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更新,怎麼能丟掉這核心的東西

古城更新,怎麼能丟掉這核心的東西

▲photo by Zhipeng Ya from Unsplash

閆章薈

,天津財經大學財稅與公管學院副教授

朱春奎

,復旦國際關係與公共事務學院教授

原題:在古城的鄉愁裡馳想未來

“古城”既是歷史文化傳承的載體,也是普通居民生活的載體,更是經濟社會發展的載體。在社會發展的洪流之中,眾多古城曾經一度消失、衰敗,又在經濟發展的大浪潮中被重塑。“古城更新”開始作為城市發展的新增長點,古城的街道、建築重新成為古城的形象表徵。

然而,許多古城在更新時,代表古城文化精神的原住民卻被排擠出其世代生活的古城空間。研究古城更新如何實現既“望得到山、看得見水”又“記得住鄉愁”,不僅是時代發展的重要課題,也是文化傳承的重要使命。古城的城池、道路和建築是城市表徵,是“骨肉”,是“肌膚”,古城歷史文化的“魂魄”和“精神”則內含於普通居民的生活之中。

古城更新是一項系統性工程:表面上是城市空間結構的調整與道路、建築等基礎設施的提升;中間層次的更新是城市社會治理體系的完善、公共服務水平的提升;深層次的更新是文化的傳承與創新。涉及學科包括經濟與管理、哲學、歷史和公共管理等領域,研究主題多聚焦於某一特定古城的開發保護,或古城發展的某一個具體方面,例如歷史文化街區的更新發展,對於古城更新的整體性梳理和系統性探究則較少。另外,學界研究多是對古城更新的客觀理性思考,較少有研究能夠將“人文情懷”完美融入到古城更新的理性思考之中。

山東大學王佃利教授等人的新著《古城更新——空間生產視角下的城市振興》(以下簡稱《古城更新》)引入空間生產理論,深入細緻地剖析了山東10個古城的更新過程,搭建了“空間實踐—空間的表徵—表徵的空間”的分析框架,為古城更新的系統性思考提供了平臺,以公共管理學科視野,探討地方政治精英、企業家、專家學者和普通居民在古城更新過程中的互動博弈,研究行政權力與資本力量如何重新塑造古城形象,又如何影響普通民眾的日常生活,探討古城更新應由誰來主導、如何更新、本質上又為誰而更新。

《古城更新》跨越了學科的界限,是對宏大的古城發展規劃與城市治理的系統性研究。《古城更新》透過古城興衰,最終落腳在“人”的“城市權利”之上,研究團隊視野裡的古城更新不僅承載著政府的經濟戰略與文化佈局、企業資本家的成本計算與收益估值、專家的理性思考與感性理想,更深深烙刻著普通民眾直白、樸素而生動的生活嚮往。

01

審視古城更新的新座標——空間生產

《古城更新》為我們提供了一個審視古城更新過程的新座標——空間生產理論,使得我們在古城更新的“眾聲喧譁”中有了一個新的衡量標準——空間正義。

空間生產理論的邏輯起點是空間的社會屬性,“空間實踐—空間的表徵—表徵的空間”共同構成了該理論的核心分析框架:空間的實踐是指日常的社會生產和再生產實踐,空間的表徵是由專家、政治精英等所界定的符號空間,表徵的空間是處於被支配地位的居民和使用者生存其中的空間。

空間生產理論串起了本書的10個古城更新案例,突出了本書的公共管理學科特徵,解釋了古城更新的動力與外在表現形式:古城形成於人類長期的歷史文化實踐,當下發展環境中,人們對物質空間的提升願望、對經濟快速增長的渴求等因素促成了持續的更新活動;行政權力、資本力量和專家思想在古城空間基礎上嘗試激發古城新活力,或者重新構建古城新文化;生活在其中的居民、徜徉於古城中的遊客則真實展現著古城的空間生產成果。

空間正義的引入回答了以下一些問題:

古城更新中長期存在的古城更新如何避免文化同質?

古城是原住居民的生活空間還是遊客的休閒空間?

古城更新的巨大投入與文化保護短期內收益甚微如何協調?

