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興化】鄉愁!興化八字橋!

【微興化】鄉愁!興化八字橋!

【微興化】鄉愁!興化八字橋!

八字橋

不逛八字橋,等於沒逛過興化城

【微興化】鄉愁!興化八字橋!

▲四牌樓、八字橋原址示意圖

歷史原位上的四牌樓,向來被興化人視為這座城市的地理中心,由四牌樓往東至東城門口的一條街,稱為“城內東大街”。城內東大街上有一座興化城最負盛名的古橋樑——八字橋。

城內東大街的現存部分(四牌樓至八字橋)及其周邊街巷,構成了今天的“八字橋文旅休閒街區”。

【微興化】鄉愁!興化八字橋!

▲清代縣誌裡的“八字橋”

古八字橋位於城內東大街與北大街交匯處以東,坐落在與北大街平行的東市河(今長安中路)上,是一座東西向、單孔、花崗岩石拱橋,它古稱“中和橋”“登瀛橋”,因與南市河(今牌樓路)上南北向的長安橋相交如“八”字形,故別名“八字橋”。

八字橋始建於明代。明萬曆三十九年(1611),知縣陳宇重修八字橋的同時,在橋上新建“凌霄亭”供往來行人歇腳,並於亭上高懸“宰相里”三字匾額,與橋西正門朝南的“狀元宰相”李春芳“元老府”相呼應。

【微興化】鄉愁!興化八字橋!

▲印象“八字橋”,江南某水鄉

重修後的八字橋上嵌有李春芳之孫李思誠撰寫於明萬曆三十五年(1607)的《中和橋碑記》,此外還建有一座旌表李春芳愛女李如芷的“節孝牌坊”,橋洞東、西內壁又各有一座神龕小廟,東祀“河神”、西祀“橋神”,橋、亭、坊、廟集於一身,這種型別的古橋樑在中國十分罕見。

八字橋原為青石板構建而成。清嘉慶年間,興化育嬰堂董事金承烈與同鄉徐象山集得一筆鉅款,購買100多塊花崗岩條石板對八字橋進行了整體重建。

重建後的八字橋更為堅固、美觀,每逢陰雨天氣,行人不再擔憂昔日青石板橋面的溼滑難行,因此人人歡喜稱讚。繼金承烈、徐象山之後,還有孝子張烺等人捐資修繕八字橋的義舉不斷延續。

【微興化】鄉愁!興化八字橋!

▲興化八字橋及“過河樓”舊影

可以說,八字橋佔據著興化城中心水陸交通樞紐的地位,它連通著商業最為繁華的城內東大街、北大街。隨著“金東門”經濟的迅猛發展,寸土寸金的城內東大街已無新開商鋪的容身之地。於是人們發揮聰明才智,依八字橋南北兩側建造起懸空於河面的“過河樓”,樓下便用作營業店面,過河樓與八字橋、東大街融為一體,使八字橋成為一座別具一格的商業廊橋。

由於當時的八字橋一帶熱鬧非凡,遂有了“不逛八字橋,等於沒逛過興化城”的說法。

【微興化】鄉愁!興化八字橋!

▲改造前的八字橋街區

以八字橋為中心的城內東大街匯聚了眾多的老字號,尤以布店、綢緞莊、錢莊、茶莊為多。由張詩創辦於清同治二年(1863)的“張三泰布店”位於八字橋西堍。張詩雖為商界中人,卻酷嗜風雅,他擅長培育蘭花、又愛好下棋。相傳呂洞賓曾化身乞丐來度張詩成仙,但因張詩道行不夠而未能如願,然而卻因此流傳下一個有趣的風俗:凡是興化城的布店招牌上都繪有呂洞賓的畫像,成為棉布行業恪守的一項行規。

張三泰布店後轉售李姓,改名“李三泰”,在李法殷、李容甫兄弟的合力經營下,成為興化首屈一指的布行。

【微興化】鄉愁!興化八字橋!

▲當代仿其意而造的八字橋

無獨有偶。清末時,八字橋東頗負盛名的“馮怡泰茶莊”亦因改換店主改稱“洪怡泰茶莊”。洪怡泰茶莊的主人名叫洪仲祥,皖南茶商,太平天國戰亂時為避難遷居興化,在馮怡泰茶莊出任經理一職。馮氏店主病逝後,沒有子嗣繼承家業,遂由他的姑媽“馮老姑太”代為掌管馮家祖傳的茶莊。馮老姑太不善經營,將店鋪轉讓給了洪仲祥,只有一塊由名家題寫的店鋪招牌不肯轉賣,後經多方協商,以三百現洋成交。但馮老姑太覺得愧對侄兒,要求新茶莊仍以“怡泰”二字命名。洪仲祥表示理解,遂專請制匾高手將老匾中的“馮”字改刻成為“洪”字,以“洪怡泰茶莊”為名重新開張。

【微興化】鄉愁!興化八字橋!

▲修繕後的八字橋街區

篦子曾是興化的名優特產,篦子店以八字橋西的“劉正興篦子店”最為知名。劉正興篦子店歷史悠久,因其店內懸有一方由鄭板橋親筆題寫的“髮光可鑑”匾額每天吸引眾多書法愛好者前來觀賞,為該店招攬了無數人氣,其所製作的篦子因此十分暢銷。

【微興化】鄉愁!興化八字橋!

▲八字橋文旅休閒街區夜景

興化有人力黃包車的歷史開始於1934年。1944年,偽縣長李恭簡為乘坐黃包車防滑起見,命人在八字橋花崗岩石板上鑿刻凹槽以方便通車,成為八字橋無法抹去的傷痕記憶,至今遺留在八字橋殘存的橋石板上。

(文 / 陳斌)

TAG: 八字橋興化東大街茶莊篦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