、土地祠、孤魂堂、十王殿、靈光殿、娃娃殿被陸續拆毀。現存古建築殿內壁畫儲存完整,由於長時間未進行科學保護,存在起甲,空鼓,脫落等病害現象,加之過去做為倉庫使用時,畫面表層被施以白灰,導致畫面殘亂而不清,急需進行科學清洗保護。壁畫內容有道教故事、三國故事、十八層地獄閻羅故事,對研究當地群眾的宗教信仰、民俗文化提供了不可多得的實物資料。2006年7月30日,武威遭遇強暴雨襲擊,現存古建築遭受不同程度損壞。同年,甘肅省文物保護維修研究所及市、區文物主管部門組織專家對寺院古建築進行了勘察測繪,本人參加實地調查測繪,編制了《下雙大廟勘察報告及修繕方案》。2007年,經省、市、區文物主管部門稽核同意,撥款對下雙大廟現存古建築進行區域性落架維修,恢復舊貌。1993年,經甘肅省人民政府重新核定,公佈為省級文物保護單位。

武威下雙大廟古建築概述

魁星閣

:始建於清嘉慶年間,建築建在高3米的磚砌夯土臺上,為二層重簷“天圓地方”亭式建築,面闊一間,進深一間,周圍出廊,平面呈方形。建築主體自下而上由覆缽、露盤、圓光組成,頂部為綠色琉璃構件,上有葫蘆形寶瓶,儲存完好。主體建築座東朝西,一層正面施六抹槅扇十字正交菱花心屜,其他三面為牆體,山牆兩側鑲嵌仙鶴磚雕圖;二層與一層結構相近,簷柱四周施燈籠套方錦木質欄杆,金柱四周置六抹槅扇。二層樓閣內頂部為八角藻井式,懸掛嘉慶十八年(1813年)匾額一塊,正書“筆點青雲”四字。下雙大廟魁星閣特點主要體現在它的頂部,綠色琉璃之上,有一葫蘆形寶瓶。從遠處觀望,這個寶瓶又像是一支直立的牛角。對此,當地人士解釋說,傳說中的魁星,頭部長著角,這個寶瓶,就是仿照魁星頭部的牛角而建。其建築風格獨特,為西北建築的之典範,具有一定的科學藝術價值及歷史價值。1986年,對魁星閣古建築進行維修後保留原貌。

武威下雙大廟古建築概述

過殿

:過殿亦稱大殿及關帝殿,沿中軸線修建,座北向南,建築面闊三間,進深三間,前後出廊,為一殿一卷式硬山建築,明間前後各開槅扇門,次間前後施檻窗,簷下施麻葉踩斗拱(已簡化為木雕彩枋),樑架繪有明代地方旋子彩畫,屋頂前後簷施八排青筒板瓦,屋面為300×300cm方磚海墁。

武威下雙大廟古建築概述

配殿(東、西)

:配殿座北向南,位於過殿北側沿中軸線左右對稱佈局。面闊三間,進深二間,前廊式硬山建築。廊部明間開六抹隔扇,兩次間施檻窗,土坯砌築牆體,七皮青磚踢腳。後牆正面設龕臺,供奉塑像已毀。山牆,廊心牆及正面牆體繪有精美的壁畫,正面牆體彩繪採用瀝粉貼金,其壁畫等級之高,為寺院之最。屋脊樑架結構繪有旋子彩畫,具有典型的明代風格。

金剛殿和火神殿

:金剛殿和火神殿在過殿北側,位於三級階梯夯土臺基上,沿中軸線左右對稱佈局,面闊一間,進深一間,平面呈方形。硬山正脊前後簷施三排青筒板瓦,屋面採用300×300cm方磚海墁,前簷施六抹槅扇。山牆及正壁牆體上繪有精美的壁畫。

武威下雙大廟古建築概述

財神殿和藥王殿

:財神殿和藥王殿位於三級臺基上,沿中軸線東西兩側對稱修建,面闊三間,進深一間,硬山頂建築,明間開六抹隔扇,兩次間施檻窗。牆體正面及兩側山牆均繪有壁畫。

武威下雙大廟古建築概述

無量殿

:無量殿為中軸線上主體建築,座北向南,面闊三間,進深兩間,前為硬山正脊,後帶捲棚,出簷施六排青筒板瓦屋面,其他均為300×300cm方磚海墁屋面。正殿明次間開六抹隔扇,兩山牆和捲棚後牆為土坯砌築牆體,下鹼為七皮青磚踢腳,簷下施麻葉踩斗拱(已簡化為木雕彩枋),木構樑架繪有明代地方旋子彩畫。

武威下雙大廟古建築概述

娃娃殿及娘娘殿

:無量殿東、西兩側為娃娃殿和娘娘殿,建築對稱佈局,二層樓閣,硬山頂式建築,平面呈方形,坐北朝南,兩層均木製門窗。

武威下雙大廟古建築概述

武威下雙大廟古建築概述

三清殿

:三清殿位於無量殿北側,是下雙大廟的主體建築之一,沿中軸線修建,座北向南,面闊三間,進深兩間(見測繪圖6、7、8)。四周出廊,重簷歇山頂,青筒板瓦屋面,正脊磚雕有二龍戲珠,雕刻精美,翼角懸掛風鈴。後牆正面設龕臺,塑三清金身像,殿內山牆及正壁牆體上繪有道教壁畫。該建築做工精緻,用料考究,殿內樑架構件脊檁和金檁上繪有明代地方旋子彩畫。

武威下雙大廟古建築概述

下雙大廟及魁星閣建築為武威市涼州區儲存較為完整的一處古建築群,建築造型獨特,結構嚴謹,佈局合理。殿內壁畫線條流暢,構圖形象逼真,內容豐富,儲存完整。具有較高的歷史及藝術價值,為絲綢之路上古建築之典範。

參考文獻:《下雙大廟勘察報告及修繕方案》,2006。12。

作者簡介:

胡鼎生,武威天梯山石窟管理處高階工程師。

編 輯 :李元輝

統 籌:張長寶

武威下雙大廟古建築概述

涼州文化研究

一個有文化溫度的公眾號

版權歸武威市涼州文化研究院所有,只能用於個人學習、研究或欣賞,以及其他非商業性或非盈利性用途,使用本品須經同意,違者必究。

歡迎轉載,轉載請註明:文章轉載自“涼州文化研究”微信公眾號。 轉載僅限全文轉載並完全保留作者署名,且不修改文章標題和內容。

圖片來自網路。

TAG: 建築大廟下雙面闊魁星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