空間正義視角下的古城,不再是單純的物質空間,而是具有文化記憶功能的城市生活實踐載體,古城更新是政府、企業、專家和居民長期互動博弈的產物,古城的空間生產目標除經濟振興和物質環境改善之外,還應將歷史文化傳承、社會關係結構延續、保護和維繫集體勞動創造的共享資源納入其中。

新的空間生產目標體系暗含了對古城更新的空間正義取向,即古城資源的公共性、社會力量的話語權、古城歷史的物質傳承和文化傳承。空間視角下的正義討論超越了對社會利益分配的斤斤計較,在時間的長河中,考察由社會實踐所塑造的新空間形式和空間關係,構建了空間、社會和歷史三位一體的正義觀,伸張了平等、差異和權利。

02

古城更新之路——文化、經濟與公眾參與

古城如何更新?埃利亞斯指出:文明存在於人的行為舉止之中,在整個社會的個體身上體現。古城首先是作為人的生存繁衍之所而存在,而以往的古城更新之中,行政權力和資本力量的“增長同盟”作為城市空間生產的主導力量,將體現著文化個性的社會力量排除在外,造成了古城文化的趨同化和過度商業化,衝擊了原有的社會關係結構,紳士階層的消費文化成為主流,鄰家的砧板聲、灶臺的炒菜聲逐漸消失於古城的大街小巷。

《古城更新》為讀者呈現了10個山東省內的古城更新專案,每個案例都娓娓道來,以古城歷史激發了鄉愁的情感,透過對政府理念和政策實踐的深入解讀舒緩了古城空間生產中的治理焦慮,提煉了古城更新的兩種路徑:歷史—文化路徑和政治—經濟路徑。

(1)古城更新的歷史—文化路徑

歷史—文化路徑是指物質空間生產過程中政府的策略選擇及其對社會空間的影響。古城中的文化留存方式體現為修復與再現,卻不止步於修復與再現,最終落腳於古城文化的重塑與創新。修復是對古城歷史文化特色的強調與展示,再現則是以新的空間表徵巢狀歷史敘事,是對古城文化的一種重新“建構”。

《古城更新》分析了行政權力、資本力量如何修復或重現了古城的物質空間,引發了古城社會空間的何種變化,物質空間的變化又如何體現在居民的日常生活之中。原有古城的物質空間狀況在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行政權力和資本力量的古城空間想象,反過來行政權力與資本力量的空間想象也在一定程度上重新建構了古城的文化。濟南明府城專案和臺兒莊古城更新專案分別是文化修復儲存與再現重構的典型:濟南明府城強調儘量遵循傳統工藝,最大程度上儲存“舊城舊貌”;臺兒莊在大戰廢墟上,僅用不到三年時間就建造起一座精美古城,藉助“大戰故地”的文化傳播,巢狀進“江北水鄉”的歷史敘事。

古城更新,怎麼能丟掉這核心的東西

▲photo by Thana Gu from Unsplash

(2)古城更新的政治—經濟路徑

政治—經濟路徑是指政府、資本力量等各方的空間想象、影響因素與實施策略。古城的歷史在政府眼中是城市經濟發展的重要載體,是城市競爭的重要“抓手”。現實中發展的迫切壓力,如何尋找區域發展新突破口,是政府的重要行動動機。

古城空間想象的落實首先是協調多方利益、爭取多方支援、不斷構建古城更新專案政治合法性的過程。在山東省建設“旅遊大省”的政策背景下,街區再造、古城修復與古城重現獲得了上級政府的政治支援。運用網格化搬遷協調利益、以政策“鐵則”“熨平”爭議,以安置補償、居住環境改善、留存謝絕遊客的居住區等方式說服民眾,爭取到了民眾對古城更新專案的擁護。透過放權讓利、減免稅費、合作開發以及調整產權關係等方式吸引了資本力量的參與。

古城更新也是地方政府發揮政治智慧,不斷提升政府能力的過程。機構設定、規劃制定、產權變更、稅費減免、國有企業等傳統政策工具仍然是古城更新的主要政策工具,但場所營造、事件營銷和人群集聚等商業手段也被納入古城更新的政策工具箱之中。青磚黛瓦的古建與創意十足的船型街,古運河邊的柳樹青苔與即墨商戶中的咖啡陶瓷,泉邊大碗茶中的歷史記憶與石板街上的現代煙火氣息,臺兒莊大戰的彈孔牆與中山路上殖民者的文化移植……古城的過去與現在在古城更新的大戲中得以同時上場。

(3)古城更新中的公眾參與

古城的真實性體現在居民及其日常生活樣態上,體現在非節假日的城市人群中。《古城更新》在肯定部分古城空間生產成果的同時,也陳述了古城更新過程中忽視公眾參與的事實。這種忽視,最突出的表現是10個專案中僅有3個古城採取了“留居”的方式安置原有居民。而多數古城中平凡、瑣碎甚至稍顯凌亂的城市空間表徵被紳士化、高階化的空間表徵所取代。原住民被裹挾在古城文旅體驗之中,生活居住體驗,如綠地、公園和更多的休憩設施,則並未被充分考慮。

專家參與作為一種特殊型別的公眾參與,其介入古城更新的程度雖遠遠高於普通民眾,但也在一定程度上被邊緣化了,更多的時候是在政府已經確定了規劃大體方向之後,才會引入專家力量。專家的作用是工具性的,主要體現在風格的落實、細節的完善、遺漏的補充等方面。社會力量雖未能成為古城更新政策選擇的支配性力量,卻是古城文化傳承的最重要載體,以新的鄰里關係、休閒方式、人群集聚方式和生產經營方式等傳承和重新書寫著古城的文化。

