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水流觴”背後那些事兒

本文已獲得授權

“曲水流觴”背後那些事兒

曲水流觴

,是許多人喜愛的中式景觀設計元素。

從貝聿銘先生設計的

北京香山飯店

,到朱育帆教授設計的戶外裝置作品

《流水印》

,再到無數優秀景觀專案案例……都顯示出這一中式景觀設計元素的受歡迎程度以及強大的生命力。

“曲水流觴”背後那些事兒

也許,你的腦海裡會冒出一連串小問號:

曲水流觴起源於什麼時候?到底是怎麼流行起來的?又經歷了怎樣的演變,才成為我們現在看到的這些樣子?……

接下來,請大家跟隨園景君一起去探索一下,“曲水流觴”背後那些事兒。

“曲水流觴”背後那些事兒

“曲水流觴”裡的

“觴”

,指的是

“羽觴”

羽觴是中國古代的一種橢圓形酒杯,兩側各有一個小小耳朵,所以也叫“耳杯”。

早在戰國時期,它就已經出現在了酒席上,後來又在每年三月初三

“上巳節”

期間發揮重要作用。

“曲水流觴”背後那些事兒

每到這一天,人們會呼朋引伴,一起到野外的水邊祭祀、洗澡,據說這樣可以洗掉身上的晦氣和疾病,迎接新的一年。

慢慢的,王公貴族和文人雅士為這個節日想出了許多娛樂活動,其中一項就是

“曲水流觴”

——

一群人坐在水流兩岸,讓羽觴從上游順流而下,羽觴停在誰面前,誰就得取觴飲酒,並且作詩。

“曲水流觴”背後那些事兒

真正讓“曲水流觴”這事兒火起來的,是東晉著名書法家

王羲之

永和九年(公元353年)上巳節,王羲之在會稽山蘭亭招呼了四十一位當時的社會大咖,舉辦了中國歷史上第一次

“蘭亭雅集”

聚會期間,這幫大咖一共創作了37首詩歌作品,編訂為《蘭亭集》。當時已經喝高了的王羲之,乘著酒興揮筆寫下一篇

《蘭亭集序》

沒錯,就是家喻戶曉的

“天下第一行書”

《蘭亭集序》。

“曲水流觴”背後那些事兒

王羲之搞的這次文化沙龍,給“曲水流觴”增添了濃墨重彩的文人情調。

從這之後,無數文人效仿王羲之,前赴後繼來到蘭亭舉辦雅集,發展出了獨特的

“會友文化”

。我們熟悉的劉禹錫、蘇東坡等文豪,都對這事積極響應過。

“曲水流觴”背後那些事兒

對於許多官員來說,由於政務纏身,不可能隨心所欲地跑到山野間去感受魏晉風度。

但自己那顆文藝青年之心,又需要得到滿足,這該怎麼辦呢?

於是,有人想出了一個新辦法:人工開鑿水渠,把曲水流觴活動挪到自家院子裡來。

就這樣,曲水流觴從山野間走進了市井中,甚至被搬到了桌子上。人們足不出戶,就可以跟親朋好友歡聚在一起,感受蘭亭雅集的風雅詩意。

“曲水流觴”背後那些事兒

△明朝《環翠堂園景圖》裡的流觴席

高朋滿座,開懷暢飲,這樣的文藝生活讓皇帝也覺得眼饞,其中最典型的人物就是

乾隆皇帝

乾隆皇帝作為王羲之的頭號粉絲,曾經做出過一系列追星行為。

比如,他曾經親自跑到蘭亭,無比羨慕地表達對蘭亭雅集的嚮往:“嚮慕山陰鏡裡行,清遊得勝愜平生。風華自昔稱佳地,觴詠於今紀盛名。”

“曲水流觴”背後那些事兒

此外,他下令工匠根據王羲之描述的蘭亭雅集盛況,分別在圓明園和故宮等皇家園林中為自己建造了多處

流杯亭

,跟大臣們一起感受傳說中的曲水流觴。

圓明園的流杯亭,位於四十景之一的

“坐石臨流”

之中,是真正依據自然溪水建造的曲水流觴,可惜已經被毀了。

“曲水流觴”背後那些事兒

△圓明園四十景之“坐石臨流”

現在我們能夠看到的最著名的流杯亭,是位於故宮寧壽宮花園的

“禊賞亭”

,屬於典型的人工造景。

其水源,來自假山後的水井。舉辦“曲水流觴”活動時,需要先從井中汲水,讓水流到缸中,再透過假山下的管道流到亭中,在人工開鑿的曲折水渠內流淌一圈,最後流回井中。

“曲水流觴”背後那些事兒

千百年來,“曲水流觴”代表的風雅詩意,已經深深影響了中國人的精神世界,而且其形式也經歷了從自然曲水到規則化曲水,有了豐富多彩的變化。

比如

蘇州中航樾園內庭院

(By 張唐景觀)——

“曲水流觴”背後那些事兒

星河常州星河賦

(By MPG摩高景觀)——

“曲水流觴”背後那些事兒

貴陽新城璽樾臺

(By 上海羅朗景觀)——

“曲水流觴”背後那些事兒

甚至還有

李子柒

家的飯桌——

“曲水流觴”背後那些事兒

我們目前的生活場景,已經跟當年的蘭亭相去甚遠,而對曠達飄逸的人生態度的追求,卻從未遠去。蘭亭雅集的文化盛事雖然難以再現,但是“曲水流觴”代表的閒雅生活,在身邊依然能夠尋見。

關於“曲水流觴”的那些事兒,這次就講到這裡。你知道在哪些園林景觀專案案例中,也運用過“曲水流觴”嗎?歡迎留言告訴我們!

部分圖片來源於網路

TAG: 曲水流觴蘭亭王羲之雅集羽觴