03

城冀——古與新的殊途與同歸

“城冀”是《古城更新》創造的一個新詞語,“鄉愁”是對過去的眷戀,“城冀”是對城市未來的期冀與嚮往。不同利益群體的“城冀”雖然表述不同卻殊途同歸:歷史輝煌的再現與現實美好生活的可持續發展。“城冀”的殊途表現在:古城的原住居民期冀生活條件的改善,古城地方政府期冀經濟的振興與城市名片的成功打造,資本力量期冀古城商業的成功,遊客期冀良好的觀光體驗。

《古城更新》提出了“城冀”同歸的兩條路徑:

第一,讓公眾迴歸古城空間。古城更新不僅僅表現在歷史文化和商業業態上,更體現在居民生活之中。古城空間的社會屬性是古城發展的邏輯起點,公眾參與的古城更新過程才能獲得更多人的認可,而被大眾認可的古城才是具有發展延續能力的古城。

第二,包容多元的價值與協調多方的利益。這需要政府發揮智慧,制定靈活、多層次的古城空間資源分配法則,處理好居住、商業和文化傳承的關係,協調行政力量、資本力量和社會力量共同參與,推進古城更新,實現文化保護、民眾城市權利與經濟發展、城市形象的動態平衡。

04

滲透著濃濃人文情懷的專業學術研究

《古城更新》在公共管理學科視域內,透過古城的物質空間生產、精神空間表徵和社會空間關係變遷,尋求古城與更新的融合之路,本書的理論貢獻主要體現在以下三個方面:

第一,該書基於公共管理視角為古城更新提供了一套系統性發展方案。既往的古城更新大多是在政府主導下完成的,但政府卻鮮有作為“主角”出現在先前的“古城”研究之中,基於公共管理視角的古城更新研究是必要且迫切的。《古城更新》一書首次系統性回答了新時代的古城更新過程中“政府進行古城更新的動機與契機”“政府推動古城更新的策略選擇及其影響因素”“政府、資本與社會三方互動機理及其對古城更新的影響”等問題。

古城更新過程中,上述問題又彼此交織在一起,共同呈現於一個個古城的“物質空間”之中,對某一方面問題的單方面探究無法迴應新時代古城更新的多重目標訴求,《古城更新》的研究框架在宏觀歷史敘事、系統政策分析、具體治理策略、普通民眾體驗等古城更新的繁雜問題間搭建了互通的橋樑,既高屋建瓴又關注細節,為古城更新達成時間與空間平衡、空間與社會平衡提供了整體性方案。

第二,該書搭建了古城更新研究的空間生產理論分析框架,以古城的研究豐富了空間生產理論,在古城更新的敘事內重新界定了“空間正義”,論證了歷史、空間和社會的辯證統一。《古城更新》一書以“維護古城共享資源公共性,追求古城空間生產的正義性,強調古城更新中的多主體參與,實現物質、精神和社會空間的可持續發展”貫穿研究始終,透過對原有城市空間與更新後城市空間的比較,為空間與社會分析添加了時間維度,在特定時間段內又綜合進行了古城空間實踐、表徵的空間與空間的表徵研究,實現“空間、社會和歷史”的三位一體。

第三,該書為古城更新提供了一個普適性策略——包容性更新。該書開篇在回顧我國以往的古城更新之後,提出了古城更新中的核心困境:文化保護、民眾城市權利與經濟發展、城市形象的動態平衡。包容性更新是對這一核心困境的迴應,意味著多元主體的共同參與,相互妥協與合作。古城更新是政府、企業、社會組織、專家學者、居民等主體共同參與的過程,各主體間雖然有一定的利益衝突,但也有著“鄉愁”這一共同情感紐帶,這是主體間妥協合作的重要基礎。包容性更新要求古城物質空間生產修復與再現的策略選擇,空間美學設計與生活需求的取捨、公共性與商業性的衡量都應以居民“城市權利”作為邏輯起點與目標歸宿。

《古城更新》是一部滲透著濃濃人文情懷的專業學術著作,書中設定了一個小欄目“古城更新的人和事”,是古城更新學術化表達之後的文學表達,作者暫時卸下客觀研究者的角色,將自己濃濃的鄉愁寄託於普通人的普通事之上,再一次表達了該書的核心觀點:古城更新不僅是對物質空間的改造,對古城精神想象的維繫,更是對古城原住居民社會交往方式、社會關係網路的變革,不同群體的“城市權利”的保障、居民生活需求的滿足是城市正義的應有之義。

TAG: 古城更新空間文化